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由国务院批准,中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作为艺术节支柱性品牌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是目前中国最具有国际性、演艺界层次最高、最注重成效的国际性交易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300032,终止24亿元对外投资 ·  22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关于具身智能,王兴兴发声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重生之我在 Claude 上 “复刻”了 ...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系统稳定性建设三件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推介演出 | 从会场到剧场,精彩不停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 公众号  ·  · 2018-10-10 18:28

正文


一年一度

艺术节十月演出季

盛大来袭

会场

高朋满座谈笑风生

剧场 里同样

好戏连连精彩不断



本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推介演出信息

31 台演出 ,和盘托出

我们在现场等着你来




主会场推介演出


开幕推介 《哈姆雷特》

李六乙戏剧工作室话剧

类型:话剧

北京李六乙戏剧工作室全新制作的话剧《哈姆雷特》由胡军、濮存昕、卢芳、荆浩等一众专业话剧演员倾情呈现。中国深谙戏曲艺术精髓的话剧导演李六乙在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鼎力支持和国际主创团队的倾力合作下,借由莎翁经典观照当代与未来,使中国美学及哲学精神跃然舞台。该版本演出系《哈姆雷特》第一对开本最新中译本,北京人艺大青衣卢芳一人分饰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


艺术家推介

周六|10/20|11:00|3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B1小剧场



开幕推介 《最后一头战象》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木偶剧团

联合出品舞台剧

类型:话剧

《最后一头战象》改编于沈石溪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战争背景下关于人类与象的传奇故事。舞台剧将由中外国际团队共同打造,运用时下最新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视觉艺术呈现。将传统木偶与先进艺术手段相结合,在打破常规的同时,展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力求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让中国传奇故事走向国际,带给社会更多启示。


艺术家推介、片段演出

周六|10/20|11:30|3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B1小剧场

整场演出

周六|11/3|19:15|110分钟

周日|11/4|14:00|110分钟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



《黑鹅湖》

大丰文化 - 苏丹艺术工作室荒诞肢体默剧

类型:肢体剧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小镇,疾病的爆发导致人口骤减,曾经辉煌的剧院逐渐没落,最后变成了荒地。剧院的老板,成为了守夜人;而这片荒地中有三个曾于剧院结缘的灵魂,因为不同的纠葛同样不愿安息,他们分别是曾经镇上的交际花、有家族继承权的公爵长子、和一个斗牛士;故事讲述了守夜人与这三个灵魂之间发生的故事。


周五|10/19|22:00|5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沁园



《城邦恩仇》 《节奏球技》

北京演艺集团评剧、杂技

类型:评剧;杂技

《城邦恩仇》:古希腊迈锡尼城邦国王阿伽王率领大军攻打特洛亚,一仗打了十年,最后用木马计里应外合攻破了特洛亚,阿伽王班师回到自己的城邦。早已背叛丈夫的王后柯绿黛串通阿伽王的堂弟埃珪斯,杀死了胜利归来的阿伽王,原来迈锡尼家族是一个世代仇杀的血腥家族。寄养外邦的王子欧瑞思长大成人,禀赋着家族血缘,欲替报父仇,他更名易服,回到城邦,与姐姐艾珞珂联手,鸩杀了他们的母亲和堂叔。遭到三位复仇女神追捕。

《节奏球技》:采用比向空中抛掷难度更大的掷地反弹方式表演球技,掷球上、下台阶令人拍案称奇,同时掷耍九球令人击掌叫绝,可谓球技高超,堪称“九球天王”。


片段演出

周六|10/20|15:00|15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B1珍珠厅7 & 8



《笛韵天籁》

一部由演奏家们演出的中国器乐剧

类型:跨界融合创新交响民族器乐剧

一部民族音乐跨时代的舞台巨制,一部无歌无词,却有声有色的音乐器乐剧。《笛韵天籁》21世纪音乐舞台上最神奇、最独特的创举。笛音穿起一部精简的音乐史,传递着中华文明的开蒙启示、开化升华。

八千年的中国笛文化,从骨笛到竹笛,一次蜕变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多维度的创新音乐及舞台表演形式,融合国际最先进全息多媒体艺术,打造世界级的舞台艺术精品。

跨界无痕,融放异彩!著名竹笛演奏家唐俊乔领衔主演,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


片段演出

周六|10/20|15:30|3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B1珍珠厅4



《山下山上》

冯满天及满天五重奏音乐会

类型:中国冥想音乐、世界音乐

自古以来, 中国音乐很少独立存在,一直与诗歌、绘画、舞蹈为伴,以民间劳作、乡俗人情、仕途波折、国运民情的动荡为创作动机。山下,以阮会友,跨艺界,寻知音,归人心。上半场冯满天五重奏乐队,通过“唱念坐打”以中阮跨界古典、民谣、摇滚、流行、爵士、戏曲、唐诗宋词元曲,以时间与地域的两维空间线索,在山下寻中国民乐之根,中国文化之魂。

