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苏州圣因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因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小核酸(siRNA)药物SGB-9768注射剂已于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申请默示许可(受理号:CXHL2400373),用于治疗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包括成人IgA肾病、C3肾小球病、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SGB-9768是圣因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补体C3(Complement 3, C3)蛋白的RNAi疗法,是公司第二款在中国获批临床的创新型siRNA药物,于2024年2月在新西兰获批临床I期试验。该药物采用了公司独特创新的新一代LEAD™ GalNAc技术递送到肝脏细胞,通过RNAi机制抑制C3合成,从而抑制补体活化,治疗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SGB-9768可实现每3个月或6个月给药一次的频率,具有治疗频率较低、患者依从性好、药效持久的优势,临床前试验数据显示,SGB-9768能有效并持续地减少C3合成,与竞品相比药效更佳,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有潜力成为国内首款、全球领先的靶向补体C3的siRNA药物
。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调节作用,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及生理功能,起到保护身体免受感染以及清除死细胞和凋亡物质的作用。但补体一旦调控异常或过度活化,便可诱导炎症并破坏自身组织造成免疫损伤,与部分血液疾病、眼科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慢性肾脏疾病是我国乃至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国内的患病率高达10.8%
[1]
,即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个患有慢性肾脏病。而其中多数肾脏疾病都有补体参与致病,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主要有IgA肾病、C3肾小球病、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目前针对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的治疗进展有限,许多靶向补体的药物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该领域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补体抑制有望成为治疗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的新靶点,而补体C3是补体系统中连接上游活化途径和终末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C3活性抑制经验证具有显著的补体抑制作用,可作为针对这类疾病强有力的治疗靶点。因此,
开发安全、有效的针对补体C3的siRNA药物对于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前针对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的治疗药物较为有限,该领域在国内乃至全球存在巨大未满足的的临床需求。一系列研究表明,SGB-9768作为一款创新型siRNA药物,在抑制C3活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效力,有潜力成为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患者的变革性药物,并有望在其他补体相关疾病领域有更广泛应用。圣因生物也将尽快推进SGB-9768的临床试验并取得积极进展,早日为免疫相关疾病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Zhang, L.,F. Wang, L. Wang, et al (2012).”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379(9818): 815-822.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公众号发布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