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听到自己的声音时,
大多数人
都会感到不适。事实上,不喜欢你自己的声音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
声音对抗
。
那么,声音对抗
为何
如此频繁,而且为何几乎只对抗自己的
声音
呢?
媒体中流行的解释是,我们接收到的声音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通过从空气经过外耳道传递到内耳的声音,另一个是通过骨骼直接传递到内耳的声音。通过骨传导的声音提供了(空气传导中没有的)丰富的低频音。所以,自己的录音缺少了这些低频音,音色就更高一些,而且不太一样。
埃塞克斯大学的心理学家Silke Paulmann博士说:“事实上,我们的声音的
音调
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得多。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内在期望,所以我们会感到难堪;我们的声音在形成我们的身份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没有人愿意觉察到那个你不认识的自己。”
事实上,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像是米奇老鼠,而非我们愿意的样子,这会让人很失望。
一些研究表明,以上只解释了
部分的原因
。例如,2013的一项研究要求参与者评估不同录音样本的吸引力,当
秘密地混入
他们自己的声音时,
参与在给予自己的声音更高的评价的时候,并
没有识别出自己声音。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系列早期的研究中找到
很多完整的解释。在
前几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大量
的研究
提供了声音频率与期望之间差异的解释。
通过他们的实验,已故心理学家Phil Holzemann和Clyde Rousey在1966年得出结论,
声音对抗
不仅来自于预期频率的差异,而且当你意识到你的声音所传达的一切之时,也产生了一个惊人的启示。
也就是说,它
不仅听起来不同于你的期待
——因为声音中
存在“额外的语言提示”,
而且
它还揭示了你的诸多个性
——这只能从录音中完整的听到。这些人格因素包括你的焦虑水平、优柔寡断、悲伤、愤怒等等。
研究者说,“破坏和防御的体验是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对抗,这个声音中的主体一直没有得到表达,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识到他已经表达出来了。”
声音的和谐非常复杂,我们只是没有完全有意识的“在线”控制声音。事实上,声带喉包含的人体神经纤维和肌肉纤维的比率是最高的。此外,当我们听到录音时,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话语,那些声音就
像是脱缰的野马
。
麦克吉尔大学神经科学家Marc Pell专门研究情感交流。他依据
Holzemann
和
Rousey
的研究说:“当我们听到我们孤立的声音之时,我们从我们行为中脱离出来了。
也许,我们通过平时听到的别人的声音,
自动地评估了自己的声音……我认为,
我们在比较自己的声音的时候,以及别人是如何评价我们的声音的时候,导致了许多人对他们的声音感到不满,因为他们所形成的印象不符合他们设想的社会特征
。”
所以,尽管我们可能对“米老鼠”一样的高声调感到惊讶,但实际上我们的声音可能会让人更加不安。不过,其他人也不太可能对你的高音部分感到惊讶,而且其他人可能也没有像你一样,给自己的声音差评。
我们通常不会挑剔别人的声音,所以,很不幸,你是唯一思考自己的人。
心理学课程推荐,扫码购买
⇡扫码试听/报名⇡
译者陈明
心理咨询师,以心理动力学、图式和慈悲聚焦疗法为来访提供接纳、改变和成长的心理空间。
咨询预约微信mints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