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研究生教育质量备受关注。随着当前人才争夺战不断加码,优质的研究生生源成为各校间争夺的焦点,而推免生就是一个重要来源。推免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推免,是指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的一种制度,一般包括“推荐”(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和“接收”(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两方面的工作。
根据教育部文件,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仅367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这里的资格,同时包括推荐和接收。
即使同样拥有资格,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推免名额也不尽相同。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201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做了相关规定:
注:以上内容系软科(ID:zuihaodaxue)根据教育部文件提炼、整理而成,不作为任何决策依据,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文件为准。查看完整文件,请访问教育部官网。
不难想象,高校推荐和接收推免生的比例,都和学校实力有一定相关性。为避免混淆,下文将“学校推荐学生免试”称为“保研”,将“接收推免生”称为“接收推免”。
先看保研的数据。结合此前软科汇总的120多所高校的保研率(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人数/本科生总人数*100%)来看,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中,大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保研率在20%以上,中科大、上交大、南大等华五高校在40%左右,清北甚至超过了50%。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大多在10%-20%左右,个别学校接近25%;而“双非”高校的保研率普遍仅个位。
可以粗略地认为,“越好的学校,学生保研率越高”,若是本科就考取了“双一流”大学,想读研时可以拿到免试读研资格的机会也将大得多。
再看接收推免生的比例,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各大高校研招网近期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以及接收的推免生数,我们摘录了相关数据并计算出大概的推免率(接收的推免生人数/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总数*100%):
纵观招收推免生较多的学校,总体来说依然是遵循“招收推免生的比例和学校实力相关”,但对比保研率的数据,会发现在接收推免生方面,没有那么“层级分明”,情况更加错综复杂。
传统意义上的名校,即那些排名靠前的优质综合性大学,依然占优势。“双一流”原本就吸收了全国大部分的优质生源,同时又具备国家支持的专业和培养基地,推免率高自不必多说。
另外一些学科特色突出的顶尖单科性学校,如协和、法大等,接收推免生的占比也相当大。医学由于其特殊性,需要长时间、更高层次的学习,法学一直是考研、同时也是跨考的热门专业,加上学校响亮的招牌,协和的推免率高达57.5%,法大推免率高达43.2%。
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医学生心中的圣殿,学校以培养“卓越的医学人才”为目标,2018年开启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2021年仅面向37所高校招收30位本科生直接读博,从下图可以看出,面向的学校大多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普通学校的本科生较难通过推免进入。
截图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
总而言之,但凡条件允许,学校都希望多招收推免生。
“双一流”高校因为综合质量较高,不仅拥有绝大多数的推免名额,也是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来源。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不难理解,在推免这个赛道中,本科高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的未来。
从历年数据来看:2021年北京大学拟接收推免生中98%来自“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高校不足2%;2020年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接收的来自非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均不足5%。推免的名额“双一流”占多数,接收的推免生也更多是“双一流”间的生源流动。
图源:中国教育在线
于是,本科考上“双一流”,毕业时拿到推免机会,免试进入“双一流”读研,这个路径已经成为学霸们的标配。
但别忘了,“双一流”才140所,而我国本科院校有1200多所,剩下的1000多所高校的学生,也同样有着读研梦。对于绝大多数“双非”高校的同学来说,推免这个跑道,大多数人甚至拿不到入场资格。
自2015年起考研报名人数(仅为统考,不含推免)持续上升,2020年达到341万人。按照近几年的增长率,2021报考人数将直逼甚至超过400万。另一方面,近年来录取人数基本保持平稳上涨,2020年受疫情影响扩招人数较多,2021若没有特殊情况,预计录取人数为106万左右,那么平均的报录比至少为3.2:1。
人都想往高处走,想考研的人,谁不是想着通过“第二次高考”改变命运,用名牌大学的文凭让自己的竞争力更上一层楼。但是事实,已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却还有一条路是限行。越是热门的学校,限行的路还越宽,甚至超过一半。
即使2021年大多数“双一流”官宣研究生扩招,也难改考生的焦虑。
因为推免成功的同学可以不用通过统考而读研,因此常被误解为是“躺赢”的人。保研看起来幸运,其背后付出的持续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却鲜为人知。毕竟能在高手如云的名校中脱颖而出,付出的努力并不会少。
从各校保研的要求来看,保研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保研所看重的各项筹码,从专业成绩、英语六级、竞赛证书、学术科研,都需要名列前茅。从高考完脱离高中的苦海,大多数人都彻底放飞了自我,而推免生则是在一进入大学就开始了长年累月的自律,更显不易。
再经历夏令营和推免程序的筛选,准入门槛更高,也更加能保证生源质量,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校方、导师都更偏爱推免生了。
更何况,能考上“双一流”,本身就是对之前12年努力的奖赏。
大家普遍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最终能获得更好结果的人,比例却没有显著增加。被困在系统里的,岂止外卖小哥呢?
不仅学生想去更好的大学,学校也渴望优质生源。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半数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与统考生的质量差异明显。
学校之所以青睐推免生,一个原因是推免生的生源质量好,他们大多来自名校,综合能力强,而并非通过题海战术考入名校的“小镇做题家”。根据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对北京15所公办大学本科生进行的抽样追踪,对于顶级名校如清华、北大和人大,它们的城乡学生比十分夸张,三所学校的农村学生只有16%,城市学生占比高达84%。在学校看来,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推免生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二是推免生相比统考生有着更高的忠诚度,推免生一般在夏令营期间就确定了报考某所学校,而统考生在后期则容易受到出国、工作的影响,录而不读。此前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因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使得学校出现了招生名额不满的现象,破坏了高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名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以及高质的就业质量,使得考生更倾向于就读名校。近期不断有“双非”、地方高校积极行动的新闻传出,正在打破这一困境。它们或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院士任教的方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或与地方积极合作,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走校企合作、产学研之路。
今年9月,广东财经大学发布的《2021年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公告》中显示,对于2021年接收的推免生,不仅有上万的奖励金,还能免除读研期间的学费!广财为了吸引人才不惜砸重金,奖励可谓颇丰厚。
截图自广东财经大学官网
高校倾向于招收推免生,本质上也是出于对优质生源的渴求,这本不该成为苛责的理由。然而没人能否认,在推免这个赛道中,本科高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优势。高校在追求招生效率的同时,同样不能遗忘机会公平,“双非”高校的学生害怕阶级固化,名校生对“内卷”无比焦虑。随着“双一流”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相信各大高校定将取长补短,加大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发展!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367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名单”!
小编 | 妍洋
关注保研论坛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简章”
获得2020年和2019年的夏令营和推免招生简章汇总贴和优营名单。
最近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时间轴排列了。小编怕你找不到我了,把保研论坛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保研论坛”,进入公众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