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Jingdata
一站式金融数据研究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請捉緊年度盛事的尾巴】澳門幻彩耀濠江 ·  9 小时前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請捉緊年度盛事的尾巴】澳門幻彩耀濠江 ·  9 小时前  
AustinDatabases  ·  临时工:数据库人生路,如何救赎自己 -- ... ·  昨天  
爱浪客  ·  速度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Jingdata

圆满落幕!“全球AI+智适应教育峰会”亮点与干货集锦

Jingdata  · 公众号  ·  · 2018-11-20 20:30

正文

11月15日,“全球AI+智适应教育峰会”在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盛大开幕,峰会由雷锋网联合乂学教育松鼠AI,以及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教育工程和自适应教育标准工作组共同举办,汇聚国内外顶尖阵容。

AI智适应学习是目前产学研三界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此次峰会,我们邀请到了全球机器学习教父、全球AI排名第一的CMU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Tom Mitchell教授,美国三院院士、阿里达摩院首席AI科学家Michael Jordan,IEEE自适应教育标准工作组主席Avron Barr、美国知名智适应教育公司ALEKS前主席、现任首席产品官Wilmot Almpros等顶尖学者;新东方、好未来、松鼠AI、ALEKS 、一起作业、掌门一对一、作业盒子、Ruangguru等等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AI智适应教育公司共聚北京,共同探讨AI智适应热点话题。

这次AIAED全球AI+智适应峰会是一场在全球教育技术峰会中,参加的AI领域教授级别最高、人数最多的峰会;全球第一个峰会爆满之后仍有1000多个观众没有座位临时加开大会场,每位主讲嘉宾需要两个会场讲两遍;AIAED在今年4月11日第一次召来,半年后举办第二届,并且人数达到三千人次;包含淡马锡、General Atlantic、中金资本、歌斐资产、鼎辉、凯雷在内的一百余家总计数千亿规模的风投参加。


大会首日精彩

在大会首日主论坛上,美国三院院士 / 机器学习泰斗 Michael Jordan 、乂学教育 - 松鼠 AI 创始人栗浩洋、 ALEKS 前主席 / 现任首席产品官 Wilmot Lampros 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前沿、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方法论和前景。


.01.

机器学习泰斗Michael Jordan :或许该对 AI 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Jordan 谈到,发展 AI 并不是要复制人的智能,而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让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变得更加智慧。目前, AI 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多决策的误差控制、创造市场的系统、可以解释他们决策的系统、找到原因并且进行因果推理等。

在发展 AI 时,现在大家更在意 AI 如何去模仿人类,对经济方面有所忽略,把不同的元素、机构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互动才能有更好的结果。人工智能 = 数据 + 算法 + 市场。在市场环境下,最好的服务被提供出来,市场设计可以消灭很多猜测的工作。

Jordan 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建立一个市场。利用数据为音乐家提供参考信息,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听众在哪里,音乐家就可以在有听众的地方演出获得经济回报,一个市场就产生了。目前美国企业 United Masters 正致力于此。


.02.

乂学教育-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AI绝对不会取代老师,但是不会应用AI的老师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栗浩洋认为,乂学教育松鼠 AI 具备超纳米级知识点拆分体系,就好像高清电视,可以能够更加清晰精准地看出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哪里掌握了和哪里还没有掌握。松鼠 AI 系统的推荐算法就像今日头条的算法一样,给每个孩子推荐最适合他的水平的学习内容,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简单。

栗浩洋也谈到,几百年前学生只学文言文,现在则要学天文地理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十个学科,未来通过 AI 教育提升十倍效率,孩子会比现在聪明十倍。过去,一个国家只有几十个精英,现在各行各业几十万个精英,而未来通过 AI ,能培养出几亿个精英。最后他谈到: AI 会代替老师吗?绝对不会,但是不会运用 AI 的老师注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03.

