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王阿姨,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在老年大学里学习刺绣。
虽然一开始还不熟练,但她勤学苦练,认真专注,手艺日益精湛。最近的每件作品,都让老师赞叹不已,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她的心血。
这一天,当王阿姨拿起针线,屏息凝神,打算新做一件刺绣作品时,突然感到右眼一阵刺痛,她不禁皱紧了眉头。
照照镜子,她发现眼睛周围出现了一小片红疹。原以为一会儿就好了,没想疼痛却没有停止的迹象,这让她十分难受,根本无法专心刺绣。
几天后,疼痛还是没有明显好转,甚至越来越剧烈。眼睛旁边的红疹也变成了一颗颗疱疹,甚至看东西也有点模糊了。
没办法,王阿姨不得不向刺绣课老师请假,连忙去了医院。
在医院皮肤科,王阿姨被确诊得了带状疱疹!
医生告诉她,带状疱疹是一种由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1]
。它的发病,一般要经历这几个阶段
[1]
:
● 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常会患水痘;
● 水痘痊愈后,病毒依然会潜伏在神经中,伺机而动;
●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可能“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超过90%的成年人体内都潜伏着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
。带状疱疹发病后,通常表现为身体一侧的皮肤出现
呈带状的疱疹
,常见于肋部、背部、腋下或腰部
[1]
。
但让王阿姨觉得奇怪的是——身边好几个“老伙伴”都得过带状疱疹,但他们的疱疹要么长在后背,要么长在腰上,还有的在胸部,可自己怎么会长到眼睛上呢?
医生告诉她,
眼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
[1]
。而得了带状疱疹,还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3]
!
带状疱疹发作后,还可能出现严重而持久的并发症
[1]
,主要包括:
这是皮疹出现后超过90天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1]
。
大约
5%-30%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
。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时间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
[1]
。
约10%-25%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在眼部发带状疱疹,出现结膜充血、单侧眼睑肿胀、头部疼痛等症状,可能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3]
。
带状疱疹也可能导致一些罕见的并发症,如肺炎、听力障碍、脑炎,甚至死亡
[4]
。
下面这几类人更容易患带状疱疹,而患病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往往比一般人群更高:
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而且
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一旦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1]
。
与此同时,老年人一旦患了带状疱疹,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和年轻的患者相比,带状疱疹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出现后疼痛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
[4]
。
研究发现,“眼带状疱疹”也更多见于老年人
[3]
。
相比于一般人,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得带状疱疹的风险会增加26%~41%
[5-6]
。
而患有这些基础疾病,是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
独立危险因素
[7]
。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得了带状疱疹,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眼部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8]
。
目前在临床上,带状疱疹还没有“特效药”。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就是缓解疼痛,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并发症
[1]
。
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降低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医生也可能开一些止痛药用于缓解疼痛,开一些湿敷药物或乳剂用于缓解瘙痒。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患了带状疱疹,应该尽早就诊,和医生一起探讨和明确治疗方案。
对于王阿姨这样的中老年人来说,
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
[1]
。
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作息规律,清淡饮食,适量运动,这也可以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的风险。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
[2]
。目前,我国已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共有两种,分别是
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
和含有佐剂的
非活重组亚单位疫苗
。
愿每位中老年人都能远离带状疱疹,享受健康生活!
接种时,大家应关注疫苗的
有效性、保护持久性
和
禁忌症
。其中,有效性可通过
免疫原性
和
保护效力
等来进行评价
[9]
,而保护效力是评价疫苗的重要标准之一
[10]
。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选择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