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昆汀·塔伦蒂诺,除了电影血腥、为人啰嗦,你可能还会想到那张辨识度颇高的鞋拔子脸;而一想到同样啰嗦的伍迪·艾伦,那个戴着黑框大眼镜、缩在肥大西装里的小老头就浮现出来……这些导演的模样,通过其电影不断被解构,然后经由我们的观影感受,重构成现在风格鲜明的个人形象。
在《看懂所有导演 A TO Z 》一书中,平面设计师安迪·图伊尝试重绘导演印象,他选出 54 位当代重要导演,结合其作品,为导演画出一个更加传神的、拥有独特内涵的逗比“大头贴”。凭借这些新绘的肖像,加上对导演的精辟介绍,这些导演更加生动、丰富地呈现出来。我们特意选出其中 26 位导演的大头贴,快看看你喜欢的导演都被绘成了什么模样。
PEDRO ALMODOVAR
佩德罗·阿莫多瓦
西班牙人
电影院可以填满生活中的空白并且帮你排解寂寞。
—— 佩德罗·阿莫多瓦
“佩德罗·阿莫多瓦”这个词本身就是电影票房的保障,他是同志导演中影响力最大、得奖最多的导演;他的电影的独特魅力在于对各类人物的关注,不管他们保持着怎样的信仰。
这里有一条关于阿莫多瓦的小趣闻:有一次,他在酒吧里放映他用超 8 毫米摄影机拍摄的电影。这些电影包括《索多玛的秋天》(1975 年)、《和我发生关系,蒂姆》(1978 年)。可是酒吧的放映机没有音效,他便自己全程配音,并演唱了电影插曲。
DARREN ARONOFSKY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美国人
我试图理解这个世界,我只是不想像你一样只是去打理琐事。
—— 《圆周率》
坚持自己的原则。虽然结局惨败已成定居,但坚持下去终将胜利。
——《梦之安魂曲》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拍摄的电影题材,没有多少导演愿意选择。他是冷话题高手,看来做公号的编辑们都需要向他学习:无论是科幻片、剧情片还是恐怖片,或者是三者结合,它们的主题都会围绕冷门的话题展开。虽然主人公的结局总不尽人意,但是追寻的过程充满了美感。1998 年,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处女座《圆周率》一鸣惊人。
如舆论所说,阿伦的电影《梦之安魂曲》因其压抑性的场景,被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级委员会审查、《黑天鹅》因大量使用舞蹈替身而被批不诚恳,电影《诺亚方舟》曾遭到基督教的抵制。
INGMAR BERGMAN
英格玛·伯格曼
瑞典人
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同电影一样,直击人们的情感。
—— 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国宝级导演,被誉为近代电影最伟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很多电影人把他奉为偶像,而且他的形象被印在了瑞士两百克朗的钱币上,以示怀念。伯格曼的电影主题多为死亡和惩罚的思考,他一生都对戏剧保持极大的热忱,创作有 200 多部戏剧作品。
斯坦利·库布里克曾经被伯格曼的电影《野草莓》深深打动,他写信给伯格曼说:“你对生命的审视让我动容,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作品会像你的《野草莓》一样,让我深深感动。我相信你是当代最为杰出的电影导演。”
TIM BURTON
蒂姆·伯顿
美国人
这不是我的规矩,你仔细想想,我这个人是不被规矩束缚的。
——《阴间大法师》
伯顿从小性格孤僻,在旁人懵懂的青少年时期,已经在自家的后院开始定格动画的实验了。在迪斯尼结束他的动画师学徒生涯之后,因为其动画基调太过于阴暗,不适宜儿童观看,不予公映。《荒唐小混蛋奇遇记》是伯顿事业的转折点,这部片子也是向儿童戏剧大师皮威·赫曼致敬。《蝙蝠侠》( 1989 年)大获成功,让伯顿成功跻身大片导演行列。
他与迪斯尼合作推出了动画片《圣诞夜惊魂》,之后保持他一贯的哥特风,继续创作带有惊悚元素的动画片。尽管伯顿的大多数作品有着“动画”的外衣,却不适合孩子观看,但他的电影中充斥着孩子看世界的那种持有怀疑态度的视角。
JANE CAMPION
简·康平
新西兰人
为什么女导演总是被人否定,我想跟美国不尊重女权主义有很大关系。
——简·康平
简·康平是国际上最成功的新西兰电影导演,至今仍是戛纳影展唯一获得金棕榈奖的女性导演,同时也是奥斯卡影史上第二位提名最佳导演奖的女性。电影《钢琴课》让康平走向了国际舞台,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殊荣。
在为电影《钢琴课》选择女主角的时候,当红影星西格尼·韦弗、詹妮弗·杰森·李、伊莎贝尔·于佩尔均试过镜。但演员霍利·亨特的执着打动了康平,她最终成为这部电影的女一号。