ALEKS前主席/现任首席产品官 Wilmot Lamps:AI+教育的核心基础理论上知识空间+自适应+人工智能算法

ALEKS 前主席、现任首席产品官 Wilmot Lamps 指出, AI+ 教育的核心基础理论上知识空间 + 自适应 + 人工智能算法。知识空间理论是组合学中的一种结构,描述了域或 主题 中可能的知识状态;自适应则是一种人工智能方法,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灵活学习方案。另外,自适应能提供更多主题做到更精细。

在接下来的智慧教育论坛中,乂学教育 AI 首席科学家崔炜博士、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李艳燕、华中师大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余新国进行了深度对话。他们认为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机器已经模仿人类实现了计算和推理能力,但是目前还没办法像人一样创造新的知识。在教育领域,教育是教与学结合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育人。


.04.

ASU-GSV Suzee Han:2017年对教育和AI说一个转折年,它向世界释放一个信号,人工智能已经来临

ASU-GSV 的总参谋长 Suzee Han 女士认为,未来的教育可以和将来的技术相结合,这方面可以想像一下 Netflix 和亚马逊,他们开发的咨询技术以及诊断性的技术可以让我们更个性化的学习,也就是说每个人未来都将拥有更个性化的导师。而 AI 是一种新型的电力,像现在我们需要电力一样,以后需要 AI 。现在对 AI 方面的风投在 2017 年有非常大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到 2030 年会有 15.7 万亿美元将由 AI 来驱动。这个数值跟中国的经济体量一样,比美国仅仅小一点点。


.05.

Avron Barr:详解“IEEE标准制定”全过程

Avron IEEE 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现任主席,负责学生、教师使用的教育产品标准方面的制定。他认为,标准解决了市场问题,比如互通性、质量、供应链和关联性;可以促进扩展,消除摩擦,降低成本,确保安全性。在过去 18 个月, IEEE 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就开启了 6 个新的标准活动。 Avron 还透露, IEEE 会跟很多委员会合作制定标准,会花很多时间找到最佳的标准,再把它提出来。整个 IEEE 委员会的会员制,就是让所有会员在发布标准之前可以审核自己的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冲突、错误,以及避免标准的限制性。


.06.

Robby Robson:IEEE ICICLE重点关注“学习工程”

IEEE 委员会委员、前 IEEE 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主席 Robby Robson 谈到,今天 学习工程 的概念是来自于 EDUCAUSE 这样的美国团体,他们也是致力于教育科技的发展,而且会有很多游说活动以及研究活动,而今天的学习工程中,工程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新一轮的教育和培训改革浪潮中,医疗、教育行业的公司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ICICLE 协会目前已在非洲、拉丁美洲布局,正往亚洲拓展,而中国是他很看重的市场。


.07.

Arthur Greaser:精品系统分享数据会有快速的发展

孟菲斯大学心理系和智能系统研究所教授 Arthur Graesser 在与 Avron Barr Robby Robson Richard Tong 等人的对话环节,重点讲到,数据是人工智能中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变得特别特别地重要,很多公司在创造、产生、储存、分析数据方面投入了很多的资本和资金。精品系统或者精英系统,一开始的范围都比较小,如果分享数据的话,就能够有快速的发展。而孟菲斯大学、 MIT 、斯坦福、卡耐基梅隆大学等也是创造了不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享。


.08.

IEEE自适应教学系统行业标准中国工作组成立;松鼠AI首席架构师Richard Tong被任命为中国区负责人

松鼠 AI首席架构师、Knewton前亚太区技术负责人 RichardTong和Avron Barr、Robby Robson共同按手印启动。松鼠AI首席架构师Richard Tong被任命为中国区负责人。Richard Tong表示,“关于2247.X的标准是今年开始制定的,也是从DOD以及其他军用领域发展而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人工智能的框架,也是一个引子。建立这个中国工程组,就是希望把国际合作的精神发扬光大,能够让更多的学界、行业界都参与进来。


.09.