山上,是以音乐探索与体悟中国思想家千年以来的智慧结晶,而展开的修行之路。人类无法用语言描绘的精神与气场,唯有音乐可以。山上正是对自然科学与人类心灵及人文哲思间微妙关联的阐述与思考。用现代音乐形式复原古代文人的情结,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在这里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下半场的音乐包括东方哲学,自然灵动,信仰与追求。全世界的心灵可以在这里交汇,冥想,音乐之路由此开始。


周六|10/20|16:00|6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B1小剧场



《华夏正声——音乐考古复原音乐会》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

类型:古乐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为华夏礼乐之邦,拥有丰富的音乐文物资源:八千年前的骨笛、五千年的陶埙、三千年的编钟、二千年的古琴、一千年的乐俑……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集合考古界、音乐界、教育界专家对中原音乐文物进行复原研究,同时对古代服饰、历代乐谱以及古代音乐演出场景进行舞台化立体化复原。

音乐会以不同时代乐曲和中原出土乐器的组合,表现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


周六|10/20|16:45|3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B1珍珠厅5



“我熊猫”

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推介

类型:N/A

“我熊猫”是2018年在上海成立的年轻表演艺术家互助联动平台。此次推介会旨在向国际艺术节及不同艺术机构推介部分成员的最新表演作品,并促进互相之间的交流,推动中国当代剧场及现场艺术创作的发展与学习。


周六|10/20|22:00|12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沁园



西班牙Pel星球二重唱

类型:世界音乐

西班牙Pel星球二重唱是一个2014年成立于西班牙的音乐和诗歌组合,成员伊娃 • 吉拉蒙的词和索妮娅 • 玛西亚斯的曲消除了横亘在过去和现在、地方和世界之间的界限,通过浸润传统的方式来重塑传统。它既不是流行音乐,也不是古典音乐,既不是民俗学,也不是民谣歌手唱、歌曲作者写的音乐,而是一个原始而复杂的挑战,将我们与根基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赋予我们传统的音乐以新生,用不规则的节奏,深情的歌词与诗歌创建模态音乐。


周日|10/21|13:15|15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B1小剧场



胡晨韵《丝路狂飙》

唢呐与摇滚跨界音乐会

类型:音乐

上海民族乐团的国家一级演奏员胡晨韵,是当今最有实力、最有活力的唢呐演奏家。

《丝路狂飙》唢呐与摇滚跨界音乐会,他将携手古琴、笙、二胡等古老的中国乐器,与现代电音摇滚乐团一起,带观众重走丝绸之路,并随着音乐由唢呐的发源地波斯古国一路走到现代上海,向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民乐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周日|10/21|22:00|60分钟

地点:上海静安洲际酒店沁园




艺术节演出


《创世秘符》

交响神话

类型:音乐

神话主题交响音乐会是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的一部大型音乐作品,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作曲。由上海交响乐团与石倚洁、沈洋、朱慧玲等合作演出,余隆指挥。全曲包括“序奏”和四个声乐交响乐章,通过国人从小熟知的创世神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浪漫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以及其中所传递的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民族精神。


周五|10/19|19:30|60分钟

地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春之祭》

杨丽萍编导舞剧

类型:舞蹈

杨丽萍的《春之祭》是与以往任何版本截然不同的全新创作,融汇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藏文化中自然与生命理念的深刻领悟。《春之祭》讲述的故事是“被献祭者”孔雀的自我救赎之路。杨丽萍并不准备描画一个具象的世界,舞台将成为一个抽象的宇宙,时间、空间、生命共存其中,万物轮回,周而复始。在借鉴传统藏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的基础上,注入杨丽萍独有的孔雀舞蹈语言。


周五-周日|10/19-10/21|19:30|120分钟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舞到爱尽处》

加拿大蒙特利尔爵士芭蕾舞团

类型:舞蹈

《舞到爱尽处》这部舞蹈是受加拿大诗人、艺术家、作词人莱昂纳德 • 科恩的作品启发而新作的舞蹈作品。这部作品由蒙特利尔爵士芭蕾舞团呈现。

为了创作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作品,艺术总监路易斯 • 罗比塔耶与总监埃里克 • 肖恩使用大胆强烈的戏剧创作手法,组建了全新的团队。这部舞蹈有三位才华出众又极具风格的领舞,同时14名伴舞随着音乐,共同展现了这个舞蹈的不同篇章,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深刻的编舞世界,并展现科恩的非凡作品。

