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真的会在人睡觉的时候咬人,记得四年前,那时候我女儿只有一岁多,当时我跟爱人带着她去姥姥家,姥姥家那边以农业为主,而且依然有在院子里储存玉米的习惯(把玉米装到一个大的正方形的铁笼里储存),目的无非就是能够等到玉米的行情好一些时,多卖一些钱。
由于玉米直接在院子里,所以自然会引来许多的老鼠,我去的当天,正午时分就与一只大老鼠四目相对,而且大老鼠一点害怕的意思都没有,如果不是我跺了一下脚,估计它还得跟我对视。
当天夜里,我们都已经入睡,突然我女儿发出了一声惨叫,随即大哭了起来,我赶紧打开灯,一只小老鼠慌忙地从床尾跳了下去,遁走了,再看我女儿的手背上,两个清晰可见的齿印正在流着血。
鼠咬伤口
幸好爱人带着小药箱,拿出碘伏及时地给伤口做了消毒,本来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结果在第二天的晚上,丈母娘又被咬伤了。不过,连丈母娘都觉得奇怪,因为这是她活了五十多年第一次被老鼠咬伤。
那么,问题来了,老鼠为何会晚上上床咬人?它们又为何很少晚上趁人睡觉时咬人呢?
老鼠为何会上床咬人?
老鼠是“四害之首”,它们不仅仅生活在野外,几乎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它们活动,根据科学家们的估算,全世界的老鼠数量至少是人类人口数量的2倍以上,而且老鼠不但会毁坏我们的财物,它们本身还携带着许多致病菌和病毒,14世纪横扫欧亚非大陆,带走了至少7500万人生命的黑死病,罪魁祸首就是老鼠,所以,才有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说法。
不过,老鼠通常都是晚上趁我们睡觉之后偷偷摸摸的在地面上活动的,为何它们会上床咬人呢?
通过,我个人的经历,我发现了两个可能性:
第一,我们的床是它们的必经之路。
就拿我女儿被咬那一次来说吧,我们睡的那张床,平时是没有人睡的,而且平时上面也是没有被褥的,最关键的是我在铺床时,发现了上面有老鼠粪便,可见,平时没有人睡的时候,这里是老鼠的必经之路。
突然睡了人之后,老鼠在悄悄的路过时,一旦受到了惊吓,比如睡觉时的伸腿、动胳膊等,老鼠就会出现咬人的行为。
老鼠屎
第二:床上有食物吸引了它。
这个发现是从丈母娘被咬伤时发现的,因为在白天的时候,我女儿曾在她的床上吃过几个面包,一些面包的碎屑可能落在了上面,从而吸引了嗅觉敏锐的老鼠。毕竟老鼠可是有着两个嗅觉器官的动物,一个就是它鼻子里的犁鼻器,当空气被吸入它的鼻子后,气味颗粒就会被犁鼻器捕捉到,同时老鼠的鼻腔内壁上的皮肤也是它的嗅觉器官,上面布满了嗅觉神经元,也能快速准确的捕捉到空气中的气味颗粒。
所以即使床上的一些食物碎屑很小,依然能够被它们准确的识别到,于是它们就从床腿快速的爬上了床。在老鼠吃这些碎屑时,如果我们有一些举动,也会让它们受到惊吓,从而逃走或者咬人。
而且在这里要注意一下,在老鼠咬人的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婴儿,这其实就与婴儿喝完奶后,嘴巴上残留的奶汁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气味同样能够吸引老鼠,所以,有婴儿尤其是在农村居住的小伙伴一定记得给孩子及时的擦嘴,同时不要把吃的放在床上。
为何大多数的老鼠不会趁人睡觉时,上床咬人?
其实,通过对老鼠上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老鼠是不会上床的,自然上床咬人的事件就相对的较少。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上床的必要性。
老鼠上床一般都是因为床上有食物,因为通常有人睡的床不会成为它们的必经之路,而如今除了孩子会在床上吃东西外,大人是不会的,这就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即便娇惯孩子,也通常不会让孩子在床上吃东西的原因,这样就避免了直接的冲突。
第二:聪明的老鼠。
老鼠之所以会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躲避威胁,毕竟白天的视线好,动物也比较的活跃。而最早的啮齿类动物在距今约56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人类演化之初(南方古猿),老鼠就已经遍布全球而且拥有相当的种群数量了。
当然,起初人类与老鼠的冲突是很少的,因为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其他野生动物一样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直到人类从距今约1.15万年前开始了农业种植,老鼠才大量的向人类的居住地集结。
因此,人与老鼠的冲突至少已经有1万多年的历史了,在上万年的斗智斗勇中,老鼠对人的实力也非常的了解。
正是因为对人实力的了解,老鼠最多是敢偷偷摸摸地趁着人睡觉之后去偷吃人类的食物,至于直接趁人睡觉时咬人,它们多数还是不敢的,毕竟它们咬人通常不致死,但是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老鼠咬人,那么老鼠的丧钟也就快敲响了,所以这就是老鼠的聪明之处。
如何灭鼠?
老鼠之所以在我们的家中出现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安全,毕竟老鼠的天敌众多,而敢出现在人家中的野生动物不多;第二是食物和住所,食物的获取较为容易是吸引它们的主要原因,而容易挖洞的墙角和地面满足了它们对住所的要求,因此,想要灭鼠,先要从食物和住所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