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人物  ·  年轻人吃9.9外卖,给猫吃满汉全席 ·  昨天  
环球人物  ·  “改头换面”后,她成为“顶流”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让乌克兰用远程武器,就能改变战局? ·  2 天前  
人物  ·  中国「午睡第一省」,不想睡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极端气候下舍不得开空调真的会死人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24-09-20 12:00

正文

2024年8月23日,重庆市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高温红 色预警信号,在G50沪渝高速公路重庆江北出入口附近测温时温度计“爆表” 图/视觉中国

在极端气候的作用下,开不开空调、怎么吃药、喝什么水等生活细节,对生命健康安全已经构成直接影响。我们过往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都要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实习记者  陈诗雨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杨楠

编辑 /  李屾淼  [email protected]



2024年9月8日下午,上海徐家汇气象测温站测得最高气温超过35°C,是上海今年第51个高温日,刷新历史纪录。


就在几天前,四川盆地仍在经历罕见的高温,连续多日出现40℃以上的极端酷热,自贡、泸州、遂宁等多地宣布中小学延迟开学。


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统计,刚刚过去的2024年夏天(6月-8月)是史上最热夏天,全球平均气温比1991年-2020年同期平均高出0.69℃。而上一个最热夏天就在2023年。


全球变暖从来就不只是纸面数据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会直接感受到它的影响——轻则头晕心慌,重则因热射病造成死亡。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于2018年刊发在《柳叶刀》上的调查显示,中国北方每年夏天因高温死亡的人数高于南方。这是因为北方升温速度比南方快,而长期生活在相对低温中的北方人对高温的缺乏准确的判断和应对,空调使用意识不强。


在阚海东参与的其他课题中,研究结果则显示,气温上升对自杀率有显著影响,且热浪可显著增加因冠心病、缺血性中风等心肺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而老年、女性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往往会更脆弱。


▲2024年9月6日,重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铜梁区南城街道的工作人员为用水困难的居民送水上门 图/视觉中国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黄存瑞的研究指出,在1980年-2019年,热浪归因死亡的负担增加了4倍。世界卫生组织则估计,2000-2019年间,全球每年有49万人死于高温。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高温死亡未能计入官方数字。比如,许多高温相关死亡并不是热射病,而是高温给心脏造成压力——身体需要更强的冷却动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变得尤为脆弱。


而在统计数据之外,临床医生卢辉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更直观地见证了气候变化:异常天气之下,急诊出车量明显增多。这些看似分散的病例,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中暑、登革热、急性关节炎等等,其实都可以划入“气候敏感性疾病”。


卢辉在广东肇庆市一家公立医院工作了16年,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出急诊。他于2022年发起了一项老年群体“气候适应能力提升”项目,团队走访了肇庆几家养老院和乡镇上的老年家庭,他们发现老人们虽然已经明显感到气候变化,但仍照往常的习惯生活。


举例而言,卢辉走访的半数老人都坚信风扇可以撑过酷暑,不开空调。有一回,卢辉跟随救护车到达一个老人的家里时,老人中暑已经失去意识,只有吊扇吱呀作响。


最终老人不治身亡,对于50岁以上的患者,热射病的死亡率超过70%。


事实上,当气温超过35°C,风扇就失去了作用。因为风扇降温的原理是通过带动空气流通,帮助人体散发热量。而当周边环境的温度已经高过了体温,热量散不了,再怎么开风扇也没用。


在这个史上最热夏天的尾声,《南方人物周刊》同卢辉聊了聊高温给脆弱人群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面对高温,保护自身。以下是对话内容:



风扇不管用了


南方人物周刊:2023年你在广东乡镇做了气候变化与老年人适应力的调研,这个调研的主要发现有什么?


