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户型,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哪种户型更好租更好卖。
(文末可以看到)
今天再细化一些,聊聊户型对居住体验的影响,方便大家在看房时心理有数。
梳理户型的演变过程,有个调控政策的影响非常大,俗称「7090政策」—
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住房所占比重需达到70%以上。
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的一大问题就是住宅用地供应不足,房子供不应求,「7090政策」旨在增加刚需户型的供应量。
自此,90平米成了刚需和改善们的一道坎,所有需求都要在这个面积内实现。
有调研机构在统计了众多成交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
90平米左右的户型是市场最爱。
户型演变的脉络就是围绕这个核心需求来的。
90平米的建筑面积,从最开始的「两室两厅一卫」,逐渐变成「三室两厅两卫」。空间安排愈发合理、紧凑。
找了个例子:
90平米/三室两厅两卫
当然,如果把面积再缩小一点儿,80平米也能装下「三室两厅一卫」的配置。如下图:
78平米/三室两厅一卫
几乎做到了每一平米都实用。
这种在小面积里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居住体验的户型演变趋势,直接反映了一二线城市居不易的问题。
当然,有得必有舍,能做出这种户型的小区,高楼层、高容积率、高密度、中庭小、绿化少、老化快等问题,至少得占几样。
因为对位置有要求,不想太偏,我在北京买房时根本不敢奢望这种户型,只能考虑老破小。
看房时唯一的执念就是要买60平以上的户型!原因很简单,60平以下不管怎么规划都很难实现带沙发的客厅。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矫情了,在香港,大把大把五六十平的三房:
51.5平米/三室两厅两卫 就问你服不服!
很多香港人对房子的夙愿就是能在这辈子实现「三面下床」。
相比之下,我们大陆人民还是幸福的...
好了,聊完户型演变历史,再说说看房时要注意的细节。我列了个表:
下面由房产中介小钱来给各位客户解释下:
其实只要不影响居住体验,我个人不是很在意户型是否方正,但从定价来看,不规整的户型一定是有折价的。
北方人非常在意朝向,南方会好很多,我去重庆时感觉大家对朝向都不太在意。
一般来说,朝南采光最好。朝北采光差,但是夏天会比较凉快。朝西最大的问题是西晒,夏天会很热。朝东白天和上午的采光会很好,早晨起来心情比较好。
解释下「南北通透」的准确定义,不是所有南北向的户型都算南北通透。只有南北卧室门对门,窗对窗能形成过堂风才叫南北通透。
窗户,我很在意的点。有人说窗户大影响室温,纯属扯淡。我对窗户就一个标准,越大越好,最好落地!尤其是朝向不好的户型,只要窗户足够大,采光不会有啥问题。
还有就是明厨明卫我也比较在意,不然给人感觉很憋屈。
我个人觉得开间越大越好,最好能多个窗户。开间小进深大,采光和通风会不理想。
层高,也是很重要的细节。北京有些老破小层高不足2.6米,新风系统没法装,厕所封顶之后看起来非常压抑。
层高自然越高越好,平层普遍在2.8~3米这个区间。
动静区域尽量区隔开,别有交叉。
这里插一嘴聊聊厨房和卫生间。
厨房,要么进深够长,要么开间够宽有做成U型厨房的潜质,不然很可能有操作空间不足的问题。
还有厕所,三分离肯定是最理想的状态。
当然最终能住什么样的房子还得看首付。
如果没的选,我的底线就是厕所面积最好别小于2平米,不然就只能在马桶和洗手盆之间的缝隙里洗澡,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