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锋号
传递军营资讯,提供原创评论,展现军人风采,缔造属于军人、军属、军迷及关心关爱国防建设者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冲锋号

从帝国文明的崩溃,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冲锋号  · 公众号  · 军事  · 2021-02-26 14:37

正文

作者: 郑卜帅

最近闲睱之余,读了几本关于罗马文明历史的刊物,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历史“ 真相 ”!
如果当时我军在“三湾改编”中,没有提出 “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 等重要理论和指导方针,党的建设、军队的发展壮大仍将充满曲折,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将在黑暗中艰难探索。
因为罗马文明,给我们做了很好的一个 “示范” ,它的溃因,正是因为缺少 “三湾改编” 这样的英明之策。
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罗马文明崩溃的前因伏笔:
NO.1 他们的军队只服从于拥有财权的个人 (党不能指挥枪)
NO.2 顶层的军阀脱离一线官兵 (政治上官兵无法平等)
NO.3 他们的政权架构没有在基层生效 (基层没有党组织)
这样的组织架构给罗马文明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
首当其冲的便是军队不是一支人民的军人,而从属于能发出军饷最多的那个人。 打个比方: 如果在位的某位皇帝,突然有一天发不出军饷了,那么,就得换一个能发军饷的皇帝。
这样的军队,就完全沦为了金钱的附庸,他们不再为了信仰和国家而战,他们失去了对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情感认同。据可靠统计,从屋大维到君士坦丁堡的364年中,平均6年就发生一次帝位更换,更惊人的数据是,高达70%的皇帝死于军队之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西方历史的教训,恰恰证明了“三湾改编”的重要。
由于罗马没有在基层设立与 “士兵委员会” 相似的组织,他们的底层士兵感受不到来自上层政治上的教育与理念层面的传导。上面的概念模糊不清,上面的军令指示也一知半解,唯一能做的,只是听命于所属的将领。
而手握重兵的将领,完全是金钱与权利的“奴隶”,手中如果掌控财权,他们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大,自然难以听从上级。 各级将领与“诸侯”、“军阀”无异,这就是“国家意识”出了问题。
这样的模式就导致了,士兵们把希望和热情寄托在了将领身上,而将领与罗马的关系却越发疏远,甚至对立。 最后,庞大的罗马文明只能让敌人踏着自己为了征服世界而修建的“条条大路”,最后成为了敌人口中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危险纷至沓来。
与之不同。1927年,毛泽东主席在三湾村的 “三湾改编” 中建立 “士兵委员会” ,倡导了重大方针上下审议,政治经济共同参与的重要理念。
即便是班排的一名战士,也能知晓上层的决策方针,并从基层一级就能得到有效落实。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自然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明显加强。不仅凝聚了军心,提高了士气,还增强了士兵的家国情怀和责任认同。
这样的军队,富有灵魂,充满朝气。为啥打仗,替谁卖命。由内而外迸发信仰的力量。与罗马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士兵是需要学习的,而不只是手拿武器的 “提线木偶” 。罗马文明溃败的另一个辅因,是底层的士兵,缺乏文化的输入和教育。
从罗马的治国理念便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帝国文明有着无比丰富和复杂的上层知识,但只有贵族与官僚能够享受,底层士兵连最基本的拉丁文都不会,更谈不上思想一致的行动与信仰。
一旦上层崩盘,底层士兵便会立刻将罗马抛到九霄云外,各自发展。 没有统一的文化,何来统一的思想。
我们中华民族,却是完全不同。与罗马文明同时期的东汉末年,时局之乱不亚于罗马。 但朝堂之上,草野之下,始终有一批像刘关张这样的仁人志士,不顾身家安危,成为黑夜里的盏盏孤灯,主动为家国兴亡尽匹夫之责。
他们永不抛弃国家与道义,永远淌着民族的“血”。 因为中华民族的 “文化传承” “家国情怀” 早已经融为一体,任何逐鹿天下之人,都必须遵守这样的一个价值观。
就像与罗马文明同时期的汉朝,连一个在西域屯田的小吏,都必须具备知礼仪,读史书,写官文这些基本素质。这样的民族便能轻易达成 “文化共识” ,即使上层偶遇动荡,基层组织同样书写一样的语言,遵循同样的道德,拥有同样的文化。
靠着这样的群众基础,我们的中华文明始终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历史在进行 “优胜劣汰” 之后,筛选出的最佳解决方案。任何消亡的事物,也恰恰是历史在进行 “选进废退” 之后,给他们最好的宿命。
我想,欲要探寻未来,恰恰可以回望历史。 不管是我们的,还是他们的,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以前车之鉴,警后事之师,实有必要。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

往期精彩,一网打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