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咖门
聚焦茶饮、咖啡行业,关注饮品新风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1818黄金眼  ·  女儿下巴缝了30多针,她:他们的态度实在无法 ... ·  12 小时前  
南都周刊  ·  何小鹏,重磅官宣! ·  19 小时前  
新华社  ·  《哪吒2》,又有好消息! ·  昨天  
扬子晚报  ·  刚刚,国企回应:不存在违规操作!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咖门

一年新增2万家!“新中式茶馆”爆火背后,到底谁在赚钱?

咖门  · 公众号  ·  · 2024-03-03 09:13

正文

一年新增2万家! 新中式茶馆,无疑是近年的热门赛道。

一方面,开吉茶馆、哈茶福等多个区域品牌崭露头角;另一方面,霸王茶姬、奈雪、喜茶等头部争相布局。

但与此同时,第一批跟风入局的网红店也正在淡出市场。

新式茶馆的现状究竟如何?今年有哪些发展新趋势?

一年新增2万家

新式茶馆“区域小连锁”涌现

近两年饮品业的流行风潮,“新中式茶馆”算一个。
喝茶带来的烟火气与松弛感,让新式茶馆成为一众文艺青年的精神乌托邦。扎堆喝茶,成为一批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茶寮、茶室、茶坊、茶肆、茶院……各式各样的新式茶馆,逐渐攻占街头巷尾。
在企查查搜索“茶馆” (查找范围含企业名、经营范围、品牌/产品) ,可以找到20.9万家相关企业。 仅2023年,就新增了2.15万家,相比2022年1.79万家,涨了20%。


随着入局者增多,新中式茶馆的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 区域品牌崭露头角,特别是新一线、二线城市
从去年开始,茶馆的热度从北上广深向新一线、二线城市延伸,如杭州、厦门等茶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更是跑出多个区域品牌。
咖门此前报道过的 哈茶福 传送门: 点单像“翻牌子”,近百种茶底可选!这是什么茶饮新模式? ,以手作茶出圈,采用“一对一”现冲现泡,从浙江拓展到上海,已开出20家门店。
杭州的 周四晚 ,已发展11家门店,拿下多个区域好评榜Top1,社交平台上大量博主分享推荐。


在济南、南昌、西安、长沙、昆明等地,也都出现了不少新式茶馆品牌。比如 丙丁茶铺、茶决决、大華茶铺等 ,长期位居当地大众点评热门榜、好评榜、打卡榜前列。
这些品牌的门店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在当地拥有较高的认知度,积累了一批忠实客群。
  • 霸王茶姬、奈雪、喜茶入局,为茶馆热度添火
过去一年,新茶饮头部品牌纷纷布局“茶馆”。
比如,2023年11月,喜茶在广州推出首家喜茶·茶坊,作为“回归茶”的全新业态。短短3个月后,今年2月在上海开出二店。

2023年10月,奈雪在深圳开出首家奈雪茶院,定位于纯茶及原叶茶零售为主的茶饮生活空间。
再往前看,2023年6月,霸王茶姬在上海首发“TEA BAR”概念茶空间,推出茶极萃系列和东方冰茶,如今已在全国多座城市落地。
显然, 新茶饮讲茶馆故事具有天然优势,不仅受众重叠度高,在产品与供应链方面,也能兼顾成本与效率。
  • 第一批跟风入局的网红店,正在被出局
当然,赛道的火热,也催生了一批盲目跟风的入局者,因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发展中逐渐被淘汰出局。

小红书上新中式茶饮信息


就在前几日,郑州新式茶馆“山茶”就曝出了闭店的消息。内部知情人士称是因为“房租到期”。这也从侧面说明其经营无以为继。
而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新式茶馆转让闭店”的帖子屡见不鲜,一批同质化严重的网红门店,正在淡出大众视野。

