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读史"免费关注。博闻通识,知古鉴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01
唐朝末年,
五代十国的开国之君,
几乎全是前朝重将。
他们靠发动政变和杀戮夺取王位,
不久后又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干掉。
907年,朱温灭唐,改国号为“梁”,
中原大地上相继出现了
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
在江淮以南,与梁同时存在的还有
吴、吴越、前蜀、南汉、楚、闽、南平七国,
后唐时,前蜀被灭,后蜀代之,
后晋时,吴国被南唐取代,
后周时,又出现了在太原立国的北汉,
史称五代十国。
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
大大小小的统治者激烈角逐。
可谓是兵荒马乱、生灵涂炭,
这是黎明前的黑夜,
乱世出英雄,大家都盼望着,
有一位能结束战乱,
救民于水火的大英雄出现。
就在此时,历史上的惊天疑案产生了,
他建立了大宋王朝,
结束了唐末一片格纷争的局面,
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又一个崭新篇章。
赵匡胤
02
先看看赵匡胤的家世背景。
赵氏家族并非皇室贵族,
赵匡胤祖籍是今天的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
其家族历史基本空白,
只记载他的祖辈在涿州一带当官,
使当地的名门望族。
对于赵氏的几载,确切的是他的父亲赵弘殷。
年轻的时候因为武功高强、骁勇善战,
投身军营,后周时期参加了征讨南唐的战斗,
最后死在了南征的途中。
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
赵匡胤出生在都城洛阳的夹马营。
有这样一个传说:
当时后周的皇帝唐明宗,
每天晚上都在皇宫内祈祷:
我是个胡人,遭逢乱世,
被众人拥戴做了皇帝,
实属迫不得已,愿上天早生圣人,
为天下百姓做主。
赵匡胤便应验而生了。
当然这种说法是宋人的捏造,不足为据。
但是,里面却隐藏了天大的秘密,
这是宋人在为赵匡胤,或者赵匡胤在
为自己找应天承命篡位夺权的行为找借口。
同时也揭漏了赵匡胤就是按照之前,
这些皇帝争权夺位的手段取而代之,
不过是比他们做的更加完美、人道。
郭威
03
年轻的赵匡胤与他父亲一样,
体格健壮,擅长武术骑射,
为人豁达,气度不凡。
后汉初年,他外出远游,
希望能闯出一番天地,
当时后汉枢密使郭魏,
正领兵讨伐李守贞的叛乱,
赵匡胤就成了他手下的一名士兵,
从此迈开了改变整个历史的脚步。
公元951年,郭威谋权称帝,
建立了后周政权。
此时的赵匡胤结识了郭威的养子,
柴荣这小子时任开封府尹,
非常器重和信任赵匡胤。
公元954年,郭威病死,
柴荣捡漏继位,史称周世宗。
当时太原的北汉政权,
利用后周权利交接、政局尚不稳定之机,
引契丹为援,大举南犯。
柴荣力排众议,决定御驾亲征,
结果打败了北汉大军。
而在这场生死存亡的大战中,
赵匡胤因功勋卓越,被提拔为殿前都虞侯,
领严州刺史,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之一。
如果没有柴荣的赏识,
赵匡胤也不可能爬的这么快。
仿佛这一切又是冥冥中早有定数。
经过此战,柴荣开始整顿禁军,
撤销大批老弱病残、广招招募天下勇士,
准备组建一支强悍的新的殿前禁军。
选拔人才的责任就落到了赵匡胤身上,
也可以说这支禁军的大批的将领,
都是赵匡胤一手提拔起来的。
他不仅在新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并借此广结党羽,许多将领都成了他的亲信。
从此次的领导才能和个人权利欲望来看,
赵匡胤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也正是此次的选拔经历和权力集中,
对以后的“黄袍加身”埋下了伏笔。
柴荣
04
公元959年,柴荣北伐契丹途中染病,
不久后去世,享年三十九岁。
刚满六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从此后周陷入了主少国疑的动荡年代。
在柴荣生前,对养父郭威举兵夺权深谙之危,
对于武将夺权也早有所防范。
在北伐契丹的途中,他偶然得到一块木牌,
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的字样,
顿时心生怀疑。
点检即是殿前都点检的简称,