FRANCIS FORD COPPOLA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美国人
这是我父亲的命令,他无法拒绝。
——《教父》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一位尽全力拍摄电影的导演。或许跟他热情四溢的意大利血统有关,这位美国导演喜欢营造大场面、大阵势。他是 20 世纪 70 年代新好莱坞电影的导师,并喜欢用镜头刻画特别样的权力集团。
科波拉在电影《现代启示录》中饰演了一个战地记者,在电影拍摄当中假借自己要说话,对着群众演员大喊不要看镜头。他的姐姐塔利亚·夏尔在《教父》三部曲中都是主演,他的女儿索非亚也早已成为了知名导演。
STANLEY DONEN
斯坦利·多南
美国人
她不会表演,她不会唱歌,她不会跳舞。真是个“三项全能”。
——《雨中曲》
纵观影史,有谁像斯坦利·多南一样曾为银幕带来过如此多的欢乐?从一名百老汇的舞蹈演员,到好莱坞的舞蹈指导,再转而成为电影导演,多南拍摄了许多史上最为叫好又叫座的歌舞片。
为了将歌舞剧搬上大影院的大银幕,而不在囿于影院,多南不但在拍摄时选取了真实的外景地,而且还开创了繁杂的跳切和 360 度旋转摄影等技术拍摄等技术手法。
SERGEI EISENSTEIN
谢尔盖·爱森斯坦
俄国人
语言比绘画更接近电影本身。
——谢尔盖·爱森斯坦
电影导演、剧作家和电影艺术理论家艾森斯坦,算是在电影中加入了蒙太奇的先驱。蒙太奇是一种将不同的画面剪接在一起,使彼此之间产生某种内在的关联的剪辑方法。他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出于某些政治目的,对俄国革命时期和之后动荡的年代中所发生的事情极为关注。然而他最杰出的作品还当数1925年上映的《战舰波将金号》,电影讲述的是 1905 年海军起义的历史故事,其中最为传奇的片段是“敖德萨阶梯”。
在好莱坞的那段日子里,爱森斯坦和卓别林变成了朋友——尽管卓别林依然不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他认为卓别林的电影作品是能“从一个大笑话的孩子眼中看到最骇人、最可怜和最悲惨的东西”。
FEDERICO FELLINI
费德里科·费里尼
意大利人
哪怕我要筹拍的是鲽鱼电影,那也将是关于我自己的。
——费德里科·费里尼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电影仿佛旅游宣传片一般,在他的黑白光影世界中,美丽的意大利魅惑旖旎,这些此前鲜为人知所见的拍摄作品,使得好莱坞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外国电影。出生于意大利的费里尼热爱绘画,他擅长从自己的生活和梦境中汲取灵感,因此他常常使用尚未完成的剧本进行拍摄。
费里尼从影以来曾五次获得过奥斯卡。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包括毛利·耶斯顿的作品《九》( 1982 年)和彼得·格林纳威的作品《 8 又 1/2 女人》( 1999 年)在内的许多电影中,感受到他的巨大影响力。
JEAN-LUC GODARD
让-吕克·戈达尔
法裔瑞士人
电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骗子。
——让-吕克·戈达尔
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下的作者们,感到此前电影无法反映他们自身的意志,为此,他们开创了活泼明快、富有朝气、无限创意的新电影。其中与旧制陈规决裂得最为彻底的,恐怕要数让-吕克·戈达尔。他最先接触到的电影来自巴黎的地下电影俱乐部,他结交了志趣相投的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和埃里克·侯麦,并成为《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人。戈达尔无疑是锐不可当的先行者,他的作品重新界定了“电影”这一过去我们所熟知的媒介形式。
戈达尔曾在 2010 年被奥斯卡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对电影做出的贡献,但他一如既往地没有出席颁奖典礼。
WERNER HERZOG
维纳·赫尔佐格
德国人
我相信天地万物的共同特性不是和谐,而是混乱、敌对以及杀戮。
——《灰熊人》
