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给创业者的5个建议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5-04-07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语:创业维艰,分享5个关于创业的建议。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创业维艰,每个创业者都很不容易。

我是在2014年创业的,满打满算也有10年了。这些年来,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吃过很多苦,受过无数累,经历过挫折和坎坷,感受过人情冷暖,个中滋味,实在难与人说。


对于创业,我最大的感受是: 创业就跟西天取经一样,有九九八十一难。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热爱,那么一定不要轻易创业。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谈创业或者直接投身创业大潮,也经常有年轻人让我给一些创业的建议。


这5个建议。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创业,不是从幻想开始,而是从解决问题出发


创业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你找到一个问题并把它解决掉,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发现创业的机会。比如,下班高峰期叫车难,滴滴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就成功了;网络支付会有诚信问题,支付宝把它解决了,它就成功了。


为什么有些产品做出来没人要?就是因为他们创业的点子是凭空想出来的,他们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真实存在的。


不要拿着一个锤子到处去找钉子,而是要去发现墙上的洞。因为墙上的那个洞才是真需求。你只有找到客户的真需求,才能找到创业的机会。


虽然成功的企业都解决了伟大的问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最初可能是从解决身边的小问题着手的。当你从身边的小问题着手,创业的方向才可能走对。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腼腆内向,不善于和女生交流,但他又想交女朋友。怎么办呢?


他和室友开发了一个平台,可以让大家把内秀展现出来,可以互相搭讪聊天,于是出现了Facebook。


创业需要有一种使命感,不要空想,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想着去解决问题。 当你发现了一个问题,并且觉得自己必须要去解决它,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有归属感,才会有激情去面对将来的困难,才能长久坚持下去,最终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


正如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所说,只有“ 当创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时,这个时候创业最容易成功。”


做“阿司匹林”,而不是“维生素”


创业要做什么项目呢?简单来说,你要做“阿司匹林”,而不是“维生素”。


什么意思?你疼痛的时候,需要的是阿司匹林,而不是维生素。 创业,一定要选择解决细分市场,客户最迫切的问题,最真实的痛点。


那些希望让全国14亿人都给你一块钱的生意,愿景很美好,但却不切实际。


阿司匹林有什么特点呢?针对性强,见效快、并且是一种刚需。而维生素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普遍、长期的需求, 且大多数情况下,缺乏维生素不会立即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创业也是这样,一定要深入了解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为用户提供迫切需要的、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可有可无的补充或改善,甚至是解决一些并不存在的痛点。


我再举个例子,大概10多年前,有一个叫作“小农女”的生鲜电商平台上线。小农女的切入点是半成品净菜,将用户定位为“想自己做饭但没时间买菜”的白领。


但这个项目上线半年,订单始终在两位数里徘徊。为什么这个创业项目失败了?


因为,小农女犯了一个很多创业项目都会犯的错误——解决不存在的痛点。白领们忙没时间做饭,有没有买菜不是关键,他们怕炒菜做饭麻烦,上班太累,或加班太晚……这些实际上都是不想做饭的原因


最后的结果就是,多数不经常做饭的继续不经常做,而经常做饭的更愿意自己去超市买菜。 除非小农女能一条龙解决完做饭的所有环节,否则没戏。然而,所有环节都解决了,那还叫自己做饭吗?


所以,创业的前提是一定要抓用户的真痛点,而不是似是而非的伪需求。


别考虑井口,而是把井做深


曾国藩说过这么一句话: “用功辟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意思是说,下功夫做事就好比挖井取水,与其同时挖好几个井但都挖不到泉水,还不如只守着一口井一直挖下去,用尽全力挖到井水,这样才能用之不竭。


创业也是这样的。当你开始创业,选择突破口的时候,不要考虑井口的大小,而是要关注如何把井做深。


所谓做“深”,就是你要基于对用户的深切理解,研究目标客户群体的特征,围绕一个产品一群用户,一直挖一直挖一直挖,才能做出他们喜欢的东西。


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帮助那些小企业,解放小企业的生产力,而不是大企业不是国有企业不是政府,只专注于中小企业,成就了阿里巴巴今天的辉煌。


Facebook 诞生时,最开始只对哈佛学生开放,也就几千人的规模,但这几千人却迫切地需要它、离不开它。之后,扎克伯格不断优化、迭代,Facebook 很快就扩散到其它院校了。所有的大学生都被拿下,社会上的人就会自己进来了,井口自己就变大了。