卢辉:很多六七十岁、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他们会有长时间感受的对比,发现天气越来越热了,夏天的时间越来越长,极端的寒也经常会出现。还有要么是极端的降雨,要么是极端的干旱,这种情况较他们年轻的时候明显不同。


他们也会发现,随着年纪增大,极端的天气对他们身体的影响也越来越频繁。一些老人本身有基础病,这种影响也更明显。


老人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运转了六七十年,很多零部件老化了,感知能力会下降,适应能力也不如年轻人。夏天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热,会出汗,老人可能待在房间里不太觉得热,也不太出汗。敏感度降低了之后,很容易中暑。


南方人物周刊:你提到过开空调的例子,在你的调研中,老年人的空调使用率怎么样?


卢辉:空调的普及率在广东其实是蛮高的了。现在空调也不贵,很容易普及,但很多更像一个摆设,一年都开不了几回。


在农村,我们发现主动会开空调的老人,在人数上不到装了空调的一半。很多老人是想省电、省点钱,有一位日本的法医写过一本叫作《不平等的尸体》的书,里面有一章节提到了“孤独死”,他说在日本,中暑死亡是“孤独死”中常见的死因,原因也在于很多老人家省钱心理在作怪,不舍得开空调。


有些老人觉得以前这么多年我都是这么过来的,风扇就能过夏天。还有些老人家觉得他的身体虚弱,不能开空调,开了空调会对身体更不好。这种观念上的先入为主,有时候很难改变。


一次我们的救护车接到电话,到农村去接一个中暑的老人。山路崎岖,四周都是房子,没什么树木,非常不通风。他家中有空调,但没开,只有吊扇在那里吹着。当时老人躺在床上,浑身湿透,一测体温高达40°C,整个人是昏厥的,神志不清。


我们当即判断老人的情况是热射病。我们仅仅是进到房间都觉得特别闷,他就一把吊扇这样转,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


到医院ICU抢救一段时间之后,老人一直不见好转,家属就放弃治疗了。热射病的死亡率太高了,可能达到60%以上。


南方人物周刊:除了开空调,高温之下还有什么细节容易被老人忽视?


卢辉:喝水习惯也是个问题。很多老人就喝白开水,觉得白开水比较好,但是白开水缺少电解质。高温会导致身体脱水,既要补充水分,也要补充电解质。


有的老人习惯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其实这时已经是缺水的状态了,还有些老人会选择时段喝水,白天喝一点水,晚上就不喝水了,因为担心尿频起夜。但是如果在“热夜”的情况下,老人出汗,水分又补充不够,非常容易导致中暑或其他问题。


还有些老人会喝浓茶、喝酒。其实浓茶、酒精类、咖啡类也是不适合的,会导致脱水。特别是咖啡类,它本身又利尿、又兴奋中枢,更容易导致水分丢失。有一部分老人家喜欢喝酒,他说要补充水分,酒也是水,喝多点酒不就行了?但喝酒不是,反倒会加重脱水。


南方人物周刊:不同老年人之间的气候适应能力是否会有差异?


卢辉:有没有基础病是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这类基础病,就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另外,像肇庆农村地区有很多独居老人。他们说年轻人基本上都去到珠三角,像深圳、广州、佛山打工,只剩下他们。独居也会导致他们的气候适应能力明显下降,没有人帮助他们去应对。


很多老人由于自身疾病或者部分失能,像残障或者视力模糊、耳背,会让老人很少去户外,与人交往时间少,信息获取渠道也就少一些。有时候极端天气来了,比如说有橙色的、红色的高温预警,或者是台风、暴雨这一类的情况,他们获知信息,或者提前应对的速度相对会缓慢一些。


就算知道了高温预警,但这对普通公众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还是不太明确。比如说橙色的预警或者红色的高温预警,我们听了可能觉得很严重,但到底对健康的影响会有多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措施,其实还是不太了解。


除此之外,老人的经济条件、认知水平影响也挺大的。我所接触的多是农村老人,多是初中或小学文化,经济条件也不好,对气候变化的调整和适应也更难。


有个例子是一位不肯去养老院、要待在自己小平房里的老人。他有120的电话,天气变化后,腰腿痛、关节炎容易发作,他就会直接叫120把他接到医院,调养一段时间,没那么痛了再回家。如果天气再变化一下,又不舒服了,他会再到医院,所以一年有好多回,要接他来医院住院。


▲卢辉在养老院调研时与退休老人交谈 图/受访者提供


高温热浪指南要更细


南方人物周刊:你们团队编写的《高温热浪老年人健康防护手册》提到,高温天气时服用特定药物可能会增加中暑的风险。这点似乎少有人提到,能具体说说么?


