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医疗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医疗反腐持续升级......
近日(1月2日),
上海市卫建委
联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9部委印发了《上海市2019年
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
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称,为深入落实国家卫健委等9部委《关于印发2019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上海市将进一步开展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的“纠风”工作
。
《方案》中首先明确,要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组织架构,要求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和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要成立
行风建设领导小组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所、站)等其他医疗机构
要配置专职人员,将
行风建设
纳入
年度绩效考核
体系。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耗材产供销用行为,上海市特别提出要各部门协同工作,
加强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将单价和资源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开展打击
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
。重点推进
医药耗材国产化
。
在购销改革上,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税务局将联合整治谈判落地工作,打击医药行业
虚开发票
等涉税违法行为。
在临床使用上,上海市提出要加强规范使用
医用耗材的监测管理
,
严厉处罚搭售医用耗材行为,实行医药代表院内登记备案管理,规范医药代表院内接待制度
。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本次的“纠风”行动中,上海市提出要建立多部门联合惩戒及案件线索通报协处机制,开展”一案多查“。完善纠风联合惩戒“
黑名单”制度
,实现
“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
事实上,“黑名单”制度由来已久。而本次“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条例比以往更加的严格。也就是说,只要耗材生产经营单位出现一处违法行为,在市场上其他的商业行为都将会受到限制。可见本次上海市对耗材领域的整改决心之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耗材领域产供销用全程监管之外,
学术会议、社会捐赠、商业贿赂
都将被作为重点领域开启专项治理。从到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医用耗材领域开年第一场严监管已然迅速拉开。
而通过上述上海市所划分的整顿重点中我们能够发现,被纳入的专项治理的重点领域都和
医疗反腐
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上海市对医疗购销领域的打击重点依然在医疗反腐层面。
事实上,早在此前联盟的报道中就有提及,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公立医院章程范本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要在公立医院设立纪委履行院内的监督责任。其中,“
不得收受红包和回扣”
被重点提出。可见,医疗反腐就一直是国家重点查处的对象,而国家卫健委已然先行一步。
作为与医疗行业息息相关的器械耗材企业,本次上海市的“纠风”行动无疑是在宣告
新一轮反腐大网的拉开
。正如联盟所预测的那样,2020年的全面清理已经开始。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国家对于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严厉打击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医械行业。
整治医疗市场不正之风的组合拳才刚刚出击。要问如何规避?唯有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