赫尔佐格的电影,无论对观众还是对其他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场充满未知冒险。纵观赫尔佐格的电影生涯,他的作品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一再上演,这种冲突导致的最终结果不外乎毁灭或疯癫。2005 年上映的记录片《灰熊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妄想的灰熊追踪者的可怕命运。不过,就如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所说:“即使是他的失败之作,那也是极为壮观的视觉盛宴。”
在《侏儒流氓》( 1979 年)的艰难拍摄即将杀青之际,赫尔佐格跳进一片仙人掌中去安抚他的演员们。“从那儿出来要比跳进去的时候稍微困难些。”后来他解释说。
ALFRED HITCHCOCK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英国人
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杀手。
——《列车上的陌生人》
导演自己曾透露电影《房客》是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希区柯克”式电影。“希区柯克”式电影的真正内核,在于精准的拍摄与一丝不苟的分镜所营造出在追捕、谋杀和心理扭曲中让人感到的惊悚战粟。为了称颂希区柯克举世无双的卓越才华,当时的人们发明了一个新词语 “Hitchcokian” (形容希区柯克专属风格的词语),用以表达对电影最崇高的赞美。在今天,作为一种别样的纪念,依然在电影的史册中熠熠生辉。
希区柯克小时候曾因调皮捣蛋,被罚去警察局拘留室关禁闭。“我至今无法忘记那时候牢门在我的身后叮当作响。”这是许多年后他们对传记作家夏洛特·钱德勒说对的。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墨西哥人
人们哪,他们只喜欢血腥,喜欢武打,而不是那些塞满对白、沉闷晦涩、充满哲理的瞎扯皮。——《鸟人》
伊纳里多纷乱无序的剪辑节奏,使其无论在哪里拍摄,都能让我们联想到他故乡墨西哥城。他不仅把所有因巧合和命运连接而成的几个故事,如杂耍球般顺次抛向空中保持不落,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伊纳里多早年与吉勒莫·阿里加——写就号称“死亡三部曲”的剧作家,联合创作的首部剧情片《爱情是狗粮》( 2000 年);《 21 克》影片的拍摄地转移到了美国;《通天塔》( 2006 年)则去向更远的地方,分别将故事的发生地点设在摩洛哥、墨西哥、美国和日本,跨越三个大洲,运用了四种语言。
在伊纳里多电影的褒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提名奥斯卡金像奖的演员哈维尔·巴登,他是史上第一个全片只说西班牙语的角色提名。
JEAN-PIERRE JEUNET
让-皮埃尔·热内
法国人
失败的作家、失败的人生......我喜欢“失败”这个词,失败是人类的宿命。
——《天使爱美丽》
热内不仅创作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甚至于他那令人兴奋雀跃的风格、极尽夸张的音效、不时出现的俯视镜头,以及无与伦比的明黄色的诗意风景都相当惊艳。他在《天使爱美丽》的拍摄期间,为了拍心中的“完美画面”,曾将取景街道全部打扫干净——他对微小细节异乎寻常的关注,构筑了与众不同的世界。
在《浪漫的婚约》拍摄期间,热内和女星朱迪·福斯特发现他们意外到了《天使爱美丽》中咖啡馆的门口。而一个没有认出他们的游客,为了使照片拍得更好看,而示意他们让开。
KRZYSZTOF KIESLOWSKI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波兰人
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推敲的,它有着自身的隐秘与曲折。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独具魅力的随性不拘,与优雅舒缓的电影浑然天成、相得益彰。他以记录人们日常生活为依托的早期纪录片,尽管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还是吸引了波兰政府的不满。而他的《十诫》的问世则昭示了他的灼灼雄心,这是由每段长一小时的电视电影组成的“十诫”主题系列剧。他将其中两集改编扩展,以长篇电影的形式搬上了大银幕。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事业鼎盛时期,他却令人意外地宣布自己的退休。他去世后,坟墓上那个状如取景器的两只青铜手塑曾经被盗——这难道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另一个故事的美好开端?
