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真的被打下来了。
这次被破价的不是电商直播间,而是最近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现场。阿司匹林低到3分一片,叶酸片只要1.8元。12月19日,天津的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的价格也纷纷被打到骨折,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原来要上万的血管支架价格也被砍到几千块。
药价和医用耗材的大幅下跌显然能让广大患者受益。但也有媒体发现,最近的几次药物集采,大部分原研药退出竞标,一些头部药企,比如拜耳、辉瑞都直接放弃了我国公立医院医保这个巨大市场。
有评论指出,在美国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其实也只要3美分/片,国内原来的0.6元/片其实也高于美国的价格。同样的仿制药中国价格高于美国,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如今的药物集采算是一次价格回归。
然而,暴跌的药价还是引发了患者和资本市场的担忧。有患者在网上吐槽由于药物集采,医院里已经配不到常见的进口药了。部分上市的财报也显示,受集采降价、药材涨价的影响,大批国有药企的利润出现了大幅下跌,今年三季度,同仁堂净利润减少了2.92%,白云山、步长制药、健民集团、太极等龙头企业的第三季度净利润也大幅下降。
医药集采是否会倒逼中国医药市场良性发展并让普通患者受益?集中采购的医药耗材又将对中国药企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药价的暴跌,让不少人反而替药厂担心起来,这么便宜的药,药企有利润吗?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两个概念,我们平时吃的药物分为原研药和仿制药两种。所谓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功效、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只要专利药品的保护期到期,其他国家和制药厂即可生产仿制药。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印度版的格列宁,就是一种仿制药。
电影《我不是药神》截图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宋晓亭在今年12月的一场论坛透露,如今我国仿制药仍然占到70%到80%,仿制药是中国人用药的基本盘。而在国外这个比例甚至更高,美国仿制药的处方占比达90%,日本为77%。
那么仿制药的制造成本高吗?
和原研药不同,仿制药不需要研发投入,也没有专利成本,仅需要做效能测试,确保仿制药的药效和被仿制的原研药药效一致,这样一来,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大部分仿制药厂的制药工艺也是成熟的,有设备有配方,直接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产量大了还能发挥规模效应,成本就越低。所以仿制药的价格肯定还是合理的。
有人担心药企会为了增加利润而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有药厂技术人员表示,其实一片2克的药中,实际有效成分只占整个药片的10%到20%,剩下的基本都是辅料,主要包括乳糖、淀粉、碳酸钙、黏合剂、崩解剂等,这些辅料的成本本身也不低。
就以最常见的退烧药扑热息痛为例,原料一公斤的成本不到10块钱,它的辅料成分也比原料价格高,所以通过减少有效成本来降低药价的做法可行性并不大。
2022年,东北制药20片退烧药售价2元
当然,也存在一些仿制药原料比辅料贵的情况,关于如何防止有效成分被降低,就依靠后续有关部门的监督了。
此外,还有人担心,集采大幅度采购仿制药,会把原研药、创新药逼到角落里,甚至出现没钱去做新药,那么集采是否会对普通人用上新药产生一定的影响呢?