卢辉:我们临床医师平常在开药的时候主要考虑病人的病情,对症下药,一般来说不会考虑到病人吃了会不会中暑,因为考虑太多东西你就开不了药了。(笑)


访谈过程中,老人也会反问我们,比如吃了某些降压药,好像也没有去外面待太长时间就中暑了。或者为什么同样环境,自己不中暑,老伴吃了精神类药物,就会容易中暑。


常见的有两大类药物确实会诱发、加重中暑。一类是促进身体排液的药物,比如老人经常用的利尿降压药有促进尿液排出的效果,或解热镇痛抗炎药也会促进发汗。人体在夏天出汗相当于一个水龙头在排水,利尿剂也在排水,同时还把血管里一些重要的电解质(钾)也一起排出。又发汗又利尿,就导致中暑的风险增加。


还有小孩大人都常吃的解热镇痛药,比如美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它在退热的同时也会大量发汗,造成人体水分和钾等电解质的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可能造成中暑。


另外一类是部分精神类药物,比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它会抑制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这是让我们体温维持在一定区间内的神经结构。而吃这类精神类药物则会干扰到我们的中枢的工作,导致体温调节失灵,不会随外界环境而变化。在炎热的夏季服用会导致体温升高,也容易造成中暑。


遇到这种情况,一个是可以调节药量,一个是要提前干预。夏天服用利尿的降压药,你要提前补充水分、电解质,或者是换一个降压药。原来可能喝一杯水即可,那现在吃了这个药,一杯水可能都不够,就得再多补充两杯,而且还得补充一些电解质,或者椰子水这一类天然的电解质饮料。


南方人物周刊:很多学者提到,需要构建极端天气事件健康风险预警技术体系,在你看来当前的气象预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


卢辉:我国每年都会发高温热浪指南,但这还是有点泛。之前我们开过很多交流会,不少人提到,如果能够在气象预警里面,把一些具体情况、详细建议列出来会比较好。比如说公众在红色高温预警时需准备的物品清单,或者需要预防什么样的情况。


另外,我觉得预警要细化到不同人群。比如说红色预警的时候,老年人、儿童、户外工作的人,他们要注意一些什么,要准备些什么,可能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


比如对于户外活动的人群来说,要告知这个城市会提供哪几个纳凉点、补充水分的点,哪些地方相对阴凉。这能帮助大家选择出行的路段。也希望能详细到大概什么时间段最热,建议这些时间段尽量不要出门。


南方人物周刊:针对老人而言,这样的预警体系有什么努力的方向?


卢辉:对老年人群,要更加详细地跟他们讲讲高温会导致的健康问题。比如说现在是红色预警,高血压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容易受到影响,以及有些药物可能会诱发中暑。


国外有些城市的绿色屋顶、防暑设施、纳凉点和补充水分设施的设计都值得我们借鉴。广州的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在做“气候韧性的社区”的建设,邀请了医疗、野生救援、应急减灾等专业人员,加上社区的志愿者,做一些防治手册和社区范围内的科普行动。


目前有一些机构希望通过穿戴设备,监测老人的血压、心率、体温,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就能提前感知他们的健康体征,有针对性地预防问题。因为基层医务人员的诊断能力、治疗水平也良莠不齐,还有一个方向是通过人工智能结合气象数据,辅助基层医生诊断和治疗。


▲在气候与健康的科普培训活动中,卢辉 (左) 指导护理人员做胸外心脏按压 图/受访者提供



无人能幸免


南方人物周刊:你提到对于气候变化,存在“认知和感知错配”的情况,能否解释下其中的含义?


