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城观察网
产城观察网是亿翰智库产业园区事业部的研究平台,聚焦“城市综合开发(产城)、产业园开发运营”相关领域,定位“产业地产领域系统服务提供商和资源集成商”,先后完成咨询规划研究委托近百个,与超70家产业地产企业/政府机构达成合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51好读  ›  专栏  ›  产城观察网

《2024全国产业园区轻资产服务商综合能力30强》研究成果重磅发布!

产城观察网  · 公众号  ·  · 2024-09-06 17:15

正文


引 言


2024年9月3日-9月6日,亿翰智库在上海隆重举办“新动力,新园区——2024产业园区未来大会”,期间重磅发布《2024全国产业园区轻资产服务商综合能力30强》研究成果。


2024全国产业园区轻资产服务商综合能力30强



榜单解读

行业情况——园区发展进入存量时代,企业加速开启轻资产模式

目前,产业园区发展已经进入存量运营时代,在行业利润率下降的大背景,仅依赖传统的重资产项目复制规模扩张已经不通,园区企业必须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进行盈利深挖,越来越多的园区运营商纷纷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移。

整体来看,企业做轻资产业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进阶型和最终型三个模式:

基础型,即代管或代建类轻资产,企业依托于某个点状能力为业主方企业进行服务。此种模式获利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点状能力具备稀缺性,业主方“非你不可”;另一个是,可以绑定稳定的买单方“前端业主方或后端付费者”。但这种模式当前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因能力不具备稀缺性且买单方越来越少,容易被甲方企业降维沦入完全卖人力的情况,此类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进阶型,即全周期服务类轻资产,企业依托于多个点状能力为业主方企业进行综合性服务。此种模式获利的关键点有三个,一是基于多点能力,打动甲方购买,对甲方形成一定的议价能力;二是基于多点能力,对甲方形成服务购买的长尾效应,增加项目收入;三是基于自身能力形成品牌,富集区域资源,形成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这种模式的发展现状是,具备强服务能力的企业发展尚可,弱服务能力的企业处境与卖产品的企业类似。

最终型,即生态构建类轻资产,这种模式不是向甲方卖“产品与服务” ,而是甲方主动加入到企业的生态平台。此种模式获利的关键点有两点,一是通过对甲方的议价能力,获取更多收益;二是通过平台业务衍生链条获取收益。这种模式很强劲,但国内尚没有真正探索出企业型的可复制模式。

企业——TOP30四维评价分析

我们认为轻资产的关键是能力与模式可持续性:规模看昨天,能力+品牌决定今天,模式决定明天,故我们从“规模”、“能力”、“品牌”、“模式”4个维度搭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占比分别为2:3:2:3,评选出《2024全国园区轻资产服务商综合能力30强》。

1)TOP30规模维度分析

规模维度整体占比20%,包含运营规模和运营质量两个二级指标。根据综合调研,此次TOP30企业中,获得S+、S、A评级的企业共有10家企业:

规模维度评价较优的园区轻资产服务商

S+

联东U谷、颐高集团

S

中电光谷、清控科创科技运营、幸福蓝线

A

园动力、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湖南金荣雅创科技服务、企生活集团、青网科技控股集团

从企业具体运营规模来看,2024中国园区轻资产服务商综合能力TOP10平均运营面积为567万方;TOP11-20平均运营面积为320万平;TOP21-30平均运营面积为210万平。30强企业总运营面积约1.0亿方,其中TOP10企业运营面积占比超6成,园区轻资产服务商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

2)TOP30能力维度分析

能力维度整体权重占比30%,包含招商能力、运营能力与产业服务能力三个二级指标。此次TOP30企业中,获得S+、S、A评级的企业共有10家企业:

能力 维度评价较优的园区轻资产服务商

S+

联东U谷、中电光谷

S

园动力、亿达未来、中城新产业、绿天使集团、中集产城

A

中创盈科、幸福蓝线、万谷企业管理集团

联东U谷构建了“两院四平台一矩阵”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从线下到线上,由谷内到谷外,用数字化重塑产业组织和园区运营的核心能力,全面向服务科技转型,全面提升了园区的招商运营能力 。
3)TOP30品牌维度分析
品牌维度整体权重占比20%,我们整理收集了2024年来各家园区轻资产服务商的典型网络信息,包括正向舆情信息与负向舆情信息,其中负向舆情将降低品牌维度得分。此次TOP30企业中,获得S+、S、A评级的共有11家:

品牌 维度评价较优的园区轻资产服务商

S+

联东U谷、中城新产业、中关村信息谷

S

中电光谷、园动力、中集产城、麦腾股份、清控科创控股

A

亿达未来、绿天使集团、安徽科大智谷科技服务

4)TOP30模式维度分析

模式维度整体权重占比30%。模式是决定轻资产服务商未来发展情况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将“模式维度”赋予较高的权重,来衡量园区轻资产服务商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此次TOP30企业中,获得S+、S、A评级的共有8家:

模式 维度评价较优的园区轻资产服务商

S+

联东U谷、中电光谷

S

武汉智园科技运营、中关村信息谷、安徽科大智谷科技服务、苏州火炬创新创业孵化管理

A

万谷企业管理集团、天安骏业

其中联东U谷可为客户提供“全周期、高质量、可持续”的产业园区整体运营解决方案,从前端策划定位、园区设计,到中端成本管理、工程管理,再到后端招商运营、品牌推广。中电光谷采用“P+EPC+O”全流程轻资产业务模式,为业主方提供“策划、设计、运营”全流程体系服务。

未来趋势——企业如何做好园区轻资产赛道

园区轻资产人效不高,经营较好的轻资产人均效能平均为60-100万元/人,远不及地产开发高,且业务模式非标准化,往往及其依赖操盘者个人能力,管理难度与成本大。同时园区轻资产存在区域差异性大,业务链条长,需要联动整合资源多等问题,最终使得企业化运作往往是搭建一套松散的合伙人体系,在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园区轻资产”更适合做重资产业务的补充, 要做“有目的”、“有选择”的“做园区轻资产”:

一是要顺应产业发展需求。 从行业发展来看,在整合区域产业链,发展区域产业区群趋势下,单一产业园区无法满足区域产业发展要求,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园区也需要“做点-联线-成网”全方位赋能区域产业发展,轻重结合是最佳拓展方案

二是要探索行业模式创新。 在企业层面要“轻重结合”最终做大规模,“轻重剥离” 轻资产实现企业资本化目的;在项目层面与基金联动,探索“买入-改造-卖出”的资管模式打法。

未来,企业要想在轻资产业务中取得长远发展,必须紧密依托五大核心要素:与政府部门建立并深化稳固的合作关系,确保政策导向与资源获取的先机;不断提升并展现自身在专业领域内的卓越能力,树立行业标杆;强化内部运营效率与执行力,确保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积极拥抱平台化思维,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同时,保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地推动轻资产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持续优化。这些要素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企业轻资产业务成功的关键路径。



附榜单表格版




2024全国产业园区轻资产服务商综合能力30强》
名次 企业
1 联东U谷
2 中电光谷
3 中关村信息谷
4 武汉智园科技运营
5 清控科创控股
6 幸福蓝线
7 园动力
8 中城新产业
9 亿达未来
10 中集产城
11 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
12 湖南金荣雅创科技服务
13 苏州火炬创新创业孵化管理
14 绿天使集团
15 天安骏业
16 安徽科大智谷科技服务
17 万谷企业管理集团
18 颐高集团
19 一亿中流
20 中创盈科
21 企生活集团
22 麦腾股份
23 浙大网新
24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
25 杭州商旗科技
26 江苏苏大天宫创业投资管理
27 青网科技控股集团
28 江西青控产业运营
29 上海企福置业(集团)
30 纳金高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