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秘书
这里有体制内生存的一切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秘书

深圳公务员天塌了

老秘书  · 公众号  ·  · 2025-04-01 07: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老秘书视频号 免费公开直播


今晚20点老秘书视频号,老秘书邀请了@主任水姐 和大家聊聊《处理人情世故,如何更成熟?


大家可以提前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本次免费公开直播


2025年2月,深圳福田区70名「 AI公务员 」上岗,公文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速度飙升90%,错误率压到5%以内。

基于DeepSeek大模型,它们秒生成执法文书,一键分拨民生诉求,5分钟筛选32家潜力股,连老板点赞记录都挖得一清二楚。

公务员们欲哭无泪:「年底评优拿啥比??」

图片

这才是真正的「卷王」:

凌晨3点秒回医保挂失,效率吊打996;

李先生补社保,AI直接甩出断缴记录,提醒退休金别少拿200块;

执法文书分分钟搞定,民生诉求分拨从70%飙到95%。

人类加班三天写的报告,它三分钟完美输出,连标点都不出错。

更贴心的是,缺材料它发指南,不归它管它帮转接,情感大师都甘拜下风。

AI的「魔爪」伸向各行各业,客服、数据、金融、PPT全被碾压。

但这场风暴,远不止吹倒了深圳公务员的“铁饭碗”。

某区级部门的负责人私下吐槽:“安全生产演练脚本,过去整个科室加班一周才能搞定,现在AI五分钟生成几十个版本,还附带风险评估。”

更扎心的是民生诉求分拨——AI通过分析15年的信访数据,能精准预测矛盾爆发周期,甚至自动生成处置方案。

当一位老科长试图用“特殊情况需灵活处理”推翻机器建议时,系统直接把风险评估报告抄送给了分管副市长。

这场变革的残酷,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信访局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着20年接访经验的老张发现,AI不仅能从海量数据中挖出上访者的深层诉求,还能通过语义分析判断情绪波动。

他曾引以为傲的“察言观色”,在机器面前成了过时的江湖把式。

“现在年轻人都在学用AI大模型分析领导讲话的高频词,我这种老古董连Excel透视表都玩不转。”老张苦笑着点了根烟。

医院的“AI医生”正在改写诊断规则。

上海某三甲医院的诊室里,患者举着手机里的DeepSeek诊断方案质问医生:“您开的药和AI建议的不一样,是不是想多赚提成?”

一位从业20年的主任医师无奈道:“上周我自己查文献才发现,AI用的治疗方案比最新指南还超前。”

更惊人的是病理科:过去一张组织切片诊断需要10分钟,AI只需5秒,还能在直径小于1毫米的血管上完成精准手术规划。

制造业的“黑灯工厂”让蓝领工人集体沉默。

东莞某电子厂,机械臂在黑暗中精准组装零件,整个车间只有巡检机器人的红点闪烁。

厂长指着监控屏说:“过去3000人的流水线,现在只需要3个技术员盯着系统。”而被优化的工人们,此刻正挤在人才市场,手机里循环播放着短视频平台的“AI速成课”。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1850年,英国兰开夏的纺织工人抡起铁锤砸向蒸汽机;2025年,深圳公务员对着电脑屏幕咬牙切齿。

人类对技术的恐惧,连剧本都懒得换。

但回望过去,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在血腥淘汰中催生新物种:蒸汽机消灭了纺纱工,却创造了工程师;计算机淘汰了打字员,却孕育了程序员。

这一次,AI掀起的不是“失业潮”,而是“进化风暴”——它把职场按在手术台上,逼每个人回答:“你的核心技能,能不能打过DeepSeek?”

当然,如果非要往好处说,深圳规定AI只能辅助,每台配个人类监护人,公务员从搬砖工变指挥官。

虽然AI卷得狠,却卷不过人性,它无法解决「我妈和它掉水里先救谁」的问题。

所以,抬头吧,进化才刚开始。

推荐阅读:
1、 职场送礼的常见误区与具体操作方法
2、 性格内向,总是喜欢独来独往,该如何改变?
3、 深度分析:为什么小人总是得志?
4、 中层干部如何有效管理和激励下属?
5、 体制内的很多事,向来都是有人做,无人说

关注公众号 "老秘书公文" ,赠送: 《从政之道—流传千年的官场绝学》 及一本 “送礼秘籍” 电子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老秘书直播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