ANG LEE
李安
华裔美国人
你这狗娘养的,我真想知道怎么才能戒掉你。
——《断背山》
“我拍的每部电影都是我短暂栖息之所。这些地方我虽然不完全了解,但感觉舒服自在。”李安坦诚自己是个局外人,就像他不能忍受长期生活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一样,他的电影类型的选取上也尝试着进行一次次的改变和突破。
据犬儒主义者们推测,《断背山》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惜败是因为片中角色的双性恋倾向引起了投票者们的反感,从而被保罗·哈吉斯的犯罪电影《撞车》取而代之。
GEORGES MELIES
乔治·梅里爱
法国人
互笑吧,我的朋友们。跟着我一起,为我放声大笑吧,因为我也做着与你相同的梦。——乔治·梅里爱
当卢米埃兄弟在 1895 年12 月 28 日推出他们的首台活动电影机时,乔治·梅里爱立即对这项发明着了迷,他提出用 10000 法郎将它买下。虽然他的要求遭到了兄弟二人的拒绝,但这没有阻止乔治·梅里爱逐渐成长为默片时期的一代电影魔术大师,他一生编剧、导演、拍摄乃至主演了大约 500 部电影。
他率先发明使用了新兴的摄影技术,诸如分割画面、淡入淡出、延时拍摄和叠印(将图片影像叠加而成的效果),尽管《月球旅行记》( 1902 年)是一部黑白电影,但其布景着以手绘的可爱色调,片中讲述的是梅里爱与朋友同租火箭进入太空,和“女神游戏厅”的杂技演员们饰演的外星人嬉戏的故事。而同样改编自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奇幻航程》(1904 年)中也上演了一次包括其他地方在内的太阳之旅。梅里爱对电影的巨大贡献许多年后终于得到认可,1931 年他被授予了法兰西最高荣誉奖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而那时为他颁发该奖的不是别人,正是路易斯·卢米埃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没收了梅里爱的许多底片溶化,用来制作军靴。
CHRISTOPHER NOLAN
克里斯托弗·诺兰
英裔美国人
即便最为微茫的意念种子也能萌芽滋长,它的成长或成就你或将你毁灭。
——《盗梦空间》
无论是身负使命全力拯救世界的骑士英雄,还是残破受创欲图逃避灾难的失意之人,克里斯托弗·诺兰镜头中的主人公们都在为我们讲述着他们自己的故事。诺兰娴熟的导演功力,使其非线性的叙事非但没有显得隐晦难懂,反而让影片时刻保持一种不可预测性。
诺兰向来不用特技组导演,他导演中的每一帧都是自己监督拍摄完成的。“如果我不必全程指导导演的拍摄,那我为什么还要在那个位置呢?”
YASUJIRO OZU
小津安二郎
日本人
我已经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导演风格......无须对他人进行任何不必要的模仿。
——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在平凡的世俗生活中,发掘了不可思议的神奇魅力。比起情节跌宕起伏的传奇电影,小津的作品波澜不惊、稳健成熟,他摒弃了博人眼球的轰动事件,因而我们才能认真聆听片中人物娓娓道来的故事。在他的电影镜头之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存在。《东京物语》( 1953 年)、《浮草》( 1959 年)等经典作品,在日常的琐碎之中,蕴含了逆耳的忠言与隐藏的深意。
在 1972 年,小津的公司主管为批评一个在食堂插队的人,将他叫到办公室,他向老板呈交了一个自己写的电影剧本。后来的事情就如大家所知了。
MICHAEL POWELL | EMERIC PRESSBURGER
迈克尔·鲍威尔 | 艾默力·皮斯伯格
英国人 | 匈牙利裔英国人
我们出生相隔千里,但是我们是天生一对。
——《平步青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印彩色的出现为电影世界中单调的黑白色调带来一抹亮光,迈克尔·鲍威尔和艾默力·皮斯伯格将好莱坞式的眼界与野心带到厨槽主义盛行的英国电影界,在他们拍摄的电影《百战将军》(1943年)、《平步青云》(1946 年)、《黑水仙》(1947 年)、《红菱艳》(1948 年)和《霍夫曼的故事》(1951 年)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就像科恩兄弟一样,鲍威尔和斯皮尔伯格的合作密切,他们身兼编剧、导演和制作多个角色。在 1975 年,两人合作伙伴经历了短暂的分离后再度聚首,艾默力·皮斯伯格在接受 BBC 采访时说,“如果在你生命中遇到这样的人,那将是你的幸运。”
SATYAJIT RAY
萨迪亚吉特·雷伊
印度人
我不曾意识到自己是个人道主义者,我只是对人类本身很感兴趣。
——萨迪亚吉特·雷伊
