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沙梨熊286
知识的良心 效法的源泉 文盲的导师 萝莉的救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从农家穷小子到中国芯片首富,这个宁波人火了| ... ·  20 小时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 ·  2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沙梨熊286

大佬的十字路(二)——民国股民的创业之路

沙梨熊286  · 公众号  ·  · 2019-06-26 08:36

正文

入夏以来,随着暑气蒸腾,股市和球场一派热闹景象,各处高楼天台上人头攒动,不摇号的话 连前排位置都没有了 ,与之相对应社会新闻版面也是屡屡有震撼性报道出现。


小熊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老湿,觉得是时候出来讲一些正能量励志故事,给天台上排队的焦虑人群以有益的指导。


人到中年,到底该如何自我心理调节,化解烦躁情绪,处理棘手的事业问题?


随便举个例,民国时期曾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主人公叫作蒋伟,出生在南方沿海省份的某座三线小城,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十几岁时出来混社会,到了30岁那年,事业上算是略有小成。


此刻他名下总资产,村里祖屋三间,镇上铺面一间。在上海晋康钱庄还存有5400银圆,以及等价金融债券约2000余圆。这些都是他这十几年来在外闯荡江湖拿命拼来的血汗钱。


人过而立之年,乡下大老婆给他生了长子,上海小老婆养着私生子,就算过去是个浪子,如今也到了该安定下来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时候了。


他也是这么想,选择的稳定事业发展方向是新兴金融行业。



1920年七月一日,是个黄道吉日,他和朋友们在四川路1号3楼80室合伙筹建了茂新公司,正式入驻当时全上海最大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专业代理证券以及棉花期货买卖。


经纪人牌照是54号,其中他个人出资1200银元,在总股份里占三分之一,鉴于大股东同乡老朱是师范出身,对商务这行不熟,所以实际由他来负责公司的决策,而作为日常运营则由干侄儿钱庄学徒出身的陈明操盘。



新手上路,自然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学游泳,三不五时呛几口苦涩海水也是在所难免。


靠着多年江湖历练出来的胆色魄力和专业的经纪人从旁协助,再加上20年代初期十里洋场蕴藏的活力与商机,在个人能力与时代行程同步合拍的情况下,此后两年间,他和手下创业团队逐渐在这个金融圈站稳了脚跟。


除了初期的茂新公司之外,又先后以4400银圆入股专营证券与棉纱的恒泰公司,以3600银圆入股了专营金银的利源公司,此外还加盟了新丰,鼎新两家公司,在老家还以两个儿子名字创设了经纬公司。


到了33岁这年,他名下已然坐拥六所经纪公司,身价保守估计在20万银圆左右。当然在上海这样的身家可能还算不上什么,但在老家镇上,那绝对算是新贵,1921年寡母过世,蒋伟返乡,操持风光大葬,一出手就是7000银圆,轰动了整个县城。


按理,他幸福的小日子本该就会如此过下去,就算是曾经江湖上的大哥派好兄弟小恒来劝他出山, 一起去广东吃大茶饭。


蒋伟只是笑而不语。当小恒谈起当年两人出生入死,人手一把开山刀并肩杀入杭州巡抚衙门的威水史,蒋伟也不过淡然一笑,如今你我都是有家室的人,既然小恒你选择为社团尽忠,那我就选为朋友尽义,你放心去吧,留在上海小儿子我一定帮你抚养成才。


小恒走后,偶尔午夜梦回,看着身旁熟睡的妻儿,再摸摸枕下那把许久不用的砍刀,蒋伟只是轻叹一声,接着披衣而起去书房继续打理下个季度的公司棉花收购账目。


什么江湖往事,早已是云淡风轻,最多不过是儿子们淘气时,晚饭后拿出来消夏讲古的段子而已。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办完母亲的葬礼,转年回到上海刚过春节不久,祸从天降,股灾不期而至。


这次股灾又是什么来头,往远说始于去年的信交风潮。 中国人嘛,你们懂得,不管什么行当,只要火了,接着必是一窝蜂大干快上。人多了那自然是泥沙俱下,再接着无非落得一地鸡毛而已。


信交风潮也是如此,具体也不展开,到1922年初,136家证券交易所只剩下6所,12家信托公司也只剩2家。信交风潮本身和蒋伟他们这些入行早的专业人士其实并不搭界,毕竟他们所在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业界最早老字号,和去年市面上野鸡交易所狂潮暴涨暴落没啥直接关系。


但凡事总有涟漪效应。风潮过后,市面上的外资银行,本土钱庄受金融风暴影响,纷纷抽紧银根,自保观望。这客观上就造成22年早春时节,上海滩金融圈内融资困难。


无巧不巧,此刻证券交易所的庄家集团正在做多头,主要操作手法是大量沽入下季度本所期股,以此来造势助推股价,理论上只要股价上去了,到时只需高位抛出手中现股套利,再以部分盈利完成下季期股认购交易即可。


