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顾子明明公
顾子明 政事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起床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顾子明明公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

顾子明明公  · 公众号  ·  · 2018-08-03 21:04

正文


今天凌晨,美国科技股大涨,苹果公司市值破万亿美元,也成为了美国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的公司。


但是,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的公司并不是美国的苹果,而是一家中国的公司,他就是十多年前在A股上市的中石油。


在中石油上市的那一年,国内的首席分析师们,都在给这家“亚洲最赚钱公司”戴高帽,纷纷给出了50倍以上的估值,远超全球石油行业不到20的平均水平。


而伴随着分析师们的叫嚣,中石油的外资股东们却跑的飞快,在2007下半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清仓,仅巴菲特就抛售了40亿美元的中石油,算起来,他这笔5亿买入的股票,四年之间就翻了8倍。


正应了当年那句俗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而听信分析师们在48块钱跟进的,一股气跌到了6块,活活跌成了1/8,被割韭菜割成了一群“巴韭特”。


其实,中石油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那个中石油,原来是6块,后来也是6块,只不过这一轮过山车中,“巴韭特”们亏的钱,其实都流入了巴菲特的腰包里面。


而帮助促成此事的,也就是那些所谓的“首席分析师”们。




前几天的文章中,总有留言,说我不点名说的那位高姓首席,水平不知道比我高到哪里去了,于是昨天我就选了一条上墙并回复了。



能做到首席,水平自然比我这种高太多了,真就在经济领域,估计说一万倍,可能还是低估了他,高估了我。


但是,如果只是知其然,而不去知其所以然,完全听信别人给你们编织的这一个宏大而完美的故事,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际上和11年前听信鼓吹而接盘的“巴韭特”,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记得前些天,在微博上借着南非的曼德拉写了一篇文章,总结了一个概念,就是越被境外骂的狠的,反而往往是那些真正维护了国家利益的人。


同理,越是被那些心向美国的经济学家们骂的政策,反而有可能会更能维护国家的利益。


我们想一想,无论是07年拉升股市让洋大人先走,还是08年搞四万亿量中华之物力竭美国之欢心。推动的时候,为什么当时没有首席经济学家们反对呢?


因为在这过程中,他们就是受益者,他们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财务自由”。




说起来,政事堂的读者,主要还是政治爱好者,相信最近一个月以来,大家已经都被漫天遍野的各种谣言洗了无数遍了。


而随着近期一系列的会议的出台和人事的任免,这些谣言逐一都被击破了。


其实,大家只要把思维更深一层来想,就会明白,制造谣言的人,背后,大概率就是这一波调整利益受损的。


同理,目前经济领域上,骂骂咧咧,指责政策的那波人,哪个不是因为自身利益受损的呢?毕竟碾过的时候,谁也都会吱一声对吧?


所以,跟着这些专家们骂政策的人,首先要先明白,自己是不是跟这些这些骂政策的人一样,都已经实现了他们口中的“财富自由”。


或者通俗点说,改一句鲁迅的名言,你也配姓钱?



如果整天逼逼有用的话,王允们早就骂死董卓了。同样,如果不姓“钱”,就应该看看更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跟着他们一起无病呻吟。



今天晚上,国务院和央行分别出手。


一个对因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由10%提升至25%(2000*15%=300),经国务院批准,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开征不同档的关税。美国对华出口总数也就1200亿,600亿意味着将关税战打到了接近极致。估计今晚美国开盘的股市不会好受。


另一个是面对频频跳水的汇率,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极速拉升逾600点。一波防守反击,打爆了一批做空的庄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