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正在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电子识别系统去跟踪汽车,计划在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汽车在注册时将需要安装一个用于跟踪的RFID芯片,初期车主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装配,到2019年1月起将强制安装芯片。报道称,这项计划旨在改善公共安全,以及帮助缓解交通拥堵。
早在去年公安部就起草了《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计划为车辆装上“电子标识”进行监测,现在根据外媒的报道,该项目将在7月1日开始在全国铺开,过完过渡期后将在2019年1月起将强制安装。
电子车牌通俗讲就像是车辆的“二代身份证”,它的专业术语叫做汽车电子标识,存储着与车辆相关的信息,包括该车的车牌号码、使用性质、车辆类型和车身颜色等信息。
安装电子芯片以后车辆车辆号牌信息将“电子化”,装上“电子身份证”的汽车将能帮助公安机关更为有效地打击车辆盗抢、假牌、套牌车辆、交通事故逃逸等不法行为,而标识内写入的信息仅为车辆的属性信息,如车牌号、车身颜色等,不会写入车主的个人信息,因此车主并不用担心隐私泄漏。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全球物联网观察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
相关延伸阅读:
10万物联网人齐聚深圳,IOTE 2018夏季展有何魔力?
刚刚,5G全球统一标准出炉,国内外行业龙头齐发声!
硅谷老前辈 MIPS 第 4 次被收购,这次遇到真爱了?
今日芯闻:大换血!中兴新一届核心领导成员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