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良叔今天想和你聊聊隐私泄露的事儿。
千万别以为和你无关,搞不好你的相关信息早已被倒卖过几手。
“韩国N号房”事件,你听说了吧?
聊天软件Telegram上有一个聊天室,专门以分享色情内容的方式牟利,会员高达26万人。
聊天室的管理员“博士”,一边在网上以高额兼职的噱头,骗年轻的女孩儿拍不雅照片、视频;
一边通过网络黑客技术扒光了年轻女性的资料,包括
家庭信息、住址、家庭电话、隐私照片等,威胁其成为性奴,在全网直播。
不难看出,在整个犯罪链条中,获取受害人的隐私信息,是最关键的一环。
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
一个网民的信息被彻彻底底的扒出,并不是难事。
之前我问过一个技术人士,他说:
“你每浏览一个网站,浏览器和搜索引擎都会留存一个你登录的临时文件,也就是人们常见的历史记录。
黑客只要攻下这个临时文件,就能找到你的账号和密码。
拿着账号信息顺藤摸瓜,就可以跟踪你登录过的手机。”
那把浏览记录全删了呢?应该没事吧?
并非如此。
“现在的云计算已经可以做到实时上传,哪怕你每次上完网及时清除也没用,所有的数据都已被“记录在册”,想逃都逃不了。
那哥们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
真相就是如此,隐私泄漏,远比我们想象得可怕……
默安科技CTO魏兴国称,微博泄露了很多人的手机号。
要知道,作为国内最大的社区类APP,微博的注册用户高达十几亿。
有超过5.38亿条微博用户信息在"暗网"出售,其中1.72亿条有账户基本信息。
不久,微博也承认泄露属实,但又强调,不涉及身份证、密码,对微博服务不会影响。
难道微博只是泄露了用户的头像、昵称以及平日里发过的微博照片?
当然,具体泄露了哪些信息,我们或许无从知晓,但网友对微博的解释,显然不买单。
如今微博被盗,手机号、邮箱都被改了,申诉失败,这也叫没影响?
到底孰是孰非,良叔也不好定论,良叔一媒体朋友,批评了新浪,第二天就收到了“名誉侵权投诉”。
比利时新闻网站VRT报道,谷歌的合作伙伴,向其泄露了1000多条谷歌语音助手和客户对话的录音。
苹果Siri 团队承包商透露,Siri 会对人们的隐私活动进行录音
——包括性生活、医患交谈、交易信息等,并将音频偷偷发送给评估师进行评估。
说实话,隐私信息泄露问题,真的已经是个全球性问题。
微博上有一博主@上岸的你,就曾在视频中自曝,自己的信息被扒得一点都不剩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通过手机APP借了不少网贷,钱是拿到了,解决了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各个都接到了他欠款逾期的消息。
“逾期当然是我不对,但是,他们怎么知道我亲友的联系方式?”
“很简单,你下载的是一个APP,曝光的却是全部的社会关系。”
你想想,下载软件后,首次打开,是不是屏幕通常会弹出“隐私访问权限”?
什么个人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照片等等全部会被爬虫技术爬个遍。
网贷公司就能通过你的手机,自动“找到”你的亲人或朋友等亲密人士。
网贷公司就把你的信息卖给催收公司,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嘛......
去年,河北石家庄的郑先生,就享受过一次这样的“专业服务”。
放下这个不说,我只想提醒你,只要你上过网,你的所有信息都有迹可循。
“风控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只要愿意出钱,你就可以获一个人的所有信息,他还能往哪里跑呢?”
大数据时代,也许我们真没什么隐私可言了,你可能就是几段信息符,区别只在于有用还是没用。
如果说,信息泄露“归功”于网络爬虫技术,那智能AI技术,则是直接复制了一个人的原型。
去年3月,德国一位财务高管,接到董事长的电话,要他把22万欧元转到匈牙利一家银行。
高管马上照做,两天后,他接到警方通知,说他涉嫌诈骗公司22万欧元。
还好,
最后警方破了案,发现诈骗者采用了“仿声技术”,让高管中招。
想想这高管还真是幸运,如果破不了案,黑锅还不背定了?
