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放
做一个简单的投资者。简单,放下;无为,无畏。在这里您会看到我的全部原创文章,包括投资体系、实盘笔记、研究手记等。(雪球网、仙人掌股票同名ID:简放;新浪微博ID:独立投资人简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来余杭,7天免费住!申请方法→ ·  17 小时前  
杭州本地宝  ·  国家开放大学2025年春季招生简章已出!想报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放

一定会跌!(20250125)

简放  · 公众号  ·  · 2025-01-25 06:06

正文

今天讲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文章较长,希望你能耐心看完,会对你的交易有帮助。


很多人都知道,喝红酒有利于健康。有不少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曾经有专业机构,对经常喝红酒的人进行长期跟踪,发现与从不喝红酒的人相比,经常喝红酒的人,其身体更健康,寿命也更长。

于是,对于红酒,很多人就建立了一个基本认知:经常喝红酒,有利于身体健康和长寿。


这看似是一个经过了事实检验的、无懈可击的逻辑,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里面隐含了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


红酒中的确有一些成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但另一个事实是,由于红酒普遍价格较高,加上消费习惯等原因,并不是人人都能喝上红酒。


那么,什么样的人有长期喝红酒的习惯呢?有钱人!即有一定社会地位,以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这是红酒的受众群体,也是红酒消费者的画像。这些人的生活条件更好,更爱学习和喜欢体育运动,也更自律,有更好的锻炼条件和医疗保健基础。


很显然,当专业机构对长期喝红酒的人进行跟踪调查时,本身就是在调查那部分身体条件相对更加健康的人,自然而然得出“喝红酒更有利于健康”的结论。然而,真相是什么呢?不是喝红酒的人更健康,而是长期喝红酒的受众群体,因为本身生活习惯和医疗条件更好,其健康条件也更好。


如果我们在思维层面上,一想到“喝红酒”,就联系到“有利于健康”,而无视“红酒的受众群体本身就是健康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等其他条件,这就是典型的线性思维。

由A直接推导出B,而没有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这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被称作线性思维。线性思维认为事物之间只存在简单唯一的因果关系,而无法认识到事物之间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因果关系。


线性思维是人类最常用的思考方式之一,因为简单直接,在面对问题时,人们往往都有走捷径的倾向,所以就不知不觉地用线性思维来解决问题。比如:


你是东北人,酒量一定会非常好;

只要我的一举一动像西施一样,大家肯定也会像喜欢西施一样喜欢我(东施效颦);

只要我对他好,他一定也会对我好;

男人和女人吵架,一定是男人在欺负女人;

……


这些都是典型的线性思维,认为一旦具备了某种条件,就一定能得到必然的结果。归因过于单一,因为A,所以B,而不再思考C或者D。


因为人的思维是有惰性的,在思考时,能简单解决的问题就不会也不想做过多的思考,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最先调动的就是线性思维。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讲了大脑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做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线性思维就是“系统1”的思考决策方式,它会束缚我们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在交易和投资中经常使用线性思维,是致命的,如:


(1)看到一个利空消息,就立即认为某股会大跌;

(2)看到一只个股发布预告,其业绩超预期,就立即认为股价会大涨;

(3)处于低估的股票,一定会上涨;

(4)某只股票上涨了,一定有风险;

(5)加息,股市一定跌;降息,股市一定涨;

(6)美股跌,A股也要跌;美股涨,A股也要涨。


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是每天都会遇到的情况,这就是交易者被线性思维影响的缘故。然而,事实如何呢?利好不一定上涨,因为有可能是利好出尽变成了利空;利空也不一定就下跌,因为利空出尽,情况不可能更糟了,反而变成了利好。


想理解这些问题,提高交易水平,就要摈弃线性思维,采用非线性思维思考,也就是用“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其他可能性。


下面举例说明在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下对同一个事件的反应和应对。


我们心仪的一只个股,在某个交易日的晚上突然发布了一个利好,如打入了知名企业的供应链,拿到了一个大订单,这对于公司应该是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看看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如何思考这个利好消息的。


——线性思维(“系统1”):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会拉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未来空间巨大,明天可能就要大涨了,不买就会错失好机会。


——非线性思维(“系统2”):这是一个巨大利好,但当前股价已经上涨很多了,尤其是这两天明显大涨,是不是已经提前反映了这个利好?要做下测算,看看打入供应链,能带来多少利润增长?天花板是多少?当前是不是高估了?


你看,“系统1”的决策来自直觉,“系统2”的决策来自深度分析和思考,不同的思维模式,面对同一个好消息的反应是不同的。显然,线性思维更加简单直接,很容易导致次日开盘后就冲进去,越是大涨越会冲进去,因为越是大涨越感觉自己要错过机会。而非线性思维更加理性,虽然是利好,但如果市场已经透支了利好,那就变成了利空,所以要测算清楚长期影响再做下一步的决定。


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利好但个股不涨甚至反跌的,都是这个原因。利弗莫尔就是利用利好出货的投资大师,他曾在书上讲过,只有在利好消息出现,公众大举买入,流动性最好时,才有利于大资金出货。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线性思维,就会被利用,从而成了“接盘侠”。


反之亦然。


2022年4月27日到7月1日期间的美股,因为通胀数据不断超预期,导致加息力度加大,于是美股持续下跌创出新低。然而,A股却不跌反涨,根本不理会美股的下跌。这个阶段,纳斯达克指数下跌接近10%,而创业板指数(SZ399006)却上涨超过30%。如果是线性思维,认为美股跌A股也会下跌,就会错失这段强劲的行情。


可见,线性思维对交易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面对问题时,人性中走捷径的特点,会导致线性思维第一个站出来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把我们带入单一的判断。所以,要想做好交易,首先要摈弃线性思维,避免简单化地思考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