Michael Yudelson:AI能给自适应学习过程带来很大帮助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ACT 高级研究科学家 Michael Yudelson 博士的演讲题目是 教育当中的自适应推荐 。他认为,适应并不一定是很智能的东西,但是适应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而 AI 能给这个过程带来很大的帮助。


.10.

新东方AI研究院院长瞿炜:AI要在教育场景落地必须克服20个挑战

瞿炜博士认为,通用 AI 已经走向瓶颈,场景 AI 将迎来新的蓬勃发展。 AI+ 教育并不一定就是通用 AI 技术直接嫁接到教育领域,像出现了很多产品级的应用一样,更多的 AI+ 教育将会是对整个教育科技的重构。很多数据都已经准备好,大数据、云计算等,但在 AI+ 教育领域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大脑,也必将会出现新的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可能是在云,也可能在端,因为所有的 AI 系统肯定是一个软硬结合的系统。

随后,百度教育总经理张高、先声教育秦龙与虎嗅创始人李珉进行了一场对话,主要围绕 AI+ 教育的瓶颈与如何赋能等问题。他们表示,未来都将是以开放的合作方式向教育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她们谈到,教育的本质是认知的提升,而教育的场景除了学校和培训机构外,无处不在的学习才是更大的场景,为此一些 SaaS 平台也竞相涌现。 AI+ 教育趋势下,教育会回归老师,老师将成为更好的老师。


大会次日精彩

.01.

全球机器学习教父Mitchell:机器学习和AI将成为智适应学习的驱动式技术

全球公认机器学习教父、 CMU 计算机学院院长 Tom Mitchell 16 日上午做了开场演讲。他觉得,教育是老师、学生和电脑三者间的互动, AI 智适应经过 10 年的发展和成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将成为智适应学习的驱动式技术。当我们需要个性化的、基于每个学生的教学战略时,机器应该学习什么?除了环境式的数据,还有身体的传感数据、监测大脑的数据以及算法。监督式学习、多任务处理学习、增强学习都是很有意思的尝试,尤其是增强学习沉淀下来的抽样方法、算法选择、数据选择,对于发展 AI + 教育而言是个宝藏 ,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形态。

机器学习 + 教育的探索方面,对学生的情绪识别是关键技术,其一旦实现,老师可以根据系统每秒钟的反馈,找出哪一名学生需要被指导。此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是探索新的教学互动方式,即考虑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来教导模拟学生,过程中会引入教学督导的角色。 Tom Mitchell 发现,只有 AI 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实现这种教学。


.02.

Tom Mitchell教授与松鼠AI签约,成为松鼠AI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

乂学教育 - 松鼠 AI 创始人栗浩洋上台宣布了一项重大消息: Tom Mitchell 教授在现场与松鼠 AI 签约,成为松鼠 AI 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 Tom Mitchell 教授表示,这个决定也是他个人对松鼠 AI AI 技术 水平的 高度 、和对 教育理解 深度的认可 ,以及对核心团队希望通过 AI 彻底改变教育产业、造福所有孩子的愿景的共鸣 作为和 Facebook 首席科学家 Yann LeCun 谷歌云 AI/ML 首席科学家前 /CMU 计算机院长 Andre Moore 比肩的全球人工智能泰斗级人物, Tom Mitchell 教授的加入使松鼠 AI 成为中国第一个收获全球最高级别 AI 专家的人工智能独 角兽。

栗浩洋谈到: 我们 第一次与 Tom Mitchell 教授见面是在伦敦的全球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AIED ,松鼠 AI 有论文获得大会入选 并且 受邀 作晚宴致辞。大会上, 我们的 首席科学家 崔炜博士 Tom Mitchell 针对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给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续几次沟通以后,我专程到 CMU ,和教授两个小时的约谈最后进行了九个小时,从技术到研发到教育的使命,最终让 Mitchell 教授下定了决心


.03.

