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商论》对“研”值的定义
《经济学人·商论》看中的达人指标
一、对于调研题目的理解
调研列举的五个题目,涵盖了学校与社会、当下与未来、学习与职场三个维度,希望给大家比较大的空间去调研。请大家选择其中一个题目作为研究方向,为了给大家更多灵活度,并不需要完全紧扣题目。我们非常希望看到拓展思路的调研。
比如“知识经济时代,你会为内容付费么?”这样一个题目,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一当下比较火的概念,你既可以找到一个“知识经济”的案例,分析它成功或者火爆背后的原因,能够找到这一知识经济背后的创作者进行访谈更好;可以询问身边朋友与同学,访谈他们为知识经济付费,或者不愿意为知识经济付费的原因;也可以从一个历史的视角看为知识付费,分析当下知识经济的火爆,到底是载体的变化,传播的变化,还是中产的焦虑,社会成熟的必然。
二、对调研的界定
我们希望尽可能创造一个在未来职场所需要的调研的节奏,从提出问题,到搜集资料,到着手调研——访谈、问卷及其他获取一手资料的工作——到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再到完成报告,撰写完摘要,最后做小组汇报,全部在两周内完成。因此,我们不追求调研与报告的完美,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在完成这一系列工作之后的确能够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论点,并且论证有力,同时在表达与展现你们的思考时,能够精炼而富有感染力。
因此我们看中的调研有以下几点:
1、就调研的题目而言,我们不求大,而求精准而又富有操作性;我们不求恢宏,而看中真正挖掘出身边的鲜活的例子与问题。我们希望大家能找出真实的“痛点”,并就这样的痛点做出分析,给出答案或者建议。
2、有针对调研题目与方向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据此写出调研的背景(援引的资料请在报告最后注明出处)。
3、有一手的调研,但不求面广。我们并不看中调研的广度,并不需要分发几百份问卷,但是看中在调研中或者能找到比较好的一手资料,比如对校园创业者的访谈,或者能看到多元的视角,比如对于校园创业这件事能访谈出不同群体的不同观点。
三、报告与摘要
我们希望大家有时间仔细阅读推荐的《经济学人·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短小精炼如“首文”(比如《优步世界》),是摘要可以效仿的最佳体例;长篇报道(比如《MOOC归来》或者《认知开关》,则是大家撰写报告比较好的范本。
正文部分:
中文写作,字数限制4000字
(注释、文献、表格数据等不算在字数内)
,评分占60%。
我们希望大家文字精炼,尽可能不要超出字数范围,
篇幅超出500字以上的报告,一律自动失去参评资格。
在报告中我们希望看到:
1、对相关文献与资料的整理和梳理,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到你们提出的问题,以及这一问题的大背景。
2、对所提出问题的分析,以及相关的调研设想。
3、实际如何操作调研,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
4、结合文献梳理与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对调研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5、主要结论、观点与建议。
摘要部分:
中文写作,字数限制800字,评分占20%。
同样我们希望大家文字精炼,尽可能不要超出字数范围,篇幅超出100字以上的摘要,一律自动失去参评资格。摘要的目的是用一张纸向领导或者教授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摘要中我们希望看到:
1、调研得出的结果和鲜明的观点。
2、
得出这一结果或者观点的主要逻辑分析。
3、调研,尤其是一手调研中获得的有趣的案例、想法等。
4、
总结调研的意义或自己的心得。
四、校园分享
校园分享为完成分
(评分共占20%)
。如果没有完成校园分享,则自动失去参评资格。
校园宣讲报告会(评分占10%)
1、鼓励同校的参赛队伍跟一到数个校园组织合作,共同举办一场报告会。
2、报告会参会人数不少于20人,要求有背景板(可以是黑板或者PPT),板上有
经济学人校园高“研”值达人大赛·调研报告会
字样,并附上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ID:TheEconomistGroup,
有条件的也请加上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
(后续将举办面向高校的系列活动,请随时关注)。
3、拍摄现场照片,要求能看到背景板
经济学人校园高“研”值达人大赛·调研报告会
和ID字样,并且必须有一张全景图(从后往前拍)。
报告成果展示(评分占8%)——包括公号发布报告(6%),朋友圈分享(2%)
调研报告提交前,任选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调研报告,报告标题或摘要中要有
经济学人校园高“研”值达人大赛·调研报告
字样。团队至少一名成员将此报告转发朋友圈,并截图。
指导老师评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