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Exosomal microRNA Transfer into Macrophages Mediates CellularPostconditioning.
外泌体microRNA转染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后处理。
作者
:Geoffrey de Couto, PhD,Romain Gallet MD, Linda Cambier, PhD,Ervin Jaghatspanyan, BA, NupurMakkar, BSc, James Frederick Dawkins, DVM1,Benjamin P. Berman, PhD, EduardoMarbán, MD, PhD
出处
:Circulation. 2017 Apr 14. pii:CIRCULATIONAHA.116.024590.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6.024590.
IF
=17.05
摘要
:
背景
:心源性细胞(CDCs)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通过极化巨噬细胞(Mϕ)产生心脏保护作用。本文中,我们证明心源性细胞这种心脏保护作用是由心源性细胞外泌体(CDCexo)起主导的细胞后处理。
方法
:利用大鼠和猪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之后从冠状动脉分别注射CDCexo、纤维细胞外泌体(Fbexo; 对照组),及空载。2天后,测量梗死面积。从心肌组织及骨髓中分离出巨噬细胞进行下一步分析。利用RNA测序分析外泌体内容和Mϕ的基因表达改变。
结果
:注射CDCexo的大鼠和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再灌注后的梗死面积减小,而其他组并没有此改变。此外,CDCexo减少了梗死组织中CD68+的Mϕ数量,模拟CDCs改变Mϕ的极化状态。CDCexo比Fbexo富集了多种miRNA(包括miR-146a,miR-181b,和miR-126)。CDCexo致敏的Mϕ全转录组反向分析发现,miR-181b是CDC诱导Mϕ极化最主要的候选介体,而蛋白激酶C δ(PKCδ)是下游的靶点。另一方面,选择性加载miR-181b的惰性Fbexo也改变了Mϕ表型,并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产生了心脏保护的作用。而PKCδ抑制的Mϕ也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结论
:本研究说明,外泌体将CDCs中的miR-181b转染进Mϕ,降低了PKCδ转录水平,是再灌注后CDC的心脏保护作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