良叔看这个新闻时,有点半信半疑,这简直是邦德电影里才会有的事啊。
模仿器中有一个芯片,只要录下某个人的一段话,便可以分解成许多微小音节。
连声音都可以以假乱真了,未来,如果骗子利用AI语音模仿技术,再结合换脸的技术,那诈骗的成功率恐怕会更高。
福布斯记者Thomas Brewster曾经做过一个试验:
他用自己的照片,打印出了一个3D头型,然后对5款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进行解锁测试。
要知道,这个作者制作方法非常业余,就能达到如此的效果,如果是一个专业组织刻意为之呢?
无论怎样,这都值得我们警觉,原本推助社会进步的武器,可别变成恶人谋利的镰刀。
317位公民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被公开售卖,而它的售价,
竟然只要500元
。
当警察顺着这条线继续往下查发现,这些数据已经倒卖了好几次。
目前,这些信息已经被掌握在多少人手里,或许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可,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人的身份证信息、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信息已经全部曝光了,无异于裸奔。
根据审问得知,这几十个人的信息,其实也是从别人那里买过来的,而他不过是个中介而已。
也就是传说中的“中间商”,把这些信息二次贩卖,赚取差价。
而最大的上家,直接开发了黑爬虫网站,只要付钱,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彩色头像,全都能扒得一清二楚。
简历嘛,当然包含了个人电话、身份证号码信息、家庭居住信息。
区域的2块,二线城市3块,一线城市3.5块,全国的4块。
很难想象,我们日常信赖的招聘网站,也私下里干着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果说智联招聘事件,是个人为之,那么巧达科技就是有组织犯罪了。
这家“风靡一时”的简历大数据公司,就曾被实锤兜售用户隐私。
他们团队人数不足50人,成立第3年,全年营收便已超过4亿。
巧达科技旗下共有38个B端招聘产品,拥有超过170万的招聘者用户,数据库有2.2亿自然人的简历、简历累计总数达37亿份。
此外,巧达科技还有超过10亿份通讯录,并且掌握着与此相关的社会关系、组织关系、家庭关系数据。
成立5年,便先后获得由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及中信产业基金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为了赚钱,有些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底线,利字当头,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而蒙在鼓里的我们,却对这背后暗藏的风云毫无察觉……
今天文章所说,只是浮冰一片,下面的暗流涌动,自然不为人知。
一个从来没打过交道的保险公司,突然来电,对你的生辰八字、车牌号码,了如指掌;
你和闺蜜聊到一款口红,打开手机某宝,发现那款口红愕然出现在首页推荐......
车票、机票以及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都包含了个人隐私,千万不要随易丢弃,否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给有心之人,留下可乘之机。
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走在街上,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让你参与问卷调查,有时候还会以利诱之,送个小礼品什么的,诸如此类,定要留心。
它们可以免费检测你的健康状况,只是需要你的面部识别信息,还需要手掌触摸。
如果你真想检测,良叔也不拦着,但这种仪器我一般都会离得远远的。
一旦连上了公共WiFi,你的手机就开始处于裸奔状态,所有上网记录一览无遗。
针对此次微博信息泄露事件,网友@AAA大笨猫公开发声提醒各位:
如果其他人保存下来,就可以通过相册直接知道你住哪栋楼了,
地址信息轻而易举地曝光了。
再去相册,按【地点】里面找找都有哪些是自己拍下来的图并且发到微博的,尽量将该条微博删除。
手机设置-微博-相机,并取消第三方应用授权网页链接。
为防陌生人登录你的微博,开启陌生登录提醒和双重登录验证。
近期如无交易可先到微博钱包-钱包设置-支付宝账号解绑支付宝,以防此次微博信息泄露影响支付宝。
当然,在严格的自我防控下,信息泄露事件仍需相关部门的严格管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项的规定: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很多受害者看来,这点象征式惩罚,和口头警告没有本质区别。
科技在进步,隐私泄露的伤害在变大,我想,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让那些网络盗窃犯承担应有的惩罚。
为了回馈大家对良叔的支持,也为了帮助良粉全面深入理解暗网背后的世界,良叔决定免费赠送
亲笔签名的
书籍
《暗网》
。
24小时内,留言
点赞最高的前5位,助理将联系你,关于后续事项。
本文作者: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我是
良大师
畅销书
《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
作者
原500强高管
著名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
良分文化CEO
平时给大家解答工作、生活中的疑难杂症
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良叔
”
欢迎大家添加我的微信,与良叔亲密接触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
若你喜欢这篇文章
给良叔点个“
在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