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致力于打造为兰州大学师生服务的线上平台,做有温度的校园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赏!小浙发布寻“年”启事 ·  2 天前  
重庆共青团  ·  重庆2所高校考核招聘55人,速来报名! ·  23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巳巳如意,LZUer的专属蛇蛇红包来啦》 ·  4 天前  
BNU统计  ·  新年快乐! ·  4 天前  
武汉大学  ·  102个高中生,寒假来武大干了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人海 | 校学生会主席曹力文:一路奋进 一路歌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10-25 21:09

正文


十月十八日,十九大开幕的日子。下午四时三十分的西区体育场,因为体测呈现出一片热闹熙攘的景象,风有些冷,曹力文出现在刷了绿漆的铁丝网后,一身黑的休闲装扮,衬得脚上一双小蓝鞋格外扎眼。虽然在向门外的人招手,他的身体却不自觉地倾向操场内侧——“三点二十的校车,我刚回来,现在要去组织体测。”刚从观看十九大直播活动的会场赶到榆中操场,曹力文的脸上有遮不住的疲惫,他喘了一口气,抱歉地笑了笑,大踏步走向人群。身为体育教研部办公室助理,组织体测也是曹力文工作的一部分。这位新晋学生会主席的生活,就在这种繁忙的节奏中,不断实现着身份的切换



我来自远方,西北遇见梦想


2017级的兰大新生,在报到时能够拿到这样一本小册子——《如何在兰大种土豆》。小册子仅有薄薄数十页,名字起得很不正经,内容却是关于兰大生活的正经攻略,实打实的干货。翻开第二页,“曹老黑”三个字赫然在编写人之列。


“曹老黑”是学生会同事们对曹力文的戏谑之称,来源于曹力文古铜的肤色。偏黑的肤色本来是多年户外活动留下的痕迹,却在无意之中吻合了西北偏北的兰大气质。或许这就是命运暗中埋下的伏笔——他属于兰大。


“土豆,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都能求得一席生存之地,正如‘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人,我们扎根西北,居一隅而雄天下,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是印在《如何在兰大种土豆》封底的话,也是曹力文的真实写照。



出生于齐鲁大地,渤海之滨的曹力文,有着家乡山东海洋般广博的胸怀,他向往远方,仿佛麦哲伦手下志气勃勃的水手们,不甘于平庸,勇于追求生命的波浪起伏,而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个专横的船长,紧紧握住人生之船的舵把。


据曹力文说,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两个决定,都是他自己做出的。


“第一个是去练田径,我父母都是农村的,后来才转了城镇户口,老一辈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嘛,我小学成绩又特别好,所以我母亲死活不同意我练田径。”回忆过往,曹力文的眼睛里都闪着光,“我父亲是军人出身,他就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男孩子应该有主见,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田径。”


从十二岁到二十岁,九年光阴匆匆而过,曹力文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悉数献给了田径场。训练既累且苦,曹力文至今还记得,有一个冬天的早晨,他在训练场上跑至脱力,整个人倒下来蜷缩成一团,直到伙伴用被子裹紧他,给他端来热水,他才一点点从麻木中恢复了知觉。


尼采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九年的体训生涯没有打倒曹力文,而是赋予了他超出一般人的意志力,也正是怀揣着这份不服输心情,曹力文做出了人生第二个重大决定——他走出故乡,背上行囊,越过几十个经度,毅然决然奔向了兰大。



从体育部的普通部员到学生会的主席,曹力文花了两年,各种辛酸不言而喻,而他总是将辛劳留在背后,拒绝诉苦。在外人眼里毫不费力的姿态,其实是非常努力的成果,许多个伏案工作的夜晚,藏着他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小倔强。


我是特长生,不是特殊生


曹力文的当选,在许多人眼里,实属意料之外。和大多数通过统招进入兰大的同学不一样的是,他是一名体育生。


在外界的眼光里,“体育特长生”通常与强有力的身体,单纯的头脑联系在一起。这对曹力文的影响不可谓不小——就连大一秘书处的新人,在提到他时也要额外加一句注解,“虽然学长是一个体育生,但他确实做到了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


印象的固化同时伴随着他人期望值的降低,“其他人知道你是体育生,就不会对你有太多期待。”就像大一第一个学期期末,曹力文拿到班级综测第十的成绩时,其他人都觉得已经做得很好——你是一个体育生,却超越了这么多统招考上兰大的同学,这难道不值得骄傲吗?