之前,我和 硅谷战略与创新咨询专家,百万畅销书《跨越鸿沟》作者 杰弗里·摩尔对话时,也谈 到了类似的观点。


杰弗里·摩尔认为, 很多创业者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他们要找一个很大的市场。其实,这个时候,你要找的是一个小市场才对,你需要去找一个你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市场。


聚集这个小市场的群体,让他们先成功成为你的客户,然后其他人就会跟着一起去购买或者使用你的产品和服务了。


井不在宽而在深 ,功夫下到了,自然就会成功。


找到对的合伙人,补足短板


如果你决定创业,就需要清楚自己的短板,然后找到对的创业团队成员,补上短板。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团队的力量, 整合资源,补足短板, 则可以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合伙人一定要找价值观一致,彼此互补的人。 只有底层的价值观一致,你们才会是同路人,与你各方面互补,你才能走得久,走得远。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2014年,我决定创业,找到俞头(俞朝翎)做搭档。我和俞头非常互补。俞头是中供铁军的主帅,尤其擅长增长和销售,而我做了多年组织发展工作,在管理、咨询方面颇有心得,我们俩在能力上是互补的。


性格上,俞头是一个非常沉稳、严谨的人,而我是一个非常灵动、没有边界的人。我们特别不一样。但是我有任何事情,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他。因为,我知道,我想不到的,俞头一定能想到。


也正是这种互补,让我们合作得非常默契,这可能也是我们能风雨无阻地一起走过十多年年,并且把公司经营得很好的原因。


合伙人要互补,主要体现在资源、能力上的互补,以及性格上的互补。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技术背景的人,最好搭一个商业化的合伙人,做出来的产品都能卖得掉;但如果你是一个销售出来的人,最好搭一个有产品思维,有技术思维的人,做到专业互补。


性格上也是如此。在一个团队里,性格能否互补,并且兼容,是特别重要的,否则团队里面就会有很多的内耗。


你是个暴脾气,你的合伙人也是个暴脾气,就像两只老虎丢在一个笼子里,天天打架,又怎么做得好事情呢。


如今, 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没有群体的智慧,创业很难成功。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


创业是一个人的夜路,很多时候,你都会有那种“坚持不住了”的感觉。


拿我自己来说,创业这些年来,我曾不止一次想把公司关了。


因为创业做老板真的是一件很苦很累的事,因为需要你飞的时候,你要飞到天上去;需要你落的时候,你要低到尘埃里。


我基本上365天全年无休,每天四五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是我的作息时间,而出差的时候,经常是夜里四点半出发,凌晨两三点回家。我的拉杆箱,都拉坏了好几个。


相较于身体上的疲累,经营公司上的艰难,更是让人焦虑,甚至感到绝望。硅谷资深创业者本·霍洛维茨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创业史:“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作为创业者,你不能退缩,甩手不干,因为真正关心创业公司的发展与存亡的人,只有你。其他人不会为了这个公司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不会在面对各种重大决策时思前顾后,更不会经历你作为独立创业者的各种情感起伏。


虽然你可以赢得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但到头来,冲在最前线的,还是你自己。你要面对别人的不断否定,你要独自忍受孤独,你还要随时随地经历各种不确定性。


可是,这恰恰是你作为创业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历练。 创业维艰,奋斗很燃。也许这个过程,你可能会失败,会受伤。但是,正如任正非所说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创业亦是如此。那些在创业路上被挫折打磨得遍体鳞伤的人,最终收获的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就,更是内心的强大与坚韧。


他们的皮糙肉厚,是历经无数次打击后练就的生存本领,是在困境中依然能笑对生活的豁达,亦是引领他们不断走向更高峰的坚实底气。

最后总结一下,创业维艰,给创业者5个建议: 创业,不是从幻想开始,而是从解决问题出发;做“阿司匹林”,而不是“维生素”;别考虑井口,而是把井做深;找到对的合伙人,补足短板;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

推荐阅读:

降本增效最大的问题,是搞了一堆“假动作”

如何修炼三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做好业务管理和团队管理?

如何养成工作习惯,提升管理效率?

如何选人、用人、发展人,淘汰人?

如何定目标、拆目标,通过别人拿结果?

如何建立管理仪表盘,追踪过程?

如何 奖优罚劣,激励员工创造更大业绩?

如何写周报、开周会,做复盘?

如何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

如何搭班子,练团队,建文化?

……

以上问题你都可以在《 中找到答案。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学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