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indle电子书库
因兴趣而生,提供书评、好书推荐、佳句美文、诗词欣赏等等服务。因爱读书而汇集一起,欢迎你的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新的一年,做个不动声色的人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日本经济教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经济越不好,什么行业反而更好呢?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这本书能让你彻底搞懂中国政府运作体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indle电子书库

内向的人如何从负面情绪中获得能量?| 干货

Kindle电子书库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1-01 21:29

正文


畅销书《跟任何人都聊得来》提到性格的分类时说到:内向型的人会通过独处获得能量,而外向型的人通过与群体交流获得能量。 这或许能解释昨晚我产生消极情绪时,为什么没有向任何朋友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吐槽或求助都没有,而是在地铁里打开手机热点,在kindle商店里寻找和下载我想看的书。




昨晚的负面情绪准确来说是一种挫折感,当时刚刚结束晚餐——因工作关系与几位第一次见面的前辈的晚餐——我极不擅长这样的场合,让我手足无措,还会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笨拙。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的一个核心主题是“接受”。承认自己并不完美甚至有些悲剧色彩的人生,然后接纳自己的悲伤、愤怒、内疚、恐惧的感觉,进而接近人生的真相,而不是自己虚构出来的真相。

负面情绪不是为了伤害你而来,而是为了帮助你才出现的

当悲伤、愤怒、内疚、恐惧等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非常痛苦,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觉得:如果永远没有这样的感觉就好了;能快点摆脱这种感觉就好了!于是我们或者选择逃避不去面对,或者选择否认和压抑这种情绪。


然而不管逃避也好、压抑否定也罢,看起来当时可能会好一点,但实际并没有解决问题。打个比方,负面情绪是一种“疼痛”,就像身体上产生疼痛是在提醒你某个部位发生了状况一样,负面情绪是在提醒你心理上发生了状况,这时候如果逃避和压抑它就像吃止痛片一样,只是麻痹了神经,然而并没有真正解决病症。

悲剧本身不会造成心理问题,否认悲剧才会造成心理问题

"人生的悲剧本身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的人生的悲剧性。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暂时会令自己好受,但它最终在我们精神中树了一堵墙,将我们的心与人生真相隔离起来,最终心不敢碰触的人生真相也越来越多,心理疾病也由此而生。"


所以,“悲伤”产生的时候,是在提醒我们现在的确在面对一种糟糕的状况,比如失去自己很重要的人或事物。 这种时候要做的不是压抑悲伤,或者强颜欢笑,而是应该沉入其中,体会和觉察这种悲伤的感觉。 往往当你真正与悲伤相处,它就会融解消失,因为它要提醒你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而你在与悲伤和解的过程中,也更加坦诚,更加接近人生的真相。

愤怒是为了保护你的个人空间

我们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独立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 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其实它在提醒你:他人在入侵你的空间。


如果这种“入侵”都表现得明目张胆就好了,但事实上,有很多“入侵”我们的潜意识感受到了并提醒我们“愤怒”,而意识层面却不愿意承认这是入侵,或者知道是“入侵”也不敢反抗。 比方说,亲人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对我们提出各种要求的时候,出于各种原因,虽然有时会不舒服,我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做。


但是这种被入侵的感觉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压抑到了潜意识里,等待合适的机会出现,它就会爆发出来。 而更可悲的是,我们不敢对当初真正导致我们“愤怒”的人表达,而是将这种愤怒发泄给了其他人。


"理解你的愤怒,才能触及它的核心。如果你确切知道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


下一次产生愤怒时,请问问自己,到底你在因为什么愤怒?

只付出不接受的人并不高尚,他们只是不想承受内疚

当一个人扮演只付出但不接受的角色时,他实际上并不是多么人格高尚,这可能只是他不愿意承受内疚的表现。 简单来说,我一直在对你付出,但是我不要你的东西,所以我们俩的关系中我已经仁至义尽了,如果我们的关系发生问题,错误肯定都在你,而不在我。


而且写这篇文章的今晚,还发生了一件事。本来今晚我预约了健身私教课,但是临上课只有半小时的时候我的私教发来信息说有急事不能上课了,并为我安排了另一位教练,他一直在道歉并且说要补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