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消失的“100亿元” |2024年电影市场盘点 ·  昨天  
虹膜  ·  最棒的《射雕》不是已经拍过? ·  2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她的《正年》,她的今年|赏色 ·  6 天前  
乌鸦电影  ·  白发全靠“洗”,染发店老板看到都要哭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噱头让位于故事,才是《乘风破浪》的叙事良策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2-09 21:07

正文

点击上方 ↑ 蓝字即可订阅 编剧帮

源 | 文艺各种说  文 | 阿说君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各种改档、改档,最厉害的虚晃一枪之后,直接从春节改到暑假去了。《乘风破浪》是春节几个月才起跑,抬腿就冲刺,拼命要在大年初一上映,并且它成功了。


韩寒通过《乘风破浪》致敬了多部影片,人家都老老实实明说了,其中包括1993年由陈可辛执导的《新难兄难弟》。《乘风破浪》与《新难兄难弟》在故事组织上非常接近,都讲述了一对感情不睦的父子,儿子通过穿越而经历了一系列事件,最终体谅了父亲,回到现实世界后,与父亲达成和解的故事。很多网友一发现这个,立刻就疯了:


孙zei!这是抄袭!



然而完全不用这么早激动。外国影片《大鱼》等也拥有类似的故事框架,你看一下,搞不好还得骂街。


其实,利用人物目睹过去所产生的精神冲击达成现实的和解,完成人物的精神成长与蜕变,这几乎是这类影片的标准化模式。以母题、原型研究的视角观之,这种情形在世界文学、电影中不胜枚举,多看点书就不会这样大惊小怪了,没有像发现新大陆一般详细比对的必要,也不妨碍《乘风破浪》成为一部不错的电影。


《西游·伏妖篇》是抓住西游IP“敲骨吸髓”,还到红孩儿当老大那地方搞点异域风情。《乘风破浪》借助穿越的外壳,却玩了次强烈的现实主义,将镜头焦点对准了小镇青年群体。


据传,21岁上下的小镇青年是中国电影的主流消费群体,但大银幕上,都市俊男靓女挤占了小镇青年的位置,好像这群人正是小镇青年的人生目标与自我想象,而真正观照后者心灵史的影片并不多见。这个重任,竟由身居“魔都”上海,开着赛车玩叛逆的洋气男韩寒完成,是不是有点神奇?


或许,事情就像钱钟书那本散文集的名字一样,只有“在人生边上”,拉开点距离,甚至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才看得清楚。


 “过去”与“现在”两重时空叙事


《乘风破浪》的叙事有“过去”与“现在”两重时空。


在“过去”,父亲徐正太风光无限,是小帮派精神领袖(尽管帮派的规模实在小得可怜),儿子徐太浪是他的“小弟”;而呼喊着世界不会改变的徐正太在“现在”,在成为顶级赛车手的儿子面前,无可奈何地显出老迈与窘迫,世界终究变得让徐正太们陌生并感到疏离。


因此,当亲历了“过去”的徐太浪与父亲达成和解,与其说是迫于父权,不如说是历经沧桑后的包容、体谅。因为,当世界改变,基于“过去”的规则而得以建立和巩固的父权已经不复存在,老迈的徐正太都不敢正眼看作为成功赛车手的徐太浪,他还父哪门子权啊!阿说君对以精神分析理论强套《乘风破浪》的评论表示不敢苟同,您看过的那几本书,阿说君也看过,但是这电影,满不是这么回事儿。父权的事儿,阿说君待会儿给出自己的解读。



现在”崇尚发达、资本、速度,也包含着冷酷与残忍——就是黄志强所代表的那一类,这从黄志强和罗力不同的坏法上就看得出来,从两人的关系走向上更看得出来。


相较之下,“过去”的简单、情义和慢生活更打动徐太浪。在“过去”,徐正太会因为徐太浪的一句“你等我”而在天台上傻等一夜,类似的情节、细节首先告诉我们,拥有手机、随时可以联系别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要感激现代文明的发展;其次,“过去”的小镇青年身上也因此呈现出传统乡土中国的某种烙印——这是关于文化的,只有到这个份儿上,怀旧才能立得住,才变得有内容。


父子关系,好像是现当代以来中国文学常说的一个话题。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社会文化转型时,极容易被文艺触及的话题。代际冲突,玩点儿以小见大,勾连点儿家国社会,关系点儿进步与落后、激进与保守什么的价值观念,再加持点儿各种理论,这可就了不得了,是个大话题、文化话题、学术话题、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话题了。


