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异形,神奇女侠与扯淡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7-15 22:19

正文

导演或者编剧在其为主创的电影或电视剧当中穿插自己(或者迎合当前主流文化)对压迫,战争,宗教,人性,道德这些概念的形而上学的思考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事实上,我们今日所观看的所有可以称得上“大片”的好莱坞或者宝莱坞电影,这类思考在电影中的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些思考已经成为了成就一部好电影的决定性条件之一。不仅如此,电影界,或者说是传媒界也是精英阶层思想(白左,民主党)的风向标,何以见得呢?在去年大选之前,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为首的众多漫威(迪士尼于08年收购了漫威,迪士尼也是公认的最强传媒巨头以及民主党支持者)影星曾集体拍摄了一部短片,以我称之为“掩耳盗铃”的话术去劝服美国民众不要投票给川普,不仅如此,各大媒体也各种发表拍脑袋一般的“希拉里必胜论”,当然最后特朗普当选的客观事实给这些精英来了一击狠狠的耳光。

 


对于共产主义者,或者说起码有共产主义倾向的人来说,不管桑德斯还是希拉里的竞选宣言有多么虚假,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否认其“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事实上,知乎上有大量的人借此来攻击马克思主义以及其衍生(例如如何评价白左学生攻击教授之类新闻的回答),论调无非是把共产主义运动和纳粹主义划等号的老一套。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日热映的两部影片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以偏唯心的“新观念论”为核心的西马进行一个极为初步和浅薄的批判。

 

在沉思录小编的“神奇女侠,你妈喊你回家当公务员”一文中,小编提到“由于故事重点在于战争,神奇女侠未能和当时正风起云涌的女权运动擦出火花…如果你期望这部沈沁不下能够像末路狂花那样令人对女性有深刻反思,那么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还远远达不到那种水准”。而笔者认为,这种难以反思和“陌路狂花”的理想主义反思恰恰是以“新观念论”为哲学内涵的西马已经到了某种极限的表现。



所谓新观念论,是麦克内利对西马后期的概括。西马后期存在相对于第三国际传统,过于玩弄概念和意识解放本身的问题。我们知道,西方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两次技术革命带来的高速发展时期,使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陷入低潮,最终甚至再91年遭到了巨大的挫折。在这种形式下,对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的批判逐渐被文化和价值批判所取代,批判的主体也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变成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浪潮下,马克思主义虽然幸运的(又及其不幸的)被重新改造和结构,但却庸俗化成了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最终失去了其应有的锋芒,随之而来的是可以预见的保守主义大回归。女权,LGBT,反种族主义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来源最早应当可以被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反对第二国际的斗争当中,以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为代表的学者发展出了另一套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不以政治或经济结构作为核心关注点,取而代之的是将其重心转入哲学并不断第深入文化,艺术以及人自身。这个倾向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被总结为所谓的“西马”,也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马对整个社会学的影响是不能否认的,我们以知乎答案为例子,当下几乎所有的热点问题,譬如:女权,LGBT,多元化,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答案下,相当多的高票答案明确带有左翼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然而,这一现象仅仅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异化”,甚至是“庸俗化”。

 

这些思潮的特征是:“把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人类的解放紧密的联系起来,把寻找适合西方发达国家解放斗争的革命战略作为理论活动的轴心,把主观辩证法或‘否定辩证法‘作为文化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把旨在改变人的心理结构的文化革命视为人类解放的真正途径。” 因此,这些思潮看似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际上是回归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虽然是最客观的那种唯心主义),可以称之为“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出于西方社会长久的自由主义传统下,个人作为主体被无限放大,西马学者总是将自己的理论和其他西方社会思潮结合,形成种种具体的主体性解放需求,最终诞生了例如女权,LGBT,生态之类的社会运动,并越发的极端化。

 