这部舞蹈将生命划分成五个季节,呼应了人类存在的轮回。伴随着特定的舞台场景,特定的情感与思想,每个季节和阶段会呈现相应的色彩和自然元素。这部舞蹈选取了科恩的一些歌曲,呼应演员们对演出的呈现,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共同的主题——爱、灵魂、诗歌、灵感、创造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部舞剧于2017年12月5日首演,并参加了蒙特利尔市建城375周年纪念演出。


周六-周日|10/20-10/21|19:30|80分钟

地点:美琪大戏院



“20 • 40 大家 • 回家”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二十周年特别活动

类型:N/A

以“20 • 40大家 • 回家”为主题,活动将邀请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获得极大知名度的华人艺术家与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海外艺术家相聚艺术节,展现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伟大成就和艺术节走过的不凡历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精神,展现艺术节汇聚世界一流演艺资源和演艺人才,不断为上海建成全球卓越城市、亚洲演艺之都构筑优势的平台效应。


周日|10/21|19:30|90分钟

地点:东岸 • 民生艺术码头



《画皮》 (音乐会版)

类型:歌剧

歌剧《画皮》改编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故事。原作标题“画皮”已经成为了美妙外表与魔鬼内心并存的代名词,而本剧试图颠覆这一定义,探讨人性与动物性、人的本能与人的困境。歌剧《画皮》由三位艺术家完成角色扮演,女中音饰演剧中的男性书生,女高音饰演书生的妻子,京剧男旦饰演画皮的女鬼。


周二|10/23|19:30|90分钟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扶青委约演出


《皮》

王峙儒实验歌剧

类型:实验歌剧

改编自清代著名小说《聊斋志异》中的《画皮》,其玄妙的情节和警世寓言使之流传甚广。此次歌剧版本的改编试图从当代视角诠释蒲松龄奇异故事背后对现实的拷问和对人性的哲思,探讨生存与道德在现实困境中的矛盾、欲望、诱惑、牺牲及抉择艺术等永恒的主题。

在作曲和人物塑造上融入东方元素,同时充分开发声音与肢体表演相互结合的可能性。并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对西方经典歌剧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赋予经典故事以更丰富的层次和更鲜活的舞台生命。


周五-周六|10/19-10/20|19:15|60分钟

周日|10/21|14:00,19:15|60分钟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端均剧场



《老人与海》

马笑、刘大可独角戏

类型:独角戏、实验京剧

该剧根据世界名著《老人与海》创编而成,以假定性的手法与现实主义的风格,让中西文化相遇、对话。“戏曲式”、“虚拟性”、“极简”与“形式感”是构成该剧的基本原则,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相互化用、重组后进行舞台再“表现”,力图达到戏曲的写意之美和话剧的写实之美相结合,让演员与观众发生最短距离的心理交流,使观众产生“生活”与“歌舞”的双重体验。


周六-周一|10/20-10/22|19:15|45分钟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



《微缩空间》

杜彦昊现代舞

类型:现代舞

通过身体这个独特的媒介,把镜头对准奔走在上海这个多元化大都市内的个体,试图洞察他们和这个空间产生的关系。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每个人都受着有形或无形的约束。

作品中,真实社会被等比微缩,通过构建的模型与装置,呈现及诠释个人与社会、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发现身体隐藏的异性美学;领悟在有限的空间里,人类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以及与空间的对抗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


周六|10/20|19:30|40分钟

周一-周二|10/22-10/23|19:30|40分钟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



《鸳鸯履》

杨韫嶷实验白族大本曲剧

类型:实验白族大本曲剧

白族大本曲是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成熟于明代,但因其艺术样式单一,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舞台。

《鸳鸯履》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大本曲与现代话剧、肢体剧以及现代偶剧相结合,在戏剧样式上进行实验创新的原创剧目。一改白族大本曲“以说唱讲故事”,转而形成一部“以歌舞演故事”的无场次戏剧,产生间离效果,旨在用艺术化的手法跨越语言鸿沟,使白族大本曲在新时代,实现适应历史必然又保留自身特点的文化转换。

内容上,以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本主崇拜(一种起源于南诏时期的多神崇拜)中神仙“白姐”和“东山老爷”的传说为原型,构思出一个以“鞋”为焦点的故事——一对相爱并偷情的神仙穿错了鞋,反而更加被朝拜和供奉。借古说今、借神喻人,用当代的眼光探讨婚姻关系中自由与束缚的哲学命题。


