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ID:iamdesign
90后多少人曾被这东西支配,在教室里坐得仿佛“头悬梁,锥刺股”。
背背佳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争抢的“好体态”必备工具。
上至央视,下到地方台,30多个电视频道都开始播放背背佳的广告,
甚至请来了国家体操队做代言,
俨然国民产品的姿态。
好景不长,背背佳遭遇大规模投诉,
有父母表示,孩子在穿着背背佳后,脊柱受到了不可逆的伤害。
紧接着,官方纸媒下场报道,穿过背背佳的一些学生,有腰椎前凸,胸椎后凸的症状,
不及时干预矫正,将
进一步演化为脊柱滑脱,肌肉力线不正确等严重疾病
。
浪姐第一季播出时,张雨绮,宁静,伊能静等姐姐就在节目里穿背背佳,刷足了存在感。
新的目标群体很明确——长时间面对电脑,久坐,弓腰塌背的打工人。
薄背,挺肩,好体态,把年轻人的身材焦虑,营销得明明白白。
博主们还将背背佳作为ootd的一部分,“背背佳女孩”、“背背佳男孩”应运而生。
实际上,这些标价两三百的矫形产品,一来浪费钱,二来有受伤的风险。
不少网友反馈,一天四小时,并没有效果,倒是腋下被勒得生疼。
专业医生也曾公开呼吁,理性对待此类矫正器的营销噱头,
“通过整体限制骨骼位移的方式来达到矫正的目的,本身理念就是错误的,是不符合人体脊柱骨骼发育的特点和要求的。”
古有束身衣,今有背背佳,“美丽刑具”遍布各个赛道,拿捏人们的身体各个部位。
脸上的雕脸面罩,耳朵上的精灵耳贴,背部的十字棍,腰部的束腹带,腿上的压力袜......
辅助拉伸的工具,在爱豆的带动下,成了瘦小腿的神器。
网友激情下单后却发现,卡不卡得进另说,这玩意戴上5秒钟都嫌疼。
老网红“足弓训练器”,传说中能改善扁平足,拇指外翻,还能瘦腿提臀。
“5个脚趾塞进去仨,让我感受紫薇受刑的名场面呢?”
去年,被网友吐槽的光腿神器,设计得简直像是“裹小脚”。
于是,姑娘们一边在“双腿好似打了石膏”的僵硬里苦苦忍受,一边在内心呼喊“冬天,就要美美的”!
靠着“美丽刚需”,造“神器”的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
蜜蜡脱毛的撕扯感后,到底是谁引发这场“体毛霸凌”?
而这场以“美丽”为名的战争,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了。
上世纪的欧洲,女性之间曾流行一款名为“霍布裙”的服饰,
高高的收腰,以窄为特色,在裙长及脚踝的情况下,拼命收紧下摆,强调女性曲线,
确保女性每一步不足三英寸(7.62厘米),并以这种步伐为美。
不少女性因此受伤,1910年巴黎赛马场上,马失控狂奔,撞上一位因霍布裙而躲避不及的女性,致其身亡。
XXL只能容纳115斤女性穿着,优衣库童装成了女性的“最终归宿”。
当时尚走偏,不是美丽,而是镣铐,是对身材严苛审判的助燃剂。
就拿修饰腿部曲线的高跟鞋来说,自带优雅buff的红底高跟,穿上分分钟让你脚趾变形。
硬到怀疑人生的名牌鞋,“极限穿着2000步”,堪称磨铁神器。
固然好的磨脚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刑具”们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