温馨提示:细读本文需要7分钟,速度仅需3分钟。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认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By Simon Prades
其实,如果按设计师的加班频率来算,不需要五年时间,也许三年,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只是两年多,就会成为设计领域的专家,那么,你达标了么?小编检讨一下,还没有!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碌碌无为呢?小编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了许多,究其原因,还主要是由于对时间的管理不善,现代人做事,除了忙忙忙就是等等等,仿佛“忙”与“等”,变成了生活全部的代名词。
“我现在正在忙着呢,待会马上去干”,忙到盲目,在一天结束之后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做。
“等我一会儿手机我就睡了”,等睡觉的时候发觉可能也就能睡三五小时了,然后就开始抱怨自己为什么只能睡这么短的时间。
by Steve Cutts
电子设备的发明原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现在却被绝大多数人打发时间所用,一年又一年,只是一个个巨大的空虚。毫无自制力的我们在这漫长的忙碌与等待中,搁置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如何利用电子设备开始更高效的工作呢?如何规划时间很重要,小编介绍时下比较流行的两个时间管理法,你只需要选出适合自己的,让你不再被deadline困住。
By Thinkmojo TEAM
四象限法则
这是大家比较常见到的时间管理法,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提出,是一套基于四象限法则的时间管理方法,它把事情分成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区域,能帮助我们快速决定哪些任务该优先处理。
优先处理的一定是紧急重要的,但究其根本,这一些事情其实是由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转变而来的,因此,正确的工作方法是定制好计划,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按时完成。当然也会有突发情况出现,不确定因素也应该在计划中列出。如果不重视第二象限的事情,使用拖字诀,就会陷入一直在“紧急”的恶性循环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忙的根源。
高效todo是基于此种理念的App,也是众多GTD App中的佼佼者,简洁的界面使用色块进行分类,红色代表很重要-很紧急,黄色代表很重要-不仅仅,蓝色代表不重要-很紧急,绿色代表不重要-不紧急,红色能给人以警告,可以让你感受到急迫感,马上去做。这样的分类可以让你一目了然,更高效的工作。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发明提出的。
简单来讲,番茄工作法就是把时间分成半小时块状(包括25分钟专注时间与5分钟休息时间),规定每项任务要在一个或多个番茄时间内完成,具体数量在规划完成事项(list)之前做好,每4个番茄时间休息2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
1.25分钟不能被拆分或打断,如果任务时间过短,可以一个番茄时间内提前准备多个小任务,如果未列出计划,则要过度学习,及继续查看上一个任务。
2.在列代办事项时把事项拆分的越清晰越好,例如“看一本书”的效果不如“看《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二章第三章”效果好。
3.量力而行的准备番茄时间,每天的番茄数量要有限,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当然也不要让自己太轻松,使用一段时间的番茄记录,会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评估。
这种训练集中力和注意力的时间管理法,当下很多App就是沿用此种理念开发,小编使用的潮汐App也是基于此。潮汐的专注时间可以更改,更有弹性。白噪音加上番茄钟的界面,让人觉得很安静、专注。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时间管理法,最重要的是承诺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理由,做好规定之后严格执行就好。能对自己的时间有把控感的人才是最悠闲、最自由的人,也是最专注、最高效的人。
当然,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人?戳
阅读原文
你就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