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原研药,既然需要研发和生产,都要付出成本,这些成本它要收回来。
有业内人士表示,既然现在集采把价格打得很低,大部分药企无非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放弃生产或者放弃医保渠道。现在有些国外药企就把药物销售渠道建到了线上,或者通过外资医院来出售高价药。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换汤不换药,把剂型和包装改变一下,然后再去提高价格。
和科技公司类似,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不少研发原研药的上市公司,最开始常年都是亏损的,因为前期需要投入研发,而药品还未上市,所以只能亏损。但这些药品上市后,必须通过价格调整来收回成本。
和仿制药不同,这些原研药的专利是有期限的,必须在专利期限内把成本收回来,否则就会亏损。
目前全世界的药物研发都是市场化操作,不可能都靠情怀去做买卖。也没有那么多企业都经得住长期的亏损,等到专利成本收回的那天。国内的创新药企百利天恒上市前,就曾经经历过连续三年亏损,直到找到了外部资金才摆脱了研发资金的困境。
有医生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言:医生和患者都觉得采用集采政策,对老百姓和医保的支出都减少了很多。但是今后也会存在市场和需求两端的不平衡,市场需要赚钱,而需求端希望少花钱,双方还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
还有基层医生坦言,一些慢性病的药物出现价格暴跌之后,确实会出现剂量问题,哪些药物因集采受益,哪些因为集采降低了质量,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政策也是众口难调。
有媒体报道,实际上在一些城市的三甲医院,考虑到患者有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还是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原研药。还有在临床上,不少医生用药还需要积累经验,一个集采的“新药”如何使用显然医生和患者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仿制药集采让国内上市药企格局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国产龙头企业石药集团、成都倍特、扬子江药业等药企都成了大赢家。
其中有创新药能力的石药集团及其子公司一口气拿下了15个药品的拟中选资格,成都倍特和扬子江药业,分别有10个和9个产品拟中选。
对于中国药企来说,也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一部分原研药企业会通过资本市场去保证药物研发,再通过时间差去博一把上市后的专利费。百利天恒的老总朱义就曾在公司内部讲话中提到:未来世界上只有两种药,创新药和其他。未来,其他药物的利润会将薄如刀片。
另一批仿制药企业则只能专注于抢着等药物的专利期过去,进行首仿。由于集采导致的利润空间下降,还会倒逼一些国内药企的反向出海,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已披露的跨境创新交易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超460亿美元。药企南京健友经过几年开拓,目前已经持有80个美国批文,同时拥有12条符合FDA质量标准的生产线。此外,健友集采中标产品依诺肝素这几年在美国也有30%的市场份额了。
对于监管层面而言,集采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价,更多是铲除医疗采购中的带金销售,引导产业结构改变。
有评论预言医保的集采会掀起国内药企的淘汰潮,但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企数量为9412家,较上年底增加了598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药厂关闭潮,这背后的原因是创新药物的崛起。
集采对于中药企业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由于集采的中药饮片、颗粒和注射液的价格降幅达到了50%,今年9月,A股中的中药板块整体下跌,相关中医药头部企业股价下跌幅度在6%—9%。由于目前医院对于中成药的准入门槛在普遍逐步提高,此番的集采降价或许能从价格上拓宽中药在医保中的适用范围。此外,中药一样也能享受到创新药的福利,中成药企业如果能借此进行产业升级,在创新产品上下功夫,未来还有机会获得集采红利。
最后,对一些看似中标的药企来说,如何适应新的价格和供应体系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据一些地方采购平台的公开通报,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中标药品因无法及时供货而上榜,其中也包括了不少头部药企。一旦出现断供,监管机构也会安排其他药企产品及时补位。但是在医药集采的背景下,一部分药企必须进行产能更新,如果无法适应新的集采环境,也会面临淘汰的危机。
医疗质量、医疗成本和医疗效率是衡量医疗水平的三个维度,现实是三者不可能兼得。网上一些营销号吹嘘的某些发达国家免费医疗,其实质就是高质量高成本的低效率,公立医院排几个月的队,对普通人也未必友好。
随着前一段外资医院的试点和最近的医药集采,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透露了监管部门对分流公共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的试想。毕竟对有钱的人来说,看病就不在乎成本,期望的就是质量和效率。但对大部分没钱的人,除了疗效之外,最看重的恰恰是要花多少钱了。
参考资料
1、阿司匹林在美国,真的只卖3美分,氨基观察
2、上百药品降价超90%,都谁的财富梦碎了一地?虎嗅
3、逼近千亿市值,这家四川企业成为中国医药产业最大“黑马”,砺石商业评论
点击「在看」,锦鲤附身!
- END -
最新话题:雷军:为什么500强公司做新业务容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