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变热,空调的使用频率开始增多。不管是商场餐厅,教室办公室,还是在家里,没有空调的存在,真算得上是分秒难熬了。但稍有不慎,便会因空调致病,
轻则鼻塞、流涕、头疼、头昏,重则发烧、腹泻、呕吐、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甚至还有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比如皮肤发紧发干、瘙痒、起疙瘩
等等。
在临床上,空调病常常会被简单地认同为感冒或者中暑一类的病症。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划分未免过于笼统。如果我们在平时吹空调时不慎邂逅了空调病,用这种简单的思路去应对的话,可能会遗漏一些问题,特别耽误事。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当然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应对措施。下面我就和各位同学把空调病的前前后后说一说。
《灵枢·岁露论》云:「
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
」当身体遭遇滚滚的冷气时,首先做出的应激反应就是收缩毛孔腠理。看似是简简单单的一次相遇,却已经埋下了两个隐患:一是使一部分寒邪在毛孔腠理没来得及收缩之前进入了身体,特别是肺卫不固的同学;二是在室温降低、毛孔腠理收缩之后,身体的排汗会相对减少,这就使体内原本郁积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病邪无法顺畅地随着汗液一起离开身体,加上平日生活中的一些疏漏,使得病邪积少成多,不仅会四处扩散,还有可能逐步深入,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病症。
《素问遗篇·刺法论篇》曰:「
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
」空调发挥作用还需要保持空间的相对密闭,我们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忘记及时打开门窗让自然风流通。另外,空调还改变了自然之气正常的升降运行,使湿邪、燥邪等积聚。这些都为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早年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对全国三个城市的集中空调系统冷却水的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其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达到74. 3% ,生活在该环境下的人群,眼睛、呼吸系统、皮肤以及神经系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并产生了一定的免疫代偿,这为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提供了潜在的危险因素 。
针对不同的空调病表现,中医有不同的方法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