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严肃八卦
擦亮眼睛谨防山寨,正版的严肃八卦没有认证,不信请到@萝贝贝 的微博扫置顶二维码。||严肃一点,我们在八卦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犀牛娱乐  ·  电影市场还能挖掘出增量吗? ·  2 天前  
煮娱星球  ·  才红了几天啊?就飘了?! ·  3 天前  
煮娱星球  ·  榜妹热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严肃八卦

都被《人民的名义》尺度震惊了,但编剧说现实比这还魔幻

严肃八卦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4-05 21:21

正文

年轻人都在追这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


而且他们是以年轻人的方式在打开这部戏:表情包、段子、追星文化。


所以问题是:看似离年轻人很远这部反腐剧,到底为什么吸住了他们?


首先是尺度的确是很突破情节很密实,几乎是每半集到一集就一个“惊雷”。


开篇就出现了官员要外逃。


贪官的豪华别墅被发现,在别墅里还有满屋子的钞票。


这些金额加起来,将近2.4亿,所以大家以后说两亿就知道啥概念了,一堵墙+一张床+一个冰箱。


贪官丁义珍出逃之后,牵扯出了一起群体事件。


这句台词:【又】发生群体事件了。


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厂子,堆起了浇上汽油的火墙


而拆迁队穿了警服伪装成警察强行拆迁


双方的冲突过程还被手机直播,po上了网


这时,网监处希望在场的警察能帮忙阻止群众拍摄


因为“帖子删不过来了”


说外媒也知道了。


紧接着即将接近真相的反贪局长就直接出车祸了……


这些情节有些是把新闻直接演出来的。


贪官外逃的新闻每年都有。


剧中的人物也是有原型的,由侯勇出演的贪官对应的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衣着朴素,骑着自行车上班。


受贿金额超过了两亿。


专门买了一套房放钱。


甚至,剧中有些片段比观众能看见的新闻尺度还大


普通人是从没见过官员们是如何相互博弈的,但在《人民的名义》里有官场里各种直接的、间接的相互角力。

剧情开始,剧中的官员大多被分为两派,一个是以汉东省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为主的“汉大帮”。


另外一个是以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为代表的“秘书帮”。


李达康的眼神自带杀气,而高育良是保持微笑的笑面虎,看起来很亲切,但句句话藏玄机。


直接对峙模式更可怕:两个人一起假装笑。尤其注意高育良,他那“无笑意的笑容”一出现就感觉阴森森的。


李达康主动攻击×1:我对家高育良的头号门生祁同伟,是肉麻的马屁精!


高育良无笑意笑容×2


开始反击:也许人家是触景生情了,没有了解不要瞎说话!!


李达康攻击×2:你学生的父母健在呢,呵呵。


高育良无笑意笑容×3


但是也的确没法反驳了,只好开启耍赖模式:那又怎样呢?啊?


到后面检察院和公安局还要抢举报人。


很多观众也想不到,官员拍起马屁来也是很好笑的。


资深帅哥许亚军扮演公安厅长祁同伟,工于心计但双商捉急,小算盘打得越溜失误越多。


退休老干部陈岩石得罪的人多,祁同伟怕跟他来往会影响仕途;但是新来的书记跟陈岩石是旧相识,祁同伟就立刻拎着东西去送礼了。


撸袖子扫院子在小花园锄地,措辞极尽肉麻:特别想听听您的教诲。


也正是因为人物的复杂性,打破了之前反腐剧的套路。


早期的反腐剧是很脸谱化的,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到后来贪官模板是“看似能干且活跃”的人,具有伪装性。


而在《人民的名义》里,彻底打破了大家熟悉的各种套路,“人设”特别难看穿。


开头李达康看起来对处理贪官丁义珍态度保守,大家开会的时候他消失了。


那他有可能打电话让丁义珍逃走吗?


结果再看看李达康又好像工作得勤勤恳恳,一心只为GDP。


而每天都笑眯眯的高育良,也有可能是笑面虎。

第一次讨论怎么处理丁义珍,他两头糊弄,说要打电话给省委书记汇报,结果电话接通了却先讲空话耗时间。


他一边私底下嫌弃祁同伟,一边又很伟光正地教导他要为人民服务。

检察长季昌明的出场设置也不像好人,贪官出逃了,他非要拉着反贪局局长陈海去汇报情况,才能抓人。


可在后面剧情他又为了拿到举报人线索,做主让男主角侯亮平(陆毅)破例去审问自己的发小。


公安局局长赵东来一直表现很强势,看似有什么黑幕;昨晚他又骂骂咧咧这样说最可疑的女商人高小琴:“她算个什么东西!”——那他到底站哪边?