但曹力文的答案是,还差得远呢


“我是特长生,不是特殊生。”说这话的时候,曹力文坐在办公桌的电脑前,还在录入文件的手顿了一下,他歪了下头,桌上摆着外卖袋子,一份鸡排加一杯果汁,就是他晚餐的全部,一口没动。显然,他人的低标准并没有成为曹力文进步的阻滞,这个表面温和而沉稳的大男孩,有着自己独特的坚持。



从进兰大的第一天起,他就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军训期间,他是尖刀连的排头兵;加入学生会后,各种事务冗杂繁重,他却可以保证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高参与度,而且绝不耽误完成的质量。


“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是绝大部分事情,我肯定都有参与。”他说的时候云淡风轻,背后却是冷暖自知。


要知道,一个活动不像它最终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它准备的过程可能非常枯燥乏味。开始的策划,到后面的执行,一条条一件件做下来,每一个步骤都像庄稼般等待着去侍弄,不能落下分毫,否则就会颗粒无收。对这些事务的处理,曹力文从最开始的生涩,到如今四两拨千斤的得心应手,不知是经过多少的磨砺。


例如今年四月份的拉拉操比赛,二十六个院参与,自然是个平日里少有的大工程,又好巧不巧,这个活动与曹力文的其他行程相冲突,曹力文不得不捋起袖子上阵,东奔西走,随时切换阵地,好一番统筹,费心费力加费时的三番努力下来,事情总算圆满解决,而此时忙活了一天的曹力文,早已累瘫了,顾不上干净不干净,一屁股坐到塑胶的地板上,不肯起来。


“那句话怎么说的?胜利不会向我走来,只有我自己走向胜利。累是累,不过比赛最后的效果不错。”提及此,曹力文的脸上不无骄傲,嘴角也一并上扬,笑起来恰好与两年前,他在校运动会上斩获冠军的模样相重合。


“学生会是我的信仰”


对曹力文而言,学生会的意义非是三言两语可以叙述,这里有他挥洒的汗水,有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无论何时回首顾,来时路上留下的脚印都历历在目,不动声色地概括了他绚烂而忙碌的青春。而当他当选学生会主席,这个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他的视野会比原先更加宽广。


兰大学生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众所周知,而作为学生和校方之间互联的桥梁,学生会承载了外界多少的期待,就承担了多少的批评和质疑。


这也是曹力文接任学生会主席后,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因为避无可避,所以他的选择和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对学生会不看好。”曹力文直言不讳,他的眉头微微向中间靠拢,两眼盯着前方,像是思索,“你怎么看?”他问笔者,神情却更像是一种自我拷问。


该如何促进学生会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如何塑造出更加优良的集体工作者形象,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会的作用,使其真正为学生服务,纷至沓来的难题堆在面前——幸好,未来还很长。


“学生会是我的信仰,我这个人有一句座右铭,信仰第一,别人第二,自己第三。”曹力文认真地说,目光分外坚定明亮,透出坚毅的光,至少在这一刻,他的确让人无法忽视,“我的字典里没有“倒下”一词,所有的困难将会在我面前被我一一击败。可能会有人问我‘何来自信?’,我会非常严肃的告诉他们,我的背后有一支强大的团队,这支团队就是我的自信。”


集体的力量无限,想必日后的时光,曹力文将扛着他的旗帜,带领他学生会六百人的军队,征战四方,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黎戈说:“正是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劳作,匍地细节甚至日常器皿中,生命才慢慢长出了形状。”或许曹力文的生活谈不上浪漫和伟大,只是办公室,天山堂和宿舍之间三点一线的循环运动,但这一路所有平凡的点滴里,都伴随着信仰的力量。


西北的风慢慢吹,催开了八瓣梅和马鞭草,催开了生命之花,属于曹力文的那一朵,在不经意间绽放,直至蔓延成花海。曹力文的一切,就像车全宏先生为学生会办公室题的那句话一样——“春华秋实,一路奋斗一路歌”





文字 | 王若男

摄影 | 柳棋

执行编辑 | 刘婕妤

责任编辑 | 梁菲 冉学斌 陈君宜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