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百年招商局
创立于1872年的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今天,招商局是总部在香港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交通、金融、地产三大核心产业。让我们一起看香港,看世界,谈商论道,品味生活。官方网站:www.cmhk.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荣耀股东数增至17个;小米成全球第二大智能手 ... ·  昨天  
吴晓波频道  ·  广州服装村的焦虑:选希音、Temu,还是抖音 ... ·  2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TOP刊: 足球与家暴, 事件研究vs绝对时间分析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百年招商局

招商故事 | 招商局再涉保险业 蛇口创建平安

百年招商局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4 19:49

正文

1986年春,深圳蛇口,三角梅怒放。

“百年以后,我们重操旧业好不好?”一个年轻人对一位长者这么说。

这位年轻人,是马明哲,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那年他31岁,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听者,则是年近古稀的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袁庚。

两颗不安分的心撞在了一起。老人痛快地说了句“好啊”,一段上演于蛇口的传奇故事,拉开序幕。


1986年7月16日,袁庚就筹办平安保险公司事宜给时任国务委员兼央行行长陈慕华的亲笔签名书信。


1988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在蛇口招商路成立。


这是继1876年招商局第一代掌门、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中国近代首家民族保险企业“仁和保险”后,招商局与中国保险业的第二次结缘——创办平安保险。

短短十多年间,诞于蛇口的平安创造了国内诸多“第一”——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首家引入寿险代理人机制的保险公司、首家实现综合经营的保险集团、首家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由南方一隅走向全球,沪港两地上市,成为集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为一体的全牌照综合金融集团的历程,被誉为业内神话,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保险业发展和金融创新进程。

招商局第二次涉足保险业,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百年之前,李鸿章以其坚韧魄力,上书清政府并联合社会募股,打破外资保险公司垄断格局,以仁和保险为代表的民族保险业一飞冲天;第二次,历史再次将重任赋予了招商局,民族保险业“一家独大”待破,袁庚带领马明哲一众年轻人重整旧业,缔造蛇口平安神话,为若干年后招商局深耕金融业凿开了新支点,更为复牌仁和保险埋下了伏笔。


诞于突破


招商局的保险血脉发轫于19世纪下半页。缘于“轮船”与“保险”间的天然联系,1872年,李鸿章上奏清政府,要求自建保险公司。1876年8月,由轮船招商局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仁和保险开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保险史开篇。此后同为招商局旗下的仁济和保险公司亦顺势诞生。但由于时局动荡,20世纪30年代这几家保险公司先后退出历史舞台。


114年后,马明哲在翻查招商局史料时发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心潮澎湃。他将复办保险公司的想法,告诉了时任招商局副董事长兼蛇口工业区创办人的袁庚。


袁庚当机立断,亲笔写信给中央领导,详述招商局成立保险公司的必要性。1986年7月,报告打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招商局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拟申请成立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一张股份制保险公司牌照,在当时意味着什么?


从门槛上看并不高,500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金即可,不过,说服国家高层和监管部门,打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人保”)“一家独大”的局面,并非易事。


1949年10月,中国人保的成立宣告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诞生。1956年起长达25年的保险业停办直至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人保都亦官亦商,对内仍是央行下属机构。截至2016年底,国内保费收入已达3.1万亿元,为1979年国内保险业复业首年的6740倍,年均增速接近200%——这得益于国内200家保险公司的争鸣。


参与主体“从一到百”,始自蛇口动能下招商局的破局。上世纪70年代末,蛇口特区大量引入外资,孵化具有现代治理机制的企业。但中国人保一统天下的模式窒息了价值规律在保险业务发展中的作用,市场只有一种服务,一种价格。这让习惯了海外发达保险体系的外商难以接受。 


马明哲2008年接受媒体专访时回忆,当时其所在的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没法做商业保险业务,“因为没有牌照。”


招商局于1986年7月向人行深圳分行递交了第一份申请成立保险公司的报告。但不到一周就被驳回:“建议很好,但目前条件不成熟。”


