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Fashion采访手记”邀请奢侈品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士Haze为我们独家撰写——
最近,奢侈品牌
Moncler
和
GUCCI
的首席执行官都纷纷表示,要加速新产品的更新,并缩短产品设计到上架的时间。
诶,这么一想不对啊,缩短产品设计到上架的时间?这不就是ZARA嘛?!毕竟,ZARA家就是以从产品设计到上架只需要3周而闻名于世的。
ZARA 2018春夏
GUCCI和Moncler算是我们奢侈品界,现在目前增长势头最好的两个品牌。
住我隔壁的姑娘Stephanie,才大三,就跟她妈妈嚷着要买个GUCCI的蛇头包,冬天要买一件Moncler的羽绒服。她妈妈还专门找到我,让我“教育”她一下,奢侈品这些东西,有多少是付给广告的,根本不值得买……(关于奢侈品值不值得买,要是大家感兴趣,我可以下次写给大家看,欢迎给我留言)
Moncler现在也在拼命推春夏系列了
GUCCI和Moncler不约而同地提出相似的战略,难道是预示着未来奢侈品牌的战略方向吗?或者是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有一点是肯定,那就是GUCCI
品牌首席执行官
Marco Bizzarri
自己说的:要确保生产能力和设计不会被其他品牌窃取。
GUCCI的广告,确实还挺有想象力的
为什么呢?隔壁Staphanie的妈妈其实并没完全说对,
奢侈品牌除了砸钱在广告商,其实品牌的溢价也来自于设计
,要是设计被剽窃,当然就会对品牌造成不下的打击。
但是GUCCI和Moncler那么兴师动众,不惜要花好多钱请更多设计师、改善自己的供应链系统、提高店铺的管理能力,为的是什么?只是设计不被窃取么?
No No No, 咱们不能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
奢侈品牌的快时尚化(也可以成为“ZARA化”)可能是未来维持增长的最重要的方式。
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1.
用奢侈品快时尚化抓住核心消费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真正的有钱人”。
2.
新一代的消费者美学意识大于品牌意识。
”都散开,我们要的是真正的有钱人“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先来谈谈,
奢侈品牌为什么在将来要更加依靠核心消费者?
如果我们看历史上奢侈品卖得好不好,好多时候还是跟经济环境、汇率之类的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在腕表和珠宝上的表现尤为明显。
像卡地亚这些牌子,说白了还是挺“看天吃饭”的
用大白话说就是,经济好了,奢侈品就卖得好,经济不好了,奢侈品就卖得不好。这一点我们看2012年奢侈品下滑就知道了,那时候主要还是因为经济不好。
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
的主席
Rupert
就曾明确表示他最关心的指标就是澳门博彩行业的业绩。同时澳门博彩行业也成为了全球宏观经济状况和高端消费的晴雨表。
Rupert
可见,奢侈品这个古老的行业一直都随着经济的波动而经历一次次生死的循环。
那再追问一下,为什么经济不好,奢侈品就卖得不好呢?其实
主要还是因为新富人群,也就是我们大家常常说的New Money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和全球资产价格——你也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房价”——相关。
但是现在呢,估计你也知道了,全世界都在进入加息周期,加息的结果就是市场上的钱变少了,房价也不涨了,New Money新富人群产生的速度放缓了——潮水退去,最后剩下的将会是奢侈品的核心消费者。
我们就用小李子演过的盖茨比来指代真正的有钱人好了
你觉得为什么爱马仕可以一直站在不败之地呢?为什么不管经济好、还是经济差,人家就是卖得好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爱马仕抓住的就是核心消费者,也就是真正的有钱人,而不是新富人群因为房价高涨(自己觉得自己有钱了)而燃起的消费欲望,因为那些转瞬即逝。
去品牌溢价、重产品溢价的快时尚思路是服务核心消费者的思路。
“品牌很重要,但是好看更重要啊”
我不知道我这么说,未来会不会被啪啪啪打脸,我也知道这会儿大家还是很重视品牌,因为Logo又开始流行起来了。
瞧瞧这遍地logo的
但是延续我们刚刚说的,logo这个东西,还是New Money新富人群在乎的东西,就是好不容易有几个钱了,花个上万几千的买个奢侈品,那我不还得露出一个Logo出门溜一圈嘚瑟嘚瑟?
品牌当然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奢侈品嘛,但是未来品牌的力量会被弱化。
以前的奢侈品取得销售的增长往往是添加副线,或者是在产品线中增加单价更低的产品,让人产生花便宜的钱就能买的
XX
品牌的愉悦之情,好比说花1000多块就能Dolce&Gabanna,所以他们后来把副线D&G关了。
但不管是推出主品牌的副牌,还是推出单价更低的产品,所有的增长逻辑都是建立在品牌上的。
不过,当市场中只剩下核心的消费者,那些真正的有钱人,当设计师品牌在中国崛起的时候,也是奢侈品牌去
logo
的时候。
国内设计师品牌确实越来越好看了,但还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大牌本身的溢价会逐渐回归理智,而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们会将更多的溢价放在了产品本身,也就是我花这1万块钱,大部分还是因为你好看,我才买你。
这一代消费者有审美,有品位且自知,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知道你在默默点头,承认自己有审美有品位)
这是消费心理成熟的体现之一,也是核心消费者最追求的。
而“变得越来越像ZARA”这个思路本身就是去品牌而侧重产品开发的思路。对设计团队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不但要求款式多,更要求每个款式都能代表奢侈品牌最顶尖的设计能力。
ZARA的设计团队据说有好几百人
另外,
快时尚另一个思路就是去掉
“
爆款效应
”
。
之前很多奢侈品牌都依赖于一两个爆款支撑起整个帝国——
从爱马仕的铂金包到
Celine
的囧脸包,从
Burberry
的风衣到最近的巴黎世家的老爹鞋,都是依靠某一款设计打下一片江山,从此品牌有了具象化的代表。
而这个具象化也加深了品牌的意识,看,那是
Burberry
的风衣,看那是
Celine
的包。
但是ZARA的思路则相反——款式多,不打爆款。
因为核心消费者需求都不一样,而为他们提供不一样的产品,来满足他们不一样的审美需求,这是核心要素。
Gucci
和
Moncler
的这一转变其实非常具有代表性。
一方面表现了奢侈品牌应对当前宏观形势的战略方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先行者的勇气(当然人家卖得好,也是有底气)。
GUCCI真的红了3年了,打破之前投行人给他们下的3年之后不会那么红的诅咒了
毕竟,若干年前还在拒绝电商的奢侈品牌们,能够迈出这一步,实在非常值得称赞。不过回过头看——
变化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奢侈品牌们也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