总之就是除了一看就是好人的陆毅和张丰毅,其他人的人设都变化莫测,格局走向几天一变。


看剧的网友被逼成了这样↓


然而,也有剧情不那么密集的地方。


陆毅和赵子琪一相逢,即便是《我的青春谁做主》CP可以唤醒观众回忆,也是满眼挡不住的尴尬。


这是一起看群体事件直播,你们可以震惊得真实一点吗?


如此正襟危坐刷手机……


夫妻俩毫无火花……


顺便吐槽一下剧组的直男审美↓


————————


反腐剧这个题材在90年代到本世纪初曾经非常盛行,很多人可能记得《大雪无痕》、《忠诚》、《绝对权力》、《国家公诉》这些电视剧。


2004年,广电总局提出,反腐、涉案剧过多过滥,需要压缩此类电视剧立项,之后又通知这类电视剧不得进入黄金档播出。于是“反腐剧”这个类型逐渐消失。


现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回归,过去一周内该剧导演李路和编剧周梅森都被蜂拥而上的采访邀约包围,海量的信息迅速传播,甚至闹出了一些误会,譬如有媒体写“周梅森到秦城和贪官同吃同住”,但并没有。


看似神秘的反腐大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导演李路:

没有人说这个戏保证会过审;

几十个资方跑路了



严肃八卦:你说过想要把《人民的名义》做成美剧风格,那么所谓的“美剧风格”如何达到?


李路:我基本没什么时间看国产的影视剧,每天看一到两部电影,还有美剧、英剧,像《权力的游戏》、《国土安全》、《绝命毒师》。那些东西看了挺过瘾的,受到的艺术启发比较多。他们基本上是以电影化的手法拍出人性的东西。


现在我们这个戏首先是电影化,全部是电影机器在拍。情节性很强,带着各种暗箭、政治角力,都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每集都有悬念,所以观众老感觉欲罢不能。


严肃八卦:但是有些观众也提出生活戏、情感戏的节奏还可以再快一点,包括有些回忆戏份太长了。


李路:有些观众说的是对的,但我其实也是有意这么做的。情节太强想插上情感戏让大家舒缓一下,不要一直在一个节奏里。


严肃八卦:还有观众说陆毅没有老演员那么出色,你觉得呢?


李路:我听说那天是中宣部的领导在广电总局开会讲到了,说:除了陆毅,还有谁,在这个年龄段能够承上启下一身正气的?我觉得就陆毅合适,领导都这么讲。


我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发现,检察院的年轻人更多的是高智商、机智型的,高考状元、学霸,好多。如果不了解是看不出来他是干这行的。陆毅也很符合。我们给陆毅的要求是:不要演深邃、不要老谋深算,单纯可爱就好。“不要去演”,陆毅达到了这一点,很好。




严肃八卦:这部戏的尺度很突破,具体的过审情况是怎么样的?


李路:这部戏的剪辑跟审查一起走的,剪得很快,3个多月就剪完了;但是加上审查是将近10个月,远不像之前媒体说的“10天就拿到许可证”,没有,审了4个月左右。


最高检反贪局给提了66条意见,主要是根据法律法规和侦查,包括一些职业、习惯、侦查手段、层级、办案方式的各种专业意见给我们做了一些调整。广电总局是三次意见,主要是台词和表达方式。


这次给我们放的尺度是我没有想到的,没有伤筋动骨、没有一定要叫把某个桥段摘掉的,也不会觉得某些话说出来会触及到什么。虽然过审时间长,广电总局电视剧实际这次是全力支持。



严肃八卦:这部戏是跟最高人民检察院合作的,很多业内人士会以为你们一定很顺利,包括投资和过审。


李路:准确地说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他们是署名第一参与制作的单位,也是申报方。但没有什么保证,谁也不能保证你怎么样。不可能写在合同上说“这个戏保证过审”,如果写了我们就不愁投资了。


我做过江苏台的投资公司老总、制作中心的主任,投几千集电视剧还真没失过手。所以投资对我们这种有二三十年经验的正规军来讲,不是什么大事,应该很快就能安排。但《人民的名义》这部戏的投资盘子搞了六七个月,最后要开机了还没收盘。


有媒体写“50家投资方跑路”,这是夸张了,但是怎么也有几十家跑路了,还有一些已经签约的毁约了。我觉得平时都是挺好的朋友,长期合作的,没想到在这个戏上他们掉链子。时过境迁之后是能理解,但当时确实给我打击很大。我一会儿在天堂、一会儿在地狱。基本上都是今天说资金落实了、没问题了,到明天又不行了。我甚至怀疑自己选择做这个项目,是不是真的错了?