在电影神奇女侠中,战神阿瑞斯现身告诉神奇女侠,战争的爆发是人类本性,世界上也不存在杀掉就能拯救人类的替罪羊。要知道,在西方的战争宣传当中,把某一个特定的人当作魔王来处理是长久的传统,典型的例子就是希特勒,最近的例子就是普京。从这点上看,神奇女侠的反思,作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结果来看依然是进步了,但也仅此而已了。从历史上来看,这些思潮的背景基于两次世界大战所展示的发展危机与文明破碎,说白了,这些精英被吓坏了,恐惧唯物主义思考的他们将战争的发生归结于所谓人性而不是广泛的考察并分析战争时期与战争之前的社会形态。他们希冀的是,通过所谓的“人们互相理解”(爱)来达到社会矛盾的缓和甚至于消灭,最终达到消灭战争的目的。在康德总结了近代哲学之后,理性就处于西方文化的最高峰。在他之后,黑格尔则在思辨理性的基础上谱写了一部绝对精神化了的人类史。但是,仅从这一体系的形势看,那个主宰人类历史运动的“理性的狡计”再支配世界历史(普遍史)发展的同时也终结了人类史,它成为了沉寂的“绝对只是(真理)”,黑格尔本人所追求的自在自为的人类精神由此熄灭。从这点上来看,从黑格尔完成他的哲学思辨之后,今日的各种“理性解构”就是一种必然了。

 

笔者并不说文化研究是错误的,没有贡献的,事实上,西马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所揭示的问题和产生的效果对于我们认识实证主义有着相当大的理论意义。但是如果我们将文化作为研究历史的的全部根据,那么这些思考就必然是本末倒置了。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理性,不可能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推动力,而是其结果与产物。因此,理性主义的信念和物质利益的权威之间存在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物质利益总是占据上风(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理性从来不是人们的自觉意识,而是表现为支配和捉弄这人们的“狡计”。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造成一切恐怖的罪魁祸首,仿生人大卫被揭示其名字的来源,正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像。雕像大卫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西方美术史上,更是代表着最为优秀的男性人体雕像。而最为优秀的大卫,做出了作为恐怖的事情:创造出了异形。笔者认为,这正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对人类历史的象征化处理。我们知道,康德的理性主义对现代欧洲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大。因此,当这些精英分子发现“头顶上的道德星空”并没有创造出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美好的“理性国家”而创造出了异形(恐怖,战争,男权),转入尼采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正如尼采所说“对理性范畴的信仰乃是虚无主义的原因”。而这两种思潮在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双重逻辑的演进中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景象。

 

异形系列电影的场景,最为恐怖的片段基本上都是处于幽闭空间之中。我们可以认为,这同样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核弹的巨大威力下所展现出的生存焦虑,然而在阿尔多诺看来,这些不过是“一个体系化的社会的幽闭恐慌”。 因此,西方不得不正视马克思,并企图用自己的内在逻辑重新演绎马克思主义,最终创造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亚种或者说是终于达到了马克思本人早期的理论水平:异化。然而,西马因其发端就蕴含着不可解决的悖论:操起主体性的大旗反对资本主义现实这个客体,却拒绝从经济和政治结构中入手来加以解决,而仅仅转向“人自身“,再次回归到了人本主义本质哲学。



西马的人本主义哲学倾向强烈的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暴露出西方社会长久存在的二元论倾向,认为一切矛盾可以调和。这并不奇怪,我们可以不客气的说,西方社会的无产阶级乃至于中产阶级的“富足”都是建立在剥削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础上,他们毫无疑问是“工人贵族”。这些基于剥削他人(其本身在消费主义和媒体帝国的宣传下懵懂无知)所造成的物质上的相对富足是他们认为社会矛盾可以调和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后现代主义西马以及结构主义在西方大行其道的理由。

 

我们可以说,西马的种种努力,为解开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提供了有力切有益的探索,但其内在的哲学偏差注定了其并不会真正意义上成功,正好比楚云飞个人在战术指挥上并不逊色于共军,但却终究不是共军的对手。

 

笔者语:这是在下第一次尝试写作比较哲学的话题,写的越多,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过去对世界的认知是如此浅薄。错漏之处,还请沉思录读者多多包涵,正如我的个人介绍所说,希望和沉思录读者共同进步。另外,由于在下正在离家出走,原定的计划又因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因素导致时间延长,正如我在本文所提到的那样,理性信念终究会败于物质利益的权威,我不得不厚着脸皮留下我的二维码,盼望读者老爷们能赏我口吃的……(小编语:不打赏的读者们也可以干点别的啊,最近很不给力的说T_T……)


 

 作者简介   

双瞳    传媒 

关注传媒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希望和沉思录读者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