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计量经济圈  ·  重磅: ... ·  昨天  
华尔街见闻  ·  2025第一家造车公司破产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爆了!凌晨6点排队,3小时进不去,游客住宾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堪比自贸区!国家选中15个城市,它们可能是……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8-28 17:11

正文

今天( 8 28 日),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经过数月申报筛选,第一批 15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名单近日将公布,标志着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正式起步,诸多重大项目蓄势待发。

“国家物流枢纽”,这是一个堪比“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头衔。尤其是当全国设立自贸区的省级区域达到 18 个,城市达到数十个之后。

一个城市一旦获得“国家物流枢纽”的定位,将在铁路、公路、港口和航空网络中占得先机。物流,和人流、资金流一起,构成影响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物流兴,则人流、资金流必然跟上,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就是这个意思。

国家尚未公布具体名单。今天让我们竞猜一下,看看哪 15 个城市有望获得“国家物流枢纽”的头衔?

早在今年 4 月,发改委、交通部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2019-2020 年)》的通知里透露:

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将在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建设方案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统筹研究确定第一批 15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这里面透露了三个重要的“入选标准”:

1 、入选城市首先必须是“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 、当地政府有完善的建设、申报方案;

3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这是 2018 12 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里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这份非常重要的文件里,国家选择了 127 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将其分为 6 个类型: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其中有交叉重叠。

具体名单是:


这么黑压压的一片,怎么判断哪个城市更重要?

其实很简单,你只要看看哪个城市出现的次数多,“兼任”的类型多,就知道谁更重要了。

我统计了一下,没有哪个城市可以同时具备 6 个类型,因为第六类全是边境贸易小城市,而前 5 类多是中心城市。能在前 5 类中出现多次的,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统计显示:

1 、有 3 个城市“通吃”了前 5 种类型的“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它们分别是重庆、武汉、南京。

2 、还有 12 个城市,同时拥有 4 种类型的“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身份,它们是: 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杭州、青岛、西安、成都、哈尔滨、贵阳。

3 、还有一批城市同时具有 3 种身份,比如石家庄、太原、厦门、合肥、南昌、大连、沈阳、昆明、宁波、福州、长春、南宁等。

4 、身兼 2 种身份的城市有:济南、苏州、拉萨、呼和浩特、银川等

5 、还有一些城市只出现了一次,比如海口、三亚、兰州、西宁等等。

巧的很,前两类城市之和,正好是 15 也就是说,以“身兼多个类型”的城市来考虑的话,这 15 个城市最有可能入选。

而且这 15 个城市正好符合文件里说的四大国家战略。

比如身兼 5 种身份的重庆、武汉、南京,都是“长江经济带”核心成员,而且分别代表了上游、中游和下游。至于广州、深圳代表着大湾区,南京、杭州、上海代表长三角一体化,成都、重庆代表着“成渝都市圈”,哈尔滨代表东北,天津、青岛、郑州代表京津冀和华北片区。

此前国家确定的 9 个国家中心城市,除了北京都在这 15 个城市里。

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没有北京?

北京只获得了“空港型枢纽”的地位,陆港等身份,没有给北京。其实也好理解,北京的城市定位里没有“经济中心”、“物流中心”,这些都是“非首都功能”。所以北京除了客运外,用不着强调物流枢纽。

北京的主动退出,让天津铁定会选入 15 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因为石家庄地位更低一些。

当然,最终入选的 15 个城市,是不是我们上面说的,还有待证实。因为入选条件有三,不仅仅需要这个城市很重要、有基础, 还要有积极、成熟的申报方案。

根据国家的部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