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扑面而来的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有人受不了严重诽谤的网络谣言而为此抑郁;有未成年人花费父母几十万元辛苦钱打赏网络主播;各种真假难辨的虚假消息在朋友圈广泛散播……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该如何规范管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话要说。
晨报记者|李芹
全国政协委员周桐宇说起这样一个孩子:
本来喜爱读书、性格开朗,可突然有一天,她变得萎靡不振,学习也不主动积极。原来,孩子受了网络谣言的影响,听信了谣言:大学生如今就业难,找工作都要靠拼爹。尚未成年的孩子缺乏判断力,竟然信以为真,因此情绪受到了影响。
“其实,这根本就是谣言,何人何时何地等关键要素都没有,目的就是所谓的点击量、博眼球,可孩子却相信了。”
政府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将谣言遏制在萌芽状态
政府可以牵头专业机构建立专门的辟谣页面或者网站,将谣言信息、辟谣信息,以及造谣者被法律制裁的信息等集中起来统一发布。
一方面可以方便网民随时查阅,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普法教育的平台。
同时,这些平台也可以作为谣言举报平台,方便政府和民众通过互动,治理网络谣言。
全国人大代表樊芸说:
假如你通过某搜索引擎发布“A的老婆是B”的虚假消息,只需要几秒钟,但是从当事人发现虚假信息到举证最终完成删除,至少需要24小时以上。如果是抓人眼球的诽谤信息,在这24小时的点击率会呈现几何级的增长。等到诽谤信息删除之后,因为点击率的关系,搜索引擎会自动形成相关搜索、为您推荐等下拉词条,且长期无法删除。起初,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在咨询有关部门后,得知因搜索平台不是信息发布者,因此不承担责任。点击率达到一定量之后,由系统生成的词条,删除起来麻烦又费事。如果当事人去公安部门报案,除非造成严重后果并证明与相关谣言有关,不然公安部门无法受理。
加快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立法
立法中应明确搜索引擎运营对个人隐私的网络文章、网络词条等负有传播的法律责任。
同时,设立搜索引擎的负面清单,比如下拉提示、为你推荐等,以及哪一些内容不得显示。
此外,在一些大型的搜索引擎或者运营平台上,建立人工接待的投诉中心,以便当事人有问题能第一时间予以反馈。对于实属错误、虚假、侵权的相关信息,运营平台有责任删清所有相关内容,且在手机与电脑端同步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蔡建国认为:
网络主播仅以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就把网民“打赏”放进自己的口袋,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抓住的是受众的好奇心理。直播内容的低俗化、色情化,不仅影响了公序良俗,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更是一种负面引导。“我们要在立法、执法和监管上来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环境。”应整合各部门的力量,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并严重惩处散布谣言、传播暴力色情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要建立和完善网络分级管理体制,为青少年保留一份纯净的网络环境。
来源 |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