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州新闻  ·  苏州市政府公布一批人事调整 ·  17 小时前  
政事儿  ·  演员酒后砸车被刑拘,咎由自取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中央决定:李祝用履新 ·  昨天  
半月谈  ·  品读 | 爱自己和这不太完美的人生 ·  2 天前  
政事儿  ·  马科斯妄言南海问题,中方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人多钱少!这个关键地区非常欢迎中国来搞建设,无奈地区霸主顾虑太多!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16 13:27

正文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圆满落幕,库叔特别邀请了国内十位行走过“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权威学者,亲口讲述他们在“路”上的见闻感受,畅谈他们对于“一带一路”推进的真知灼见。


这次,库叔带领大家去南亚瞅瞅。南亚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印度,没有一个国家不欢迎“一带一路”,但也正是因为印度,其他国家在考虑来自中国的合作的时候,也都要看印度的脸色行事。


受访者: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整理者:吴文清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瞭望智库:这次有印度学者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的高级别会议,您对印度非常了解,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印度这些年的发展情况?


林民旺: 我这几年经常跑印度,印度这几年的变化确实很大,最直接的感觉是变干净了,街道变整洁了。这背后的主要因素,就是印度相对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和稳定的市场化改革。尤其近两年,经济增长率甚至都超过中国了。对中国而言,一方面是挑战,另一方面也是机遇。

瞭望智库:市场化改革就提出对外合作的需求,那么印度对外,特别是对中国的合作意向有没有增强?


林民旺: 最近确实有一些积极变化,今年4月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第三次小组会在加尔各答召开,包括印度在内的四个国家都充分认识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达成了扎实稳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共识,争取于年内修改完善并完成联合研究报告。 时隔两年半重提了经济走廊,这是积极的走向。


一方面印度对于对外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的合作是重视的,但另一方面,印度对“一带一路”政策却不温不火。“一带一路”从提出到现在三年多,印度之前的国大党政府对“一带一路”口头上没有太排斥,但现任的莫迪政府还是有一些看法。 地缘政治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按照喀喇昆仑公路过去的走向,中巴经济走廊要经过巴控的克什米尔地区,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建国以来就一直有争议的地方。而且印度一直认为,这一块争议的地方是属于它核心利益范围。因此对印度来说,他们希望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能有所切割,只有不触及印巴敏感的地缘矛盾,才能支持“一带一路”。同时也希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有切割,这样既可以和中国有经济联通,又不至于触碰到“一带一路”中涉及的印巴关系。这是印度一直以来要求的“政治正确”。

瞭望智库:那么您认为中印下一步的主要合作方向会在哪?


林民旺: 因为“一带一路”涉及了印度在印巴关系上的“政治正确”,因此印度不能有明显的支持表态。但是 印度与中国的合作意向还是很明确的,空间是很大的。


习主席2014年9月访问印度时,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提出,中国作为南亚最大的邻国,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中印两国要携手合作,才能创造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南亚。 对于印度来说,经济上他跟中国是有差距的,这种自然落差会带来互补性。 关键是这些互补空间能够多大程度上不会遭遇地缘政治、安全战略因素的影响。

瞭望智库:相较于南亚各国,印度的发展优势体现在哪里?


林民旺: 首先当然是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一直以来,中国在印度的工程承包量都排在第一。很多大型的基础设施工程都是中资企业承包的,例如新德里的地铁目前就是上海城建在修。这方面的合作一直都有,而且这方面的合作空间还是比较明显的。


中国很多人认为,印度是很好的高铁市场。因为印度的人口密度高,人流量非常大,尤其是在北部的恒河平原,拥有足够的人口流量来支撑高铁的客运需求,高铁对印度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但 目前印度更急需的是铁路的升级改造。 铁路网、铁路系统等方面都要全面改造和提升,包括人员培训、电气化、整体的运输和管理等等。


此外,印度号称“世界办公室”,服务业和外包行业非常发达。华为已经进入印度17年,在班加罗尔有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就是因为印度有充裕的软件人才,在软件开发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此外,华夏幸福、万达这两年都开始在印度建产业新城。

瞭望智库:相较于与印度合作的很多国家,比如日本、俄罗斯等,中国的优势表现在哪里?


林民旺: 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出国。日本企业进入印度较早,同中国企业的竞争还不是很明显,尽管中国一些大型项目受到了日本的冲击。


中国的优势最明显在于成本整体比较低,同时质量也不差。以高铁为例,中国就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日本也有它的有优势,所以现在媒体经常会谈到双方的竞争。 印度大体上是中国的也要,日本的也要,它不希望形成任何一方独大的局面。

瞭望智库:除了地缘政治,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合作还会有哪些风险?


林民旺: 印度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需求是一直有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钱的问题,印度非常需要通过融资发展基础设施,它的资金缺口很大,商业环境其实也不太理想。这些都是风险。


当然这可以通过拓展其他领域的合作来缓解。例如中印之间现在还没有自贸区,这个问题曾经谈判过,但是没有谈拢被搁置了下来。现在应该算是又有了新的机遇。如今,中国和印度都和东盟国家等在谈RCEP,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这些国家共同参加,是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一旦建成,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于是,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又提出中印建设自贸区,呼吁两国商签自贸区协议。这个努力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考虑的。

瞭望智库: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是否会影响中印经济合作?


林民旺: 在南亚地区,中、印、巴三角关系错综复杂,印巴的紧张关系有目共睹,中国在中间一直想起到一个调和或者促成他们进一步友好关系的角色。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矛盾不断,越来越紧张,中国要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很棘手,问题的关键其实是他们俩之间是否有讲和的意向。当然,这也是对中国外交的考验。

瞭望智库:印度对“一带一路”不冷不热的态度,是否会影响中国与整个南亚地区的合作?


林民旺: 在南亚地区,除了印度,没有一个国家不欢迎“一带一路”。南亚是世界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一体化程度都是世界最低的地区之一。他们非常需要中国介入,扮演促进南亚经济整合和发展的角色。但他们也无一不被印度力量所牵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所以他们都需要考虑印度的脸色行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