在阿说君相对熟悉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充满了各种儿子逃离父亲的故事,各种叛逆,各种去国,这也正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之于“传统”的某种姿态。而《乘风破浪》扬弃了中国现代文艺作品中,以子辈男性为中心的启蒙革命叙事所隐藏着的弑父冲动,而用爱与人性的力量化解现实世界的诸多矛盾,有过于轻而易举之嫌,但同时也让影片回归稳健、可被广泛接受的价值立场,非常适合春节档和我国电影的总体环境。


真正的父权,从来是弥散在文本以外而无处不在的,规约着整体的艺术生产。它不是影片中徐正太的权力,而是决定着《乘风破浪》为什么长这样的那种权力。



高人仅仅在文本内部讨论权力,有点儿不鸡贼了。


噱头让位于故事,“不笑硬挠”并非喜剧


有人说,《乘风破浪》缺少韩寒的气质,韩寒应该是批判现实的。你可拉倒吧!


不必抵制诱惑的坚守不是坚守,不必承担压力的批判不是批判,能给自己带来令名声望的坚守、带来品牌效应的批判,其实是一种自我塑造和营销。


韩老师压根也不曾正经批判过什么,《乘风破浪》难道不是韩寒一贯风格的又一次展现吗?

       

《乘风破浪》里没有现实批判,然而并不要紧,人家拥有较为高级的喜剧元素。


纵观中国的喜剧电影,“不笑硬挠”这一路的居多,具体说来有两类特别流行:


一类依靠频出而搞笑的“金句”,有时候也不太“金”,不可乐硬乐;

一类主打有特别天赋与能力的演员,尤其是长得有格调、很上品的那一些演员。


这两种办法当然很容易引人发笑,但前者往往漂浮在叙事之外,一不留神就沦为段子拼盘;后者甚至容易颠覆叙事,让整部影片成为大腕儿的耍宝卖乖。从喜剧观念层面来看,这两种办法都称不上高级。


《乘风破浪》就要好一些,它的笑点主要来自故事逻辑本身,“金句”不如韩寒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后会无期》多,但是每一句都是特定情境下,人物不得不说的话,没有刻意抓哏之嫌,自然也就不容易出馊哏。懂得闭嘴其实比懂得说话难得多。一向善于以“牺牲”自己娱乐观众的邓超,这次也基本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在《恶棍天使》风格的“不归路”上走下去,表现得十分收敛,显示出难得的分寸感。只要邓超老师控制住情绪,整部电影也就没有卖相之嫌了。


“人保戏”当然能显示“人”的魅力,也会很好看,但“戏保人”恐怕才更能带来“戏”的进步,才更是“戏”前进的长期动力,也应该是“戏”之生产的常态。


噱头让位于故事,笑点频率就降下来了,《乘风破浪》不会让人总是笑,却能让人笑得不尴尬、不肉麻。彩蛋里的一幕,一语双关的“妈咪”,几乎有些笑中带泪的意思了。再加上赛车场面等镜头调度的功力,《乘风破浪》的电影形式感很强,正经算是一部电影,而不是大型PPT展播或别的什么。



一部《乘风破浪》还不足以证明导演的杰出,但不得不说,作为导演的韩寒进步很快,比多年来致力于耍贫嘴、卖洋相的喜剧人、电影人鸡贼许多,聪明许多。

         

短短几个月就弄出来的片子能有这个水准,手够快的,也真不容易,部分细节也还可以更加完善。有网友说《乘风破浪》很多问题没讲清楚,比如徐太浪穿越回过去之后,他的衣服是谁提供的?


对这类朋友,阿说君非常想反问一个问题:世界上那么多好电影,没有哪一部详细讲述了主人公每天去几次厕所,你会误解主人公都是貔貅吗?你会因此认为它们不是好电影了吗?


春节过完了,该上班上班,该过日子过日子,该看病看病吧网友们!拜拜!


版权信息

本文选自:文艺各种说 阿说君/文  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点击二维码即可关注阿说君哦

编剧帮招聘


编剧经纪人 | 法务专员

新媒体主编(影视行业) | 商务助(商务拓展)

影视策划(项目评估方向) |  产业记者(可以兼职)


以上职位均需2-3年影视行业及相关工作经验,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email protected]合则约见;欢迎自荐/推荐


自助关键词


自由编剧、编剧工作室、编剧公司 求签约 / 代理:我是编剧 

影视公司、投资公司 找剧本 / 项目 /编剧:我是公司  

项目宣传、影视宣传  商务合作  |   加入编剧帮各地分会:我要加入分会(目前已开通以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韩国首尔、美国洛杉矶等)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专注为中国编剧服务

商务合作:gangqinshi01
联系电话:13520124071
投稿: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