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分析沙龙
为您提供专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数据、用户、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深度分析的信息网站!秉承“信息交流、深度分享”的理念,是为用户缩短获取信息途径,提升阅读质量的深度分析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36氪  ·  7万大定的智界R7,贴脸竞争特斯拉 ·  16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网购14000元宝石经鉴定只值1千#】# ... ·  21 小时前  
极客公园  ·  2025 年,开发者如何抓住 AI 这波「开门红」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分析沙龙

这4个灵魂问题,解决你80%的困境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23 18:28

正文

|沙龙精选自圈外(ID: iquanwai


假如你是一位咨询顾问,受Q公司CEO的邀请,参与竞标一个咨询项目,项目内容是: 为Q公司重新制定一套奖金方案,提升员工积极性。


现在,你需要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即:你建议如何来设计和落地这个方案,以及所需的时间和费用等。


然后,我想让你思考的问题是:你打算如何准备这份建议书?在建议书里面,你打算包含哪几块内容?




如果你想好答案了,那我现在问你几个问题:


问题1: 作为CEO,为什么会亲自关心奖金方案,而不是HR负责人来关心呢?


问题2: 这家公司,为什么要请咨询公司,而不是自己内部做呢?


问题3: 他们的奖金方案,是给销售人员,还是其他人员做的呢?


问题4: 作为咨询顾问,你如何保证,做完方案后,员工的积极性会提升呢?


问题5: 你的方案,跟竞争对手有何不同呢?


这五个问题,分别在问你: 问题发生的背景、潜在的障碍、利益相关方、期望效果以及你的优势。


任何时候,无论是给客户卖出产品/服务,还是给老板汇报工作,甚至是找另一半,这都是必须要澄清的要素。


1

为什么提问更有力量?


如果你自己尝试做了这个案例,应该会对我的问题有所触动。


然而,我今天不是想说如何解决问题,我想说的是:如果我在这篇文章的开始,就告诉你,撰写一份项目建议书,应该包括几个部分,分别为背景、障碍、利益相关方、期望效果、我们的优势。你还会跟现在一样,有所触动吗?应该不会。


所以,我今天想说的主题是:提问的力量。


《必然》有句话,后来被用作在行分答的宣传了,就是: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为什么呢?


第一,答案通向已知,而问题通向未知。 喜欢探索、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所以我们对未知更有兴趣。


第二,自己找到的答案,比被灌输的答案,信任度更高。 我此前曾经提到过一个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的内部激励,其中一个要素就是自主,通过提问来找答案,其实获得了更多自主权,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接受和运用答案。


当然,关于如何提问,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它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批判性思维、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同理心。


我无法在一篇文章里面,泛泛而谈这么大的话题。我想给大家分享,四个我自己常用、甚至改变我一生的问题,我称它们为“灵魂问题”。


2

灵魂问题1:五个“为什么”


很多公司管理层看过《重新定义公司》之后,希望模仿谷歌的一套做法来管理员工,塑造创新型企业文化。以下是我曾经跟一个客户的对话:


客户: 我想要你们帮忙设计一套管理体系,模仿谷歌的人才管理方法,比如用OKR而不是KPI,给予员工更多自主权,等等。


我: 你们为什么要模仿谷歌?

客户: 我们希望打造创新型组织。


我: 为什么谷歌采取这个策略能够成功,而模仿它的公司,成功的不多?

客户: 因为谷歌的人才更优秀吧?他们招聘的都是最顶级的人才。


我: 为什么人才优秀,谷歌这种管理方式就能成功呢?

客户: 优秀人才都是自驱型的,不给他们太多限制,反而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创新才能。


我: 那为什么大多数公司,模仿都不成功呢?

客户: 因为他们的人才不够优秀,还是属于外部驱动的,把工作当成赚取生活所需的方式。


我: 那我再问一遍开始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模仿谷歌?

客户: 嗯,我们可能要再想想。


再来一段,这是我曾经跟在行一个学员的对话:


对方: 我想要转行去做咨询,但我之前是做财务的,没有相关经验,有什么途径吗?


我: 为什么你要转行咨询呢?

对方: 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成长更快。


我: 为什么你会觉得,做咨询比财务成长更快呢?

对方: 因为可以接触不同行业和企业,做财务只能接触一家公司。


我: 为什么接触很多企业就是成长,但接触一家企业就不能成长呢?

对方: 感觉可以学到更多?


我: 那么,为什么那些一直在甲方的人也会成长呢?他们都只接触一家企业呀。

对方: 嗯,我可能要再想想。


我们有时候在一件事情上耗得久了,会一头扎进去,忘记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


比如说你开一个公众号,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成长感悟,但之后看到别人公众号有很多读者,很羡慕,于是花费大量时间去安利和推广,根据读者的喜好来安排内容。


一段时间下来,你可能发现,自己也没有成长,公众号的读者也没有涨,于是陷入了挫败和焦虑。这时候,如果你能及时停下来,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或许情况会不同。


所以,做任何决定、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需要不断追问“为什么”,有时候会豁然开朗。


3

灵魂问题2:目标?障碍?榜样?行动计划?


有读者之前问我:现在职业教练/生涯规划师好多,我怎么判断谁是靠谱的呢?我说:我不了解这个行业,很难从专业角度回答,但是在我看来,给别人提供职业咨询,核心价值就是辅导别人思考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甚至强加价值观。


所以 如果这个教练能够不断通过 提问给你很多启发 ,那就是一个 好教练 ,反之,如果他不断给你建议,就算听起来再有道理,也不要选择他。


这个时候,提问比回答更有价值,却也更有难度。


好了, 那么如果你去辅导一个人的成长,或是思考自己如何成长 ,会怎么跟他交流呢?这四个小问题可以帮你。


同时,这四个问题,在你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同样有效,因为,它的核心是帮助你/他人发现真正需求以及解决方案。


问题A-目标: 你近期或者远期的目标是什么?/你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


问题B-障碍: 你觉得达成这个目标/做成这件事情,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问题C-榜样: 你觉得,在这方面,身边有谁做得特别好,是你的榜样?他跟你有何不同?


问题D-行动计划: 你将如何借鉴他,制定行动计划来达成目标?


用这个问题,举个例子,这是多年前,我的职业导师问我的,现在这已经成为我反思自己的一个习惯套路了——


导师: 你未来六个月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我: 成为真正的项目经理。


导师: 你觉得,现在碰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我: 很难跟客户建立比较好的私人关系,导致客户不愿意透露有价值的内部信息。


导师: 在这方面,你觉得公司里谁做得比较好?你们的差异是什么?

我: S姐做得很好。我觉得,她会跟客户聊一些生活话题,找到很多共同点来打动对方。而且,她也会坦诚地把我们的难处跟客户沟通,获得更多信任。


导师: 那你打算如何做得更好呢?

我: 多了解客户,找到更多共同点;有任何困难,不妨跟客户说清楚,毕竟大家都有共同目标。


所以,关于个人成长,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帮助别人成长,都可以用这个系列问题。






4

灵魂问题3:你5/10年前在干什么?有想过现在的状态吗?


人跟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心的距离 ”。的确如此,社交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想找的人,认识自己朋友的朋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