主要原因都在于复购不足,营收覆盖不了成本,前期投入大,回本周期长。
什么样的新中式茶馆在赚钱?
发现4个经营新姿势
随着茶馆越开越多,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升级,盘点市面上盈利较好的品牌,我总结出4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1、抓住“快茶”需求,小茶铺开始流行

随着国潮兴起,喝茶不再是午后消遣的附庸,随时随地喝上一杯“好喝不贵”的茶,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需求。由此,也加速了茶馆形态的迭代,比如小茶铺出现。


不同于市场早期“重空间体验”的大店茶馆模式, 小茶铺通常以提供性价比产品为导向。
保留新式茶馆风格调性,同时对门店进行瘦身,缩减客座区,消费者可以即买即走。
在产品上,以现泡纯茶、冷萃茶、工夫茶、特调茶为主打,售价向新茶饮靠拢,满足年轻人对纯茶“好喝不贵”的需求。
与此同时, 部分茶馆也开始探索纯茶外带 ,“在试点门店,玻璃瓶装的外带冷泡茶一天卖出近200杯。”丙丁茶铺主理人陈枫说。

2、探索全时段经营,“夜茶”也有机会
不少新式茶馆都存在经营时间短的问题,往往过了下午茶时段,店里就没生意了。
丙丁茶铺进行了全时段经营探索,围绕消费者早间、午间、下午、傍晚、晚8点后这5个时段,推出纯茶、茶拿铁、茶特调、茶酒等系列产品,匹配各个时段的消费需求,保证营业额。
“目前开出的门店都在盈利。”陈枫说。
近两年,伴随“夜经济”快速发展,年轻人也需要更多平价的社交场所。
“晚间时段是值得攻克的方向,茶馆可以填补年轻人在晚饭后、夜店前的空间需求。”开吉茶馆创始人郑志文表示。


在广东地区,夜茶文化就曾兴盛一时。参考24小时奶茶店、咖啡店,茶馆也有机会。比如,推出消食解腻、安神助眠的主题饮品。
“我们会继续探索夜茶的表达,比如与脱口秀做联动,如何真正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还要不断打磨。”郑志文说。
3、结合疗愈、养生,让年轻人“情绪上头”
除了在产品、空间上发力,还有一批茶馆开始关注起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比如,长沙的“一杯会颂钵的茶”,消费者在喝茶时可以体验颂钵疗愈项目,自去年10月开业以来,一直位居长沙饮品店好评榜前列。
近期,疗愈茶空间愈发受到关注,杭州、深圳、郑州等地都不断有新店开出。

借助流行趋势,将药食同源、颂钵音疗、养生八段锦搬进门店,打造门店的疗愈、养生属性, 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也能让茶馆自带话题和热度。
4、强调区域特色,多品类经营补充营收
结合地域属性做出产品差异化,也是新中式茶馆的一种精准打法。
“基于人口数量与消费习惯差异,照搬一线品牌的打法难以行得通。尤其在疫情期间,当时只有一个门店,每个月亏4万左右。”南昌的茶决决创始人凡舒说。
凡舒介绍,2023年茶决决升级品牌定位, 由慢茶转快销,以江西现泡茶为主打,搭配售卖特色零售周边, 围绕滕王阁、万寿宫等当地热门旅游景点布局,平均单店月营收做到30万元左右。


一直以“茶+传统小吃”多品类经营的上海本土品牌开吉茶馆, 在电视剧《繁花》爆火后,迅速上线剧中出现的小吃排骨年糕, “基本成为每个店里面小吃的头牌。”郑志文说。
短期内无法撕下“小众标签”
新式茶馆规模化还在路上
可以感受到,伴随消费场景与需求变化,茶馆的形态和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头部效应远未显现,多数从业者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自探索适合自己的生长空间。
这些具有鲜明自身特色与发展模式的茶馆,能否向其他城市复制延展,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黄庭茶馆联合创始人朱嘉禾看来,新式茶馆和其他消费品类一样, 能否让消费者用更低的成本满足需求,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新式茶馆也需要规模效应,形成竞争壁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