乂学教育-松鼠AI联合创始人CEO周伟:AI将会成为教育界里面第六次浪潮

乂学教育 - 松鼠 AI 联合创始人 CEO 周伟认为,随着教育 + 互联网、电脑普及、 O2O 、内容获客、真人 1 1 等五个浪潮的逝去, AI 将会成为教育界里面第六次浪潮。他觉得,因为只有通过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里面的应用,我们才能够去避免前面五次浪潮里面的那些劣势,能够保证我们的教学质量在快速扩张的情况下,也不会被稀释,还能做到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教学的产品时降低成本。


.04.

网易有道副总裁罗媛:有道在AI上的实体落地

罗媛认为,教育是需要温度和态度的,所以有道在自己所有的教育理念的践行过程中,都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有道目前用户数成绩背后, AI 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概括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方面。人机交互能力上(尤其是低龄儿童产品设计),有道会分利用了人机交互课件,可以获得更多多元化的交互,让学习成为好玩的事情。未来,不光是传统的教育行业和政府机关会使用 AI+ 教育技术支持,有技术实力的手机厂商也会接入这些技术。

在随后的 AI 教育论坛上,孟菲斯大学教授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胡祥恩、 SRI ( 斯坦福国际研究院 ) 创新中心主任 Claude Leglise 、孟菲斯大学心理系和智能系统研究所教授 Arthur Greaser 、西班牙 AI 研究院 (IIIA) 副院长 /2017 IJCAI 项目主席 Carles Sierra 教授等人进行了 AI 教育话题的探讨。他们认为, AI 对学生的激励以及对学生的理解,会让学生变的非常自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作为一个更好的角色,能够帮助这些同学们组成各种有特色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创造出平衡的团队。


.05.

Belva Devara:印尼的教育公司在加大AI的应用与投入

印尼最大教育公司 Ruangguru 创始人 Belva Devara 在演讲中指出, Ruangguru 现在服务一千万的学生,有超过 2000 名的老师,在跟 90% 的印度尼西亚省会和当地政府合作。但是在东南亚, AI 的应用跟在中国的应用还是有一定差距。 Ruangguru 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因此他们会吸收更多好的先进经验,提升印尼的教育水平。

AI 教育学术论坛上,乂学教育 - 松鼠 AI 高级数据和认知科学家 KP Thai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主任 Carsten Ullrich 博士、乂学教育 - 松鼠 AI 数据科学家 Dan Bindman 教授、谷歌中国资深研究科学家王京涛博士等人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引擎以及机器学习算法不断走向成熟,但高质量内容也是非常需要的,而目前他们获取高质量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造价非常昂贵。所以做好内容是接下来 AI+ 教育的一个重点。


.06.

福布斯AI杂志出版人Will Thompson:AI帮助建立高效的个性化学习,甚至未来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下午场的 AI 教育及技术论坛上,福布斯 AI 杂志出版人 Will Thompson 首先登台演讲。他是一位媒体人,也是《福布斯 AI 》杂志负责人。他认为, 30 年前我们对教育的概念和现在对于教育的概念的理解非常不一样,教室不应该像工厂一样填鸭式的教学。由于 AI ,我们可以期待机器在未来完成更多的内容。现在人类需要全新的技能,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创意性思维,需要有能力用更少的资源去做更多的事情。

随后的论坛上,福布斯 AI 杂志出版人 Will Thompson 物灵科技 CEO / 前微软研究院研究员、 /MIT 《技术评论》全球 35 位杰出科技创新家之一的顾嘉唯、印尼最大教育 Ruangguru 联合创始人 Iman Usman 等人,围绕了人类如何克服对机器人的恐惧等问题进行了对话。


.07.

掌门1对1创始人张翼:无论是高效还是快乐都跟只能有关,人工智能任重道远

张翼指出,掌门 1 1 这些年一直从事整个 K12 的学科辅导,覆盖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所有学科,对于这样非常复杂的产品来说,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 AI 植入到教学里提高效果。现在做教育到底是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生态?他认为是:教育(对老师)和训练(对学生)。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之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