周六|10/20|19:30|60分钟

周日|10/21|16:00,19:30|60分钟

周一|10/22|15:00,19:30|60分钟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黑匣子剧场



《处女作》

陈凤华展览

类型:展览

主创试图聚焦偏远山区平均年龄70岁以上,长期以来从事第一产业的老人们,他们也有艺术表达的权利。老人们以他们近一个世纪的世界认知和最原生态的冲动进行绘画,并对其生活、绘画状态以及作画后的改变进行影像记录,再将这些“处女作”与影像资料进行展览,来展示老人们不同的生活与艺术实践状态。

这是他们的一幅作品,或许也会是他们的最后一幅作品。


周日-周六|10/21-10/27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二号形体房



《霸王鞭》

董继兰现代舞

类型:现代舞

感源自白族传统舞蹈“鞭舞”,以传统的舞蹈形式与当代舞蹈相融合,承载着白族人内心深处的记忆,诠释舞者的内心,保留白族传统文化,并注入新的活力。

这部融合了国际知名舞蹈制作人法鲁克·乔德里、英国作曲家乔安娜 • 克拉拉、法国服装设计师玛丽 • 坎特妮、意大利舞台灯光设计师法比亚娜 • 皮乔里等多国创作团队的作品,既代表着董继兰本人,更代表了她的家乡以及家乡的人民。


周一-周二|10/22-10/23|19:30|30分钟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




扶青邀约演出


《鸟人》

类型:话剧

这是一部非现实主义作品,讲述了两个有关鸟人的故事。

我们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在思考自己生存在这个世上的意义,鸟人也是如此。他认为既然上天赐予了翅膀,那他的意义就是飞翔。他想要找到同伴,一同体验飞翔的乐趣。可身边的人非但不去理会他,甚至用自己对生命的定义来同化他。最终,鸟人被他们伤害、囚禁……这就是我们的交流,这就是我们想要实现生存价值的难处。

我们将现代社会的问题影射在这个剧本中,将现代人物抽象成《鸟人》中角色,通过非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来展现现实的荒诞。


周日-周一|10/21-10/22|14:00,17:15|40分钟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一号形体房



《器-气》

史晶歆导演实验舞剧

类型:实验舞剧

《器-气》作为一部实验舞剧,由来自表演专业与舞蹈专业出身的艺术家构成,呈现外部之“器”与精神之“气”;并运用身体建筑师训练方法的核心技术:微身体25个动点展开身体构筑,形成身体语言密码、身体建筑空间,与空间形成对话与互动。身体与精神的相互关系,成为主创们关注并积极实践的主题,我们选择成为“人”的意义是什么?“人”的构成与可能性是什么?……这些思考,激发创作者开始这部作品的想象、构思与创作,尝试找寻一种身体与空间互动的自发性的内在结构,从未知的即兴开始,从中建立或找出秩序。


周日|10/21|18:00,20:00|60分钟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红楼大草坪



《丰收》

波兰舞蹈剧场

类型:现代舞

这部由荷马史诗改编的先锋舞作,将戏剧语言加入舞蹈之中,成为波兰现代舞领域的前沿之作。

素色的服饰、极简的舞台布置,充满变化的动作体态、语言事件以及强烈紧张的身体表现,这就是波兰舞蹈剧场——《丰收》,该剧根据荷马经典史诗《奥德赛》和波兰剧作家、画家斯坦尼斯 • 韦斯皮亚斯的话剧《奥德赛归来》所创,编舞是波兰杰出的青年舞蹈家伊沃娜 • 帕辛斯卡,她为作品赋予了人类学和哲学探索的意蕴,在动作中充满了戏剧的成分。该剧的音乐融合了传统波兰音乐及电子乐,使这部富有创造力的舞台作品充满了生机。


周日-周一|10/21-10/22|19:30|60分钟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



《一封信》

英国肢体剧

类型:肢体剧

乔 • 吉特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无比规范的流程,这强迫的仪式感令人着迷。某天一封信令乔的世界开始倾斜,他的房子也歪向了一边,日常游戏也玩脱了,乔 • 吉特(Joe Kilter)成了“不高兴”(off-kilter)。乔再也无法循规蹈矩地进行工作,他逐渐被人遗忘,慢慢地在黑暗中隐匿地生活着。

这部暗黑视觉喜剧将错觉与娴熟的肢体语言相结合,来自新加坡的天才肢体表演艺术家拉曼什 • 梅亚潘通过该剧探索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觉得自己虽然和别人有着些许的差别,但往往又不是完全的自我。该剧在2018年爱丁堡艺穗节中连演30余场,场场爆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