是殿前军的主帅,禁军中地位最高,
而当时的主帅是自己的女婿张永德,
此人位高权重,又是周室的外戚,
柴荣把他作为怀疑的对象,顺理成章。
于是在自己临死前,罢免了他的官职,
改由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担任。
在柴荣的心中,赵匡胤是最佳人选,
因为他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新将领,
与朝廷重臣也没有什么瓜葛,
且此人豁达仗义,应该不会反叛自己。
但从陈桥兵变的事实显示,
他的想法大错特错,
并且这其中说不定在他生病之时,
幕后主谋就开始策划,
也许“点检木牌”就是策划的一部分,
因为张永德不会愚蠢到事先泄露机密,
即便是他也有某朝篡位的想法。
当上点检的赵匡胤,
计划在一步一步的精密策划实施中。
于是,这年十一月,
一则急报从边境镇州、定州传来,
报称北汉、契丹合并再次南进。
此时后周的宰相范质等忠臣,
在仓促之间武侠辨认真假,
于次年正月决定派赵匡胤
率领禁军前往御敌。
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率军前行,
此时先前的那个“点检做天子”的谶言
又在开封城内纷纷传开:
将以出军之日,册点检为天子。
正月初三,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
于当日晚到达开封城北四十里的陈桥驿。
计谋仍在一步步进行中,
到达陈桥驿后,将士中便纷纷传开,
如今皇帝年幼,不是亲政,
即便是我辈出生入死,为国破敌,
又有谁知道呢?
不如安上天旨意先拥立点检做天子,
然后再行北伐也为时不晚。
此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心腹赵普,
一面部署兵变将士,一面快马赶回京城,
通知赵匡胤提拔的亲信、
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
和殿前都虞候王审琦陈桥驿发生的情况,
佣兵在外的赵匡胤早已算到,
内部策反一定也能成功。
即便是有不服气的大将,甚至是自己的亲信,
也会根据实力做出合理的判断。
在外佣兵造反是最有把握的一种方式,
不过赵匡胤却运用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接下来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
第二天黎明,赵匡义、赵普
便领着兵变的将士来见赵匡胤。
而此时的赵匡胤却是一幅酒醉未醒的样子,
伸伸懒腰,慢慢的起床。
此时的将领们开始齐声高喊:
诸将无主,愿立太尉为天子。
还没等赵匡胤说话,
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被披在了他的身上,
并且下跪叩拜,齐乎“万岁 万岁 万万岁”。
戏演到这个这个地步,已经非常明显,
这是大家拥立我为天子,我可没说要当天子的。
所以说这个顺利成章的假象,
已经被赵匡胤表演的淋淋尽致。
下面就开始行使皇帝权利了,对众将领说:
你们自己贪图富贵,强行立我为皇帝,
既然如此,你们就要听我的命令,
否则我就不当这个皇帝。
估计这会赵匡胤的弟弟再偷偷大笑,
哥哥也太能演了。
当然,下面的训话也是早已预谋好的,
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小皇帝、太后等不惊犯,
对大臣公卿不得骚扰,
不得向前朝那样抢夺库府财宝,
违令者诛灭满门。
05
正月初五,赵匡胤的队伍直接开回开封,
军纪严整,秋毫不犯。
说来也巧,此时的早朝还没有结束,
宰相范质闻讯变知,大事不妙,
后悔不已,但是为时已晚。
军校罗彦瓌等仗剑厉声喝道:
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
范质等人也无可奈何,只能叩拜称臣。
事到自此,一场政变在赵匡胤的演绎下,
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大宋朝从此开始了。
关于这些,都有事实根据可查,
在赵匡胤策划此次兵变之前,
禁军中曾有一位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
此人是使卫亲军司主帅,
并且是后周郭威的外甥,位高权重,
但是不久后被派往扬州,
担任淮南节度使,此职位便有名无实了。
再者,赵匡胤当上皇帝后,
北伐的事就没有了下文,
这显然是一个借口。
即便说是宋太祖赵匡胤神勇英武,
犯兵不敢再来入侵,
这种借口也很明显是宋史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