可问题来了,因为去年信交风潮,如今场内萧条,韭菜们不入场接盘,股价一时半会上不去,而预沽的本所期股交易日临近,到时又不能违约,否则失信会造成市场恐慌,不但新韭菜不来,而且老韭黄都要跑。


这时就需要大量现金应急。原本庄家的操盘手洪善强已经和同行,环球货币交易所的大老板日籍台湾人林茂如谈妥,融资300万鹰洋调剂头寸,没想到了2月24日期股交割结算这天,林老板突然放鸽子,谈好的拆借资金不见踪影。


如此一来导致庄家多头集团资金链断裂,无法拿出现金如期完成6万股期股认购交易,不得不宣布违约拒付,消息传出,市场震动,广东籍老板陈受之乘势而上,率领空军们反客为主把庄家多头们按在地上使劲摩擦,抛售挤兑浪潮几乎把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吞没。



此事该如何了局,经过多方磋商,最后在2月28日,得出折中方案,由庄家拿出现金,有价证券,以及代用品折价作为交易违约金赔偿给空头卖方。事后庄家集团一蹶不振,操盘手洪善强自裁,不久上海证交所被环球货交所并购。


至此,一切都有了答案,原来此役是林茂如和陈受之联手,由闽粤系商团狙击宁帮商会,争夺上海滩金融霸权的一个杀局。


作为宁帮商会的一份子,蒋伟在这次博弈中也是深受重创,虽然自身控股的茂新公司,在经纪人陈明操盘下一向稳健,主力是做花(棉),纱(棉),金(银)交易,并不太涉及高风险的证券买卖。


但在更高层面上,蒋伟属于旅沪甬商中的一员,这次证交所被粤商狙击并购,本所股大跌,他作为当初参与证交所筹建的列席名誉发起人之一,有责任要分摊支付给空头卖方的违约赔偿金。


有人问了,割肉不行吗,权当手里股份清零不要了,专心做自己的期货生意不行吗?


图样图森破,理论上当然可以,可代价呢,甬商强势时,算你一份,可以持干股分红,现在商会走麦城了,你就放弃股份,抽身事外,那以后还怎么在圈里混?


做生意最重要不是钱,而是人脉关系,如果置身事外就等于自动退圈,所以屌丝割肉之类low逼事,对真正生意人是不予考虑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作为甬商一员,他这次亏了多少?由他所持有的原始股份换算分摊偿还金额,连现金带棉纱一共付出81500银圆。如此一来,他手头的现金与棉纱顿时扫荡一空。


俗话说, 晴天送伞,雨天收回 ,自古就是如此,各方生意上的关系人,听闻此讯,纷至沓来,不是要求结清货款,就是要求清偿贷款,就连他在上海租住处的房东朱子谦也欺上门来,要求提前缴付全年房租,不然就一个字滚。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大儿子刚从老家乡下转入上海顶级名校万竹路小学插班读四年级,名校嘛,就是贵。学校要求每个孩纸交15块银圆当治装费,要在几个月前,不算什么,可如今真就是一分难倒英雄汉。


作为一个父亲,此时蒋伟连给儿子区区十几块钱的校服费都拿不出来了,那儿子平常在学校里又怎么做人? 到这年的中秋节前夕,蒋伟两手空空,在老家欠着棉农货款,在上海欠着钱庄贷款,还有各种商业伙伴的多角债务,总共负债 17500 银圆。


接下去又该怎么办?听闻证交所幕后合资方,日本神户航运巨商三上丰夷又汇来100万圆注资证交所,蒋伟被中小股东推举为代表,恳请大股东董事会酌情优先补偿中小股东在本次金融风暴中的连代损失20万圆。


为何会推荐蒋伟代表中小股东维权,股市通常有四种人构成,最下层当然是小散韭菜,往上是所谓技术流,有一定资本做长线的中小股东,然后是蒋伟这样的大户,作为大户他们往往也在董事局里有一个列席旁听位置,消息来源多,当然决策权还是在常务大股东们手里。


所以身为大户往往有双重身份,需要对外偿付时,他们位列董事一员,有责任分摊,而在内部理赔时,他们又属于中小股东一方。


可董事长虞洽卿也是老江湖,早就看穿一切,和青帮大佬李征五联手,在股东大会那天,预先布置了大批帮会打手冒充小股东代表抢先挤占了会场前台,搅乱了会议,并大打出手。


蒋伟真没想到,这些平常看似温文儒雅的名流 绅,一旦翻脸 玩阴耍狠 ,比自己这样的正牌 古惑仔那 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