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01
月
10
日,由中国移动联合
SDN/NFV
产业联盟发起的《
NFV
网元云化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联盟
NFV
技术工作组组长、中国移动网络所技术经理张昊主持,联盟副秘书长马军锋及联盟各主要单位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中兴、新华三、思博伦等公司的专家在会上发言,就当前
NFV
网元
“
云化
”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是中国移动近期在联盟发起的《虚拟层对上层虚拟网元的要求》项目的第一次专题研讨会。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国内外许多运营商,在
NFV
发展过程中,发现大量网元应用仍然沿袭传统软硬一体的设计思路,未充分考虑云环境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NFV
集成的顺利实施。因此,有必要推进上层
VNF
网元与底层
NFVI
的协同,对
VNF
网元的架构、部署等提出一定的
“
规则
”
。
项目发起人、中国移动大数据与
IT
研究所吕景隆在演讲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介绍说,中国移动在
NFV“
三层解耦
”
研究测试过程中,先后完成了
14
套
TIC
平台搭建,对包括
3
个
I
层厂商、
3
个
NFVO
厂商、
4
个虚拟网元厂商、
1
个
SDN
控制器厂商在内的集成配对,实现三大通信业务(
vEPC
,
E-BoD
,
sCPE
)的解耦部署,并完成各层测试条目超过
500
项,对超过
120
个三层解耦系统集成问题的梳理、分析与总结。
在集成对接问题中,云资源池与网元软件的对接问题占了一半以上,成为后续
NFV
三层解耦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甚至可以说,网元业务自身的改造、重构和云化,成为突破
NFV
系统集成困境的主要切入点,也是体现
NFV
价值的关键所在。
这些问题的主要根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1
)
VNF
网元业务独占物理设备或平台,主要体现在
VNF
要求将业务相关的配置直接放置在物理设备上,或要求使用特定的设备。
(
2
)
VNF
网元调度策略沿用了传统设备形态下的思路,主要体现在沿用传统的业务调度模式与部署粒度。
针对这些问题,吕景隆提出
CT
应用云化改造的三大原则:
(
1
)
虚拟层资源共享:
NFV
基于通用的硬件构建统一的云平台资源池系统,可将资源进行动态按需分配,达到资源共享、重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各类业务网元使用统一云平台提供的标准化资源。
(
2
)
软硬隔离:资源池中的资源,不与物理设备的属性绑定;
VNF
对平台资源和能力的需求,如
CPU
、内存、网络能力等;
业务对资源的需求描述不应涉及平台层以下的部分。
(
3
)
资源能力抽象:业务对云平台的资源需求描述,
应指定逻辑资源的数量或资源所能提供的能力,如计算能力、网络带宽等,而并非指定实现这些能力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这些基本理念,其实也是
ETSI
的
NFV
白皮书的基本原则。
ETSI NFV
白皮书有明确描述:
“
多
VNF
以
VM
的形式共享物理硬件。
NFVI
层形成资源池,即云计算中的
IAAS/PAAS/SAAS
服务模式
…… VNF
可以只需要使用资源,而不必拥有
NFV
基础设施
”
。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中国移动已经根据自身实践,联合相关合伙伙伴,梳理了
网元业务的架构设计
和
网元与云环境的集成适配
等两方面的核心要求,后续将通过联盟各方的充分讨论,期望形成产业界普遍认可和遵从的
NFV
业务云化要求,促进
NFV
产业的共同发展。
随后,许多与会公司也从各自角度阐述了对网元云化的理解、当前问题以及后续发展的建议。
中国电信
介绍了包含
VNF
自动化测试框架在内的
NFV
集成交付测试方案,在从传统测试跨越到全解耦测试的过程中,云化的
VNF
业务会有利于协同基础设施与上层网元业务,对于构建
VNF
镜像库,实现
VNF
自动交付,自动化
VNF
测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华为
云平台应和
PaaS
、容器、裸机解耦,确保架构的开放灵活性,搭建
NFVI
、私有云、公有云统一
API
、统一架构、统一业务的
“
无边界的混合云实现全网云服务平台化
”
的远景;
中兴
NFV
业务云化从虚拟化
NF
过渡到云化
NF
、以及向未来
CloudNative
发展的实现架构和关键技术点,比如无状态设计和低耦合、业务逻辑和数据分离、微服务架构、基于轻量级虚拟化技术等;并提出业务云化应该统一架构,并支持无状态设计、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