袁庚不死心,他给多位中央领导写信,详述成立一家新型商业保险公司的必要性:“百年招商,当需重振旧业。早在光绪元年轮船招商局于沪成立了保险招商局,一百一十年后,招商局再秉轮船招商,传继富民强国的信念,望能重振旧业,一可为蛇口工业区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又可突破中国金融体制的计划限制,探索股份制保险公司的道路,拟设立社会主义股份制保险公司,将业务拓展至社会……”跃然纸上的“探索股份制保险公司”,涌动着突破与进取。


由马明哲负责将亲笔信送到北京。1987年9月,招商局责成时任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副经理的马明哲全面负责筹备平安保险公司。“大概花了一年多时间,跟我跑的(人)就跑了三批人。”马明哲回忆,主要登门人民银行、人保、国务院证券办、财政部等部门,起码跑了有十几次。


198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平安保险公司。


两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1988年3月,时任国务委员兼央行行长陈慕华、副行长刘鸿儒签发批文(银复[1988]113号文),同意由招商局旗下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和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分别出资49%和51%,合资成立“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4200万元,公司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同时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陈慕华还特意通过人行金管司副司长夏利平转达了她对平安的希望:“希望把平安保险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


用时任平安名誉董事长刘鸿儒的话说就是:成立平安保险公司是为了试验一个以企业股东为主体的、独立的、股份制的、现代化的、能够真正独立自主经营的保险公司,给企业改革树立一个样板,走一条新的路子。


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险公司正式对外营业,注册地为北京,总部设在深圳。


平安保险的诞生,从市场格局上打破了建国几十年来保险市场的垄断独大,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从公司治理上,落实了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分离,成为保险公司股份制经营的淌路人。


 

综合金融实验



作为国内第一家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在《公司法》颁布前就确立了公司化运作模式,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经理层面在内的各组织机构,落实了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分离。


1988年4月平安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上,大股东工行深圳分行行长刘鉴庭被选为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作为招商局股东代表任公司总经理,后被任命为副董事长。


平安在创立后的数年内相继跨出了至关重要的几步,一是布局全国,二是构建平安集团,三是登陆资本市场。


因区域限制,平安保险成立之初只能委托同业设在各地的机构做理赔检验代理。随着业务的发展,出于竞争关系,同业决定全面取消与其代理合作。


得到消息的当晚,马明哲彻夜未眠,苦索之后豁然开朗:“这不正是我们建立机构的一个机会吗?”平安随即向监管部门请求在部分沿海城市设立代表处。1988年11月,人行同意平安先在海南设立分公司,随后批准其在部分沿海城市设立代表处。


在此背景下,平安董事会提出了“立足深圳,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并于1991年将总部从蛇口工业区迁至深圳福田八卦岭。1993年以前,招商局上下“蛇口情结”浓厚,平安搬离的消息曾带来一阵“蛇口金融中心成泡影”的黯然思潮,不过,以袁庚为代表的招商局高层给予了充分理解和支持,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为平安快速布局全国赢得了时间窗口。1992年底,中国平安共有19家分支机构在全国各地开业。截至2011年9月末,分支机构及营销服务部门已超4400个。


全国扩张同时,平安保险抢到了当时“国字头”公司批文的末班车,“全国性保险公司”得以名正言顺。1992年,央行 (银复[1992]189号) 批准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至此,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中国平安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直至今日,国内产、寿险领域,“老三家”的规模三强地位仍无法撼动。


物理上的全国布局,只是平安构建金融帝国的第一步。


20世纪90年代初,平安内部首次提出走综合金融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服务集团”被列入第二个十年远景和战略。当时,在压缩成本、提高效率的背景下,花旗、安联、汇丰、AIG等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均采取了分业走向混业的架构。


但那时在国内,“混业经营”并不被认可。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明确提出,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


平安因此连续数年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被点名。一次次向政策底试探中,原国务委员兼央行行长陈慕华对平安的嘱托——“平安要‘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渐渐成为平安高管对外的口头禅。