严肃八卦:为什么资本对这个戏不信任?


李路:十几年没这种剧了,我们面前没有成功案例。现在都是大IP剧的盛行。《人民的名义》这么一个故事,能不能赢得市场,人家都表示置疑。现在影视投资已经纯市场化,他有一套商业模型来论证这部剧未来的市场和风险度,大明星谁谁谁等于市场多少钱。当他们把这个公式算完之后,觉得风险远远大于收益的时候,肯定就不投了。


但影视产品是一个创意性产业,他不是你拿公式能算得好的。现在那些跑路的全都后悔了,打电话来致歉,自己说自己鼠目寸光看错了,但是说这个也没用了。



严肃八卦:有没有体制内的观众给你反馈说这个戏真不真?


李路:体制内的观众给我反馈,不是一般的多,都说太真了。

 

像李达康跟高育良在常委会上,为祁同伟能不能上副省长的这个角力,就是两个派系的角力,这是现实生活里面也有的,官员肯定要用自己熟悉的人。


还有祁同伟是高育良的学生,但是为了自己多一票就能瞬间倒戈到李达康一边,这不就是人性和善恶最真实的描摹吗?


严肃八卦:有观众觉得祁同伟拍马屁太夸张了,跑到老干部家小花园锄地什么的,现实里真的可以做到这个程度吗?


李路:所以说你们单纯,现实比这还极致、还不要脸。当然我们也有艺术加工。溜须拍马是小丑,但也是人性。



严肃八卦:这个戏现在也很受年轻人欢迎,像弹幕和直播这些元素,是针对年轻人加上的吗?


李路:必须加上。要吸引年轻人,又写的是这两年的事情,元素不能太旧。


我和编剧周梅森老师经历不一样,我们对政治的思考肯定不如他。但在戏剧的时尚感和时代感、情感戏这些方面,我是要动的。有些原有的名字,我说跟周老师说:“梅森大哥,这名字太土了咱得改。”他就改,改了好多名字。


像高育良原来叫侯玉贵,我们给改了。



严肃八卦:这个戏的播出平台是湖南卫视,有人觉得调性不搭。


李路:在我们拍摄期间,还没定播出平台的时候,湖南卫视就三次到南京来找我,一来就是六七个人,非常诚恳,越过商务谈判过程,直接向我们报价格,在我没有第一时间同意的情况下,人家也说如果准备卖给任何台,也要提前告诉他们,把他们作为第一优选方。我觉得这个态度让我极其感动。电视湘军挺可爱的,敢为人先。很坚决,不拖泥带水。


湖南卫视在A类电视台里面是翘楚,这个播出平台有年轻人未尝不好,年轻观众认同这部剧,说明这部戏的影响力扩大了。



编剧周梅森:

年轻人才知道,中国也有政治戏


严肃八卦:听说这个小说写了八年,改了六稿,主要纠结在什么地方?


周梅森:反腐这个题材过去有政策限制,但我一直在写,写了就锁在抽屉里。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来找我写反腐的时候,当时我都不敢相信这个故事能写到今天这个程度。


故事写到一半的时候我把稿子拿给中国作家协会的老党组书记翟泰丰看,他也是我们这部戏的艺术顾问。他看完之后给我通了一个很长的电话,他认为,十八大以后,反腐力度这么大,2014年山西政坛塌方,某些地区部门严重的腐败,新闻报道都出来了,他说:“这么严重的问题,你还能像过去那样轻描淡写?”