卢辉:很多坐在办公室的人很关心气候议题,但我们在空调房内,受气候变化影响是最小的,也有更多知识和技能去应对极端气候。


而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比较大的人,比如老人、户外工作者,他们迫切需要获取适应气候变化的知识,却被排除在知识圈层之外。


坐在办公室的人对气候变化有认知,但缺乏感知,而老年人群体或户外工作者对气候变化有感知,但缺乏认知。这种错配造成那些最需要保护的人,他们反而了解比较少,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少。如果要开展气候适应行动,却没有考虑到这类人群的特点,效果不会太好。


比如要提升老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特别是部分失能老人,不能去靠他们自身,而要提升他们的家人,或者护理他们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的能力。


南方人物周刊:说到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联,一个很关键的概念是“气候敏感性疾病”,什么样的病例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


卢辉:医学上将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疾病称为“气候敏感性疾病”,涵盖范围很广,比如登革热、流感等传染性疾病,以及哮喘、中暑等非传染性疾病。


现在是夏季,与炎热相关的疾病比较多,常见的是中暑类疾病。像今年印度的选举期间,出现了大量选民和官员中暑死亡,日本7月的“猛暑日”,老人家死亡的病例也特别多。


除了我们常说的中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慢性病受气候变化影响比较大。夏天高温时,人体水分蒸发快,血液的浓度、粘稠度也就会随之改变,导致血流容易堵塞。如果堵在脑血管,就是脑梗塞,如果是堵在心脏冠状动脉等细小的血管,那就是心梗。


而气候变暖,花期延长,花粉的过敏季也随之延长,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患的者症状会更加严重。


精神疾病也会受影响。高温导致人体里中枢系统的五羟色胺等内分泌激素增多,会导致暴力倾向。韩国一份以几十万病例为样本的报告显示,高温天气增加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自杀、他杀和暴力事件也会随之增加。最直观的感受是夏天特别热的时候,医院接到打架斗殴伤害的门诊量就会多一些。


在我看来,有时候老人心理受到了气候影响,但外界比较难诊断出。像长期的阴雨天气,老人待在室内不见阳光不出门,就躺着,不理人,也不怎么吃东西,就慢慢这样消瘦。而且躺在床上时间长了,有肺炎的老人可能痰就排不出去,或者是长了压疮。


气候变化影响疾病不单单与热相关,也与冷相关。广东这边以往很少下雪或下霜,碰到突然的降温寒潮,有咳喘、老慢支这类呼吸疾病的老人家,病情会明显地加重,还会急性发作。这是因为冷空气导致气道痉挛收缩,痰很多就堵在那里排不出来,导致咳喘加重。


南方人物周刊:日夜复合热与单纯热浪的区别是什么,只是高温时间的延长吗?


卢辉:热浪是指连续几天气温都超过了35°C,可能白天很热,但是晚上凉快。而日夜复合热则是一整天的热,夜晚也在热。


晚上也热了之后,我们的人体得不到休息。像一台车,如果你白天一直开,但是你晚上停下来休息好了,第二天还能继续开。在日夜复合热的情况下,人体白天已经承受了这种超负荷的热,晚上又得不到休息,继续运转,再超负荷,那就会导致疾病,失眠、焦虑也都比较容易发生。


南方人物周刊:除了老年人,气候变化还对其他哪些群体影响比较大?


卢辉:对孕妇、儿童、户外工作者、有基础疾病的人、残障人士的影响都蛮大的。


中国有8500万以上的残障人士,他们不仅会在生理上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他们的无障碍出行也会受到影响。


炎热天气下,路上缺少遮阴处。暴雨、台风天气阻碍他们出行。待在室内时间长了,他们也可能有心理方面的疾患。


还有压疮的问题,轮椅人士有很多都用纸尿片,热天出汗增多,导致他们压疮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增加。


除了这些人群,年轻人也有可能变成脆弱人群。像2022年郑州暴雨,普通公众也都变成了脆弱人群。随着极端天气的常态化,你我都可能变得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