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天前,两会刚开始时那位因为一台肺移植手术而引人关注的人大代表么?(没听说过?来戳这里→厉害了,word代表!参加两会还顺道做了台换肺手术!)他就是陈静瑜医生,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2016年,全国共完成204例肺移植手术,他的团队完成其中136例,他所在的无锡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球第二大肺移植中心。
今年两会期间,他利用会议间隙,辗转于驻地和医院之间,为患者施行肺移植手术,有人点赞,说他是“医者仁心”;也有人质疑,肺移植手术如此耗费心神,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难道手术不影响履职?他如何回应?
中国之声 两会特别节目
《我们的两会》第八期
《一位代表的“肺腑之言” 》
在器官移植中,肺移植的难度排在榜首,而陈静瑜医生,正是被大家称作“中国肺移植手术第一人”。本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接受记者采访,说到我国肺移植的专业医生短缺,曾给过两个数字,他说:我国七成肺移植手术靠一个医生做。他这里所说的“一个医生”,就是指陈静瑜。
(采访工作照)
陈静瑜说,我国目前肺移植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大城市肺移植都不成熟,包括北京。
“北京一年的肺移植手术不到十例(陈静瑜团队去年一年完成136例),甚至有过一天24小时之内完成了6台肺移植……北京不可能每个学科都好。从我来讲,我把肺移植当成我的一个生命一样,我已经是攻克了15年了,从刚刚启动不成熟,到现在走向成熟,成为世界的肺移植中心,也有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
据陈静瑜介绍,这次来到北京开会分别在3号、4号和7号做了三台手术,其中3号手术的患者已经可以下床走路;7号手术的患者在ICU第二天就脱离的呼吸机,经过康复训练之后就可以回到病房;唯独4号手术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在ICU治疗当中。
(正在工作的陈静瑜)
面对有人对他心系着手术病人,却有些忽略了来到北京的本意——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质疑,他说:“怎么说呢,主要还是来人大履职,但是有这样的病人,而我能救他,作为医生来讲也是应该的。作为医生来讲,治病救人还是第一位。我根本就没想到会来做这个肺移植手术。但是病人在中日友好医院已经住了3个月,这种纤维化的病人到了晚期,假如说没有肺移植的话,那肯定短期内就没有生命了。刚好我2号到了,刚好湖南浏阳医院里面有一个脑死亡爱心器官捐献,所以才决定在中日友好医院跟中日友好医院的团队一起合作,为他完成了一个双肺移植手术。”
陈静瑜医生此次在北京做的前两例肺移植手术,肺源供体分别来自湖南浏阳和云南昆明。陈静瑜说,手术进行得如此顺利,和我国已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密切相关。而这个绿色通道的建立,正有赖于2015年陈静瑜在两会上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相关建议,这个建议去年5月成为现实。
“我是觉得通过作为全国人大代表10年的履职过程,对我来讲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要很好地利用人大代表这个平台,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为我们的社会的进步,为我们医护人员发声,来呼吁。”
除了在手术台上治病救人,陈静瑜还是个“微博控”,他正是运用这样的社交平台,向普通人一点点推广着肺移植手术知识。
有人开玩笑,说他的微博太“血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手术中被切下来、黑成石块一样的尘肺病人的病肺,可以看到拿来移植的捐献出来的鲜活肺器官……
作为人大代表的陈静瑜,也屡屡通过微博,搜集民意,为民代言。2013年陈医生关于切实解决尘肺病患者医疗救助的建议,正是来源于2012年微博“大爱清尘”中说要寻找一个人大代表来为尘肺病人来呼吁的需求。而此后,连续几年陈静瑜医生都上交了与尘肺病相关的议案或建议,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陈静瑜向两会提交的议案或者建议中有两项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他近几年一直在呼吁的“加快推进脑死亡立法”,另一个,就是关于“做好交通事故脑死亡器官捐献工作”的建议。
陈医生说:“我在2015年、2016年都提了脑死亡立法,但是国家有关部门给我的答复说是目前关于‘脑死亡立法’没有群众基础,但是我要说的是,他们没有看到老百姓的群众基础已经是有了:2016年,我们中国有4080个病人脑死亡了以后进行了器官捐献,而这一部分病人,他们的家属60%到70%都是认可了脑死亡才做的器官捐献。救治一个脑死亡的病人,是在无谓地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而更多值得抢救的病人反而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一来加重家属的负担,更是对我们脑死亡死者的不尊重,所以这个立法,脑死亡立法迫在眉睫。”
在谈及“交通事故脑死亡器官捐献工作”的建议时,陈医生表示,“国外的器官捐献,60%都是来自于车祸、脑外伤、交通事故,而在中国,即使家属愿做器官捐献,这一部分病人因为牵涉到交通事故的责任的认定,牵涉到司法部门、公安交通部门的配合,走的程序非常长,等都处理完了,再来谈脑死亡病人的捐献就已经晚了……所以我希望公安部门、交通部门也强烈的来支持我们这个器官捐献。”
第一期《冯骥才:“没有见过一个政协委员因为提意见惹了麻烦”》
第二期《年轻人都不爱生二孩可咋办?听听“二孩政策”呼吁者怎么说》
第三期《老百姓就是需要这样“直言不乱言”的“葛大炮”》
第四期《厉害了word大妈!全国唯一连任12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第五期《韩德云:我说的话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六期《“90后”全国人大代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第七期《农民工逆袭称企业负责人,当了全国人大代表的他还是农民工的代言人么?》
他们,
是五千多名代表委员中特别的十位;
有的本就是大家、明星,
自带流量、引人注目;
有的敢说话、有担当,
常常遭遇记者“围追堵截”;
有的一夜成名,
享受鲜花和掌声;
也有的因当选或连任遭遇争议,
面对质疑……
今年
是本届人大和本届政协最后一次大会,
即将新老交替、辞旧迎新。
中国之声推出“两会”特别节目
《我们的两会》
与这十位代表委员面对面,
记录今天的他们,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了解不同社会阶层如何发声。
解密各不相同的两会故事。
记者:郭静、李楠、杨守华、许睿、景明、王一棚
编辑:刘曦文
微信编辑: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