“不曾看过萨迪亚吉特·雷伊的电影,就相当于活在不曾看见太阳或月亮的世界中。”作为雷伊的同辈和支持者,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如是说。在1992 年,萨迪亚吉特·雷伊去世前的 24 天,他成为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印度导演,他称这是“‘我的’电影导演生涯中最好成绩”。
雷伊待拍摄的剧本《外星人》( 1967 年)被送到好莱坞有很多年了。尽管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否认,但雷伊始终坚信 E.T.( 1982 年)的创作受到他的剧本影响。
MARTIN SCORSESE
马丁·斯科塞斯
美国人
总有一天,一场真正的大雨会洗净街上所有的渣滓。
——《出租车司机》
马丁·斯科塞斯从记事起就一直渴望成为一名电影导演。他自小生活在纽约市的“小意大利”区,因患有严重的哮喘,年幼的斯科塞斯无法参加户外运动,所以他就爱上了电影。从电影学校毕业后,斯科塞斯从师罗杰·科曼,成为 20 世纪 70 年代众所周知的“电影穷小子”,他起初拍摄的是纽约的故事,充满了粗鄙的男子气概和血腥的救赎。他的电影拍摄采用了丰富的技术手法:震天的摇滚背景音乐、复杂的跳切和极富挑战的移动摄影。
斯科塞斯作为在世的被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导演,先后先后获得八次最佳导演提名,但他仅凭《无间行者》捧回过一座奖杯。
QUENTIN TARANTINO
昆汀·塔伦蒂诺
美国人
你唯一能做的,只有祈祷一个痛快的了解,可我是不会让你那么快死掉。
——《落水狗》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昆汀·塔伦蒂诺的人生,那么“从一个话痨音像店店员变成美国独立电影之王”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他过去在洛杉矶一家现已经倒闭的“影像博物馆”打工时,喜欢许多无人问津的电影。
FARNCOIS TRUFFAUT
弗朗索瓦·特吕弗
法国人
一直以来,我在生活中都喜欢对生活本身进行反思。
——弗朗索瓦·特吕弗
“未来的电影将不再由手握摄像机的工作人员来拍摄,它将由那些把电影视作奇幻冒险的艺术家来完成。”这是特吕弗在 1958 年写的,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美妙刺激的未知冒险。作为《电影手册》的评论人,特吕弗被称为“法国电影的掘墓人”,他所要做的就是成为那个拯救法国电影的人。我们经常能在特吕弗的作品中看到导演自己的影子,因为他的电影很多都有自传或自我指涉的成分。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让特吕弗在《第三类接触》( 1977 年)里饰演了一个关键人物。当然,里面可能没有偷打字机的戏码。
WIM WENDERS
维姆·文德斯
德国人
一个男人在四年当中,会发生和遇到很多事。
——《得克萨斯的巴黎》
维姆·文德斯集编剧和导演一身,摄影机就是他的武器,用来对抗世间悲剧的凋零和流失。为了记录它们,文德斯早期的实验作品《银色城市》(1969 年)采用静态照片的方式记录了城市景象以及城市里发生的各个故事。他的杰出作品充满了悲伤的记忆。
作为一名天才摄影师,文德斯踏访了澳大利亚和日本,并拍摄了一系列风景照。他把这些照片结集出版,命名为《地球表面的影像》。
BILIY WILDER
比利·怀尔德
奥地利裔美国人
好吧德米尔,我已经准备好近景拍摄了。
——《落日大道》
比利·怀尔德是电影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电影作品不能单单用一句话去简单概括。不论配音的节奏如何变化,他的镜头下的城市总是呈现出一派繁忙、嘈杂切毫无耐性的样子。比利·怀尔德的电影即使今天依然历久弥新。
轻快的电影节奏(《双重赔偿》里危险的情节),有些猥琐的桥段(《热情如火》里面惹火的性暗示),后现代注意略带恶搞的幽默(《落日大道》里的配角有丑话巴顿将军的表演),还有许多被业界奉为经典的表演片段,让 14 位曾经参演过怀尔德电影的演员获得了奥斯卡提名。怀尔德于 2002 年去世,和梦露安葬在同一处墓地。有人发表他的讣闻时引用了《热情如火》中结尾的经典台词:“‘谁都不完美’,比利·怀尔德走了。”其实,他离完美并不太远。
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在获奖感言,他说:“我要感谢三个人,一个是比利·怀尔德、比利·怀尔德、比利·怀尔德。”
《看懂所有导演 A TO Z 》
作者:安迪·图伊 绘 / 马特·格拉斯比 著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Great Film Directors A to Z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看懂所有导演 A TO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