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柏祥:观自在何如?肆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02-18 08:00

正文

当我们戴着多块有色玻璃复合而成的镜片的眼镜看东西时,最终影响我们视觉的是哪一块镜片呢?离眼睛最近的那一块,这带给我们一个启发:影响一个人最深远的思想和观点是在这 个人最小的时候形成的,越早进入人们思想的,影响人生就越深远。此所谓“落地生根,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俗语所说“三岁定八十”讲得都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孩子是最开不得玩笑的,因为孩子最当真。

多年前一个中秋的夜晚,一位企业家带着当时三岁的小儿子来浙江大学找我交流。晚餐以后,我们先在校园散步。皓月当空,老子拉着儿子的手走在前面。 老子指指天上并问道:“儿子,那是什么?”儿子头一抬、脚一踢:“太阳”。 老子生气地说:“傻小子,三岁了,还不认得月亮。爸爸教你,那是月亮。”岂知孩子更来劲:“太阳、太阳”。父子俩就这样一路向前,我跟在后面,心想:月亮也没有错,太阳也没错,无论怎么说,就是那个。那个月亮也只是父亲的月亮,那个太阳也只是孩子的太阳,太阳、月亮本来就是同一个。大家也都知道彼此在讲同一个,这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也是这样说的:“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某位母亲曾讲了她儿子的故事:有一天我带孩子回奶奶家,买了很多东西,奶奶的邻居见状就开玩笑地对 3 岁儿子说:“给你奶奶买什么好吃的来了?给我拿点来吃吧,我是个‘馋奶奶’!”儿子听了,赶紧跑到他奶奶跟前说:“奶奶,快把好吃的拿出来给那个奶奶吃吧,那个奶奶是个馋奶奶。”看着孩子一脸认真的样子,邻居奶奶不好意思了:“孩子,我不馋,我是跟你开玩笑呢。”可孩子却还固执地一定要拿东西给邻居奶奶,他一定是用自己幼小的心灵去理解和同情奶奶的“馋”了。

相信很多家长也都和我一样开过自己孩子的玩笑,诸如说他(她)们是外面捡回来的等等,我们相信孩子们听过后的反应大都一致——情绪低落,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是爸爸妈妈捡来的孩子。再看,孩子们玩游戏也是一样,冲锋啊,打仗啊,在我们大人眼里“幼稚之极”的游戏,孩子们却玩得相当认真。甚至动画片里的世界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是真实存在的。孩子们的反应通常也最直接,喜欢你就真的是很开心,不喜欢你就离你远远的。孩子们是最纯粹的,不掺假的,因此我们常常用天真、童真来形容孩子,也才会有“童言无欺”、“童言无忌”的说法。所以说,游戏是大人的事而不是孩子的事,只有大人才有所谓的游戏,小孩子都是真的。

随着我们越来越长大,接触的思想和观念越来越多,就越容易失去“真”。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永远的“真”呢?我们的眼镜不断地在着“色”,我们就要找一块“擦镜布”,把这个“颜色”擦掉,还世界以本色。这样,我们就能时时明心见性了。这块“擦镜布”指的是什么呢? 思想与观念,所以说,我们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而非始终停留在过去。没有学习,会计怎能从“打算盘”理解到“电算化”?没有学习,语言学家怎么能从一撇一捺理解到如今的网络用语?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一个缤纷的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