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小寒时节的特点和习俗,包括民语的解释、古人的观点、动物行为的变化、食补推荐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寒的寒冷程度和文化意义
小寒虽冷,但人们对其关注点不在寒,而是欢喜地迎接冬日的到来,梅花等冬花的开放带来了清香和生机。
关键观点2: 食补以御寒为主
小寒食补以御寒为主,防止寒湿留滞体内。宜吃糯米,固肾气、补脾肺虚寒,如老南京的菜饭和广东人的糯米饭。
关键观点3: 踏雪寻梅和围炉夜话的文化活动
人们喜欢踏雪寻梅,欣赏冬日雪景和梅花香气。围炉夜话则是一种家庭温馨的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享受温暖和欢乐的时光。
关键观点4: 动物行为的变化
小寒时节,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开始筑巢,野鸡也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这些现象都是自然界生机勃发的表现。
关键观点5: 年末新春的期待
随着寒冬的深入,年末也越来越近,一切都在冲刺。人们期待着冲刺到年末,迎接新春的到来。
正文
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在古人眼里,寒冷是个不断发展和积累过程。小寒时节,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际,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出门冰上走”。一个“小”字却似乎将隆冬的寒气化解了许多,让我们对它少了一点点恐惧。于是,人们的关注点不在寒,反而有许多欢喜。一些冬花悄然开放,梅花开了,暗香浮动,冷清的冬日有了不一样的清香。不久,山茶也层层叠地来了,圆满的一朵朵,有红、有粉、有白,让冷色调的深冬也有色彩。还有水仙花,穿着轻盈的舞裙,迎接新春......不必害怕已经到来的寒冬,相伴相随的还有天地间的清香流动,好看的颜色,欢喜的年终岁末。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小寒食补以御寒为主,并防止寒湿留滞体内。宜吃糯米,固肾气、补脾肺虚寒。老南京的菜饭,便是用糯米,加生姜温肺散寒,再加上南京特产矮脚黄、咸肉片、香肠或板鸭丁,药食双补,美味可口,冬日里吃完后特别暖和。广东人的糯米饭,则用切碎的香肠和腊肉,再加上香脆可口的花生米,软软糯糯的米饭沾着这些鲜香的配料,不用加任何酱料,就已经是什么诱人的美食了。“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爱生活的诗人不仅不害怕“风霜苦”,反而很逍遥。踏着嘎吱嘎吱松软的雪,到梅花开的地方去寻香。梅花还没开的地方也不着急,我们在“九九消寒图”中添上一笔,在寒彻骨的天气里,一起经历和见证冬的过去,春的到来。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沏上一壶茶,买上一包落花生,边吃、边喝、边谈、边笑,一家其乐融融,躲过天地的严寒。邓云乡曾作诗:“京华忆,最忆是围炉,老屋风寒浑似梦,纸窗暖意记如酥,天外含吾庐。”
小寒虽是一年中最冷日子的开始,却也意味着冷的过去。你听,寂静之地大雁开始振翅,喜鹊也要筑巢。古人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第一信,也在小寒时节吹来,梅花风。天地用植物的萌芽、动物的活动告诉我们,冬天不会是永远的,总有生命“用一分勇气去冲刺”牢不可破的寒冬。更为欣喜的是,随着寒冬一天天深入,年末也越来越近,一切的一切都在“冲刺”。图|pexels-anhdanghihi ©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有读者反映最近看不到封面头图,因为平台规则调整了,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星标”《物道》公众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哦!看图指示,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