后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宣传部、广电总局的同志,大家一起来讨论,究竟我们要写一个什么东西?这是我的创作过程中很少有的,最终获得了从领导到专家一致认可,这个戏可以进一步往前走。


严肃八卦:写了这么多年的反腐题材,觉得现在写的《人民的名义》和十几年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周梅森:不一样的太多了。十几年前干部队伍没有糜烂到这种程度。政治生态没有坏到这种程度。


在这一点上,十八大以后的中央,认识非常清晰。如果不把这个反腐这一仗打赢的话,整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着威胁。


不说别的,就看公开报道,人大代表可以贿选,军队里从一个小排长到将军都可能腐败。一场反腐被拉下马的将军,超出我了我军建军以来历次战役阵亡牺牲的。这是不得了啊。


腐败不仅仅是官员贪一点点钱,是把整个社会的道德底限全部拖垮了。干部的队伍应该是精英队伍,是一个社会的标杆。结果呢?在我们这,干部队伍是底线都坐不住,这非常可怕。


另外一个不同的是,现在的反腐的作品,政策放宽了,大家比较有信心来正视这种政治生态。



严肃八卦:这个戏很多人媒体都说是“最大尺度反腐”,你怎么看这个说法?


周梅森:这个戏的的出品方里有最高检影视中心,但最高检从来没想过什么尺度不尺度的问题,完全是我们团队自己把握的。我可以公开说。


主要是我做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情节,刚刚说了,做到一半,去征求大家意见,做成这样。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的范子文是个非常好的实施者。我跟他合作过两次,上一次《国家公诉》也非常成功。我提什么创作需求,他帮我联系找材料,而不是下任务、下命令。


没有他,《人民的名义》这个戏根本出不来。本身他就非常开明。你要是剧本不好,他那边就过不了关。


当年我也有怀疑担心,万一政策不放宽,涉及的那个副国级不准写了,情节怎么处理,我们还有退一步的准备。


媒体都说什么副国级的腐败,所谓的副国级并不重要,我写的是一个星级大省政治生态败坏后造成了严重后果。



严肃八卦:你写的政治故事,会不会有观众看不懂的地方?


周梅森:有些年轻人不太懂。比如头两集他们说拖沓,一个会讨论要不要抓人,两集了还在开会,人跑掉了。


但这是我非常非常深刻的体会,你要想把一件事办砸,你就多请示多汇报,肯定砸。了解中国官场,就知道我要表达的东西


严肃八卦:反腐题材本来很盛行,但这十几年都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


周梅森:这个政策管制不是唯一的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个原因是,现在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但大家想法都变了,粗糙的利己主义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充斥着社会各个阶层。


这个不准写那个不准写,这个不准拍那个不准拍,拍了也不让你上黄金时段,那我惹不起我躲得起啊,我不跟你玩了,行吧?

 

但你希望我们把眼睛闭上,装看不见,不行,我还是看见了。我作为一个作家我还是写,写了扔抽屉里了。


我不相信这种趋势可以无休止地延续下去,现在十八大以后反腐开始了吧?


严肃八卦:有一种说法说现在很多的新闻本身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你觉得这个说法对吗?


周梅森:对啊,讲得很准确。


这些落马的官员们,还有他们的腐败事迹,给我们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现实比我们有想象力,不断创造出腐败(和反腐败的)奇迹,前仆后继的生动事例,是作家想象不到的。


像我们电视剧里演的,大火一烧,海内外都知道,这种事情还少吗?


你能想象到煤炭司的副司长家里藏着两亿多的现金吗?


魔幻吗?太魔幻了。


你想都想不到,两亿多是多少?我们拍戏的时候算过的,两亿多的钞票能码成什么样子。


当时我们也犹豫,这个场景到底做不做?后来一商量,还是要做。


现实的生活已经这么魔幻了,你不敢把这个魔幻真相拍出来,就跟观众没有契合感。


我们这个主题的戏,老百姓很容易反感,认为你是假的。所以这个戏是力求拉近和观众的关系,把心交给观众,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现状。



严肃八卦:你会特地为年轻人设计情节吗?


周梅森:不会。我因为这部戏认识了很多年轻人,他们教会我用微信,很多新东西。但他们说“桥段”的时候,我说:不要看别人的桥段,自己是制造桥段的;以后别人上影视课程要说,这是《人民的名义》里写的桥段。


但我看到收视统计数据很惊讶。女性观众比男性观众多,年轻人竟然占了一半以上,所以我感到非常欣慰。


都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玄幻,喜欢小鲜肉,根本不喜欢正经东西。不是这个情况。


不是他们不想看,你们什么时候拿过好作品?


很多的孩子一看就看进去了,说从小没看过这种剧,不知道中国还有这种政治剧。


你给人三聚氰胺吃,说他们就喜欢三聚氰胺,这是没道理的。所以说,责任还在我们(创作者)身上。不能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