创新敢为的蛇口精神,再度支撑着平安走出困难岁月。“如果不能走出第二条路来,那还不如当初就不要成立平安。”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说。直到1999年美国国会立法确立混业经营模式,以及中国加入WTO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面临着海外金融机构挑战,监管层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思路才从“管制”向“促进发展”悄然转变。


2001年12月,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确定了平安按保险集团模式进行分业改革——同意股份公司更名为集团公司,并以股权为纽带对其他独立法人的子公司进行管理。


这意味着平安坚持7年“业务分开,股权不分”的模式正式被认可,一家“特殊”保险集团公司获得官方认同,这创造了中国保险业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此后,依托招商局多年积累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及全球化视野,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服务以产、寿为支点,拓展至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个领域,全国突围、后来居上,成为内地首家真正意义上全牌照的金融集团。


在国内寿险营销体制拓荒上,平安也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1993年,平安率先在国内保险公司中引入寿险代理人机制;1994年平安寿险体制改革实施动员大会上,中国寿险业首个个人营销体制章程发布,中国第一批个人寿险营销团队成立;同年,由中国专业寿险公司承保的内地第一张个人寿险保单在平安深圳诞生。


同时,招商局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借脑的思路,在平安得以延续。通过“外脑”引智,到2004年香港上市时,平安集团的10位执行官中有5位来自海外;排名前100的A类干部高管中有60多人来自海外,总部财务、精算、IT、培训、投资等主要部门一把手也由外籍专家担任。这在国内保险业至今绝无仅有。


 

退出与再续


平安成立初期,海外上市就在计划之中。上市前,平安大致经历了三次资本扩张,资本金由4200万元增至24.7亿元。


1989年9月,平安首次增资扩股,引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深圳市财政局、员工合股基金等新股东。后经央银行批准,摩根士丹利、高盛两大国际财团于1994年6月参股平安,分别持有5.56%,合13.7%。平安成为国内第一家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资本金由成立之初的4200万元猛增至15亿元。


第二次资本扩张始于1997年。经银监会批准,平安总股本由15亿股增至25亿股,高盛和大摩继续增持至各持7.63%。此时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持股量有所稀释(17.79%稀释至17.09%),但仍保持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第三轮增资——2002年引入汇丰保险——最引人注目。是年10月,汇丰集团出资6亿美元,认购平安增发的2.47亿股外资股股份,以10%的持股比例跃入平安第二大股东,平安资本金增至24.7亿元。此时招商局集团已退出平安。


2004年6月,中国平安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融资143.37亿元,虽然晚于中国财险和中国人寿,但仍在当时创造了众多“第一”: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股票发行、亚洲规模最大IPO等。三年后的2007年3月,中国平安回归A股,创有史以来全球保险公司最大IPO和当时中国A股市场第二大IPO纪录。


在众多民族保险企业中,中国平安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一方面,它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敢为人先,不安分,敢于试错;另一方面,它的包容并蓄、诚信务实又与总部位于香港的大股东招商局一脉相承,根植于南方,放眼全球,率先实现资本、人才、管理国际化,是国内为数不多较早接受国际标准检验的中资企业。


“平安的文化很简单,就是‘竞争中求生存,创新中求发展’。”马明哲曾对外坦言。


创建平安并在其前15年关键发展历程中,招商局之于平安更像是一个“舞台”,为其诞生、突破与赶超起到了“清障”和“扶持”作用。


平安第三届第六次董事会上,时任平安名誉董事长的袁庚曾说,“……要支持他们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在陈旧的框框中杀出一条血路。……要积极地扶持他们,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他们的前进鸣锣开道。不管是股东还是管理部门,都要积极鼓励他们的改革创新,解除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发展前进的机会,包容他们在前进道路上的偏差……”


现在看来,平安之所以能从一家几十人的地方性保险公司打破桎梏,构建新型保险企业,进入全球500强,与以袁庚为代表的招商局高层大胆放权、鼓励创新、包容偏差的开放态度密不可分。在现代金融企业中,不乏股东方管得过死、过度插手企业经营,进而导致企业发展过度依赖股东方,甚至经营失败的案例。


实际上,招商局出售平安保险是一项主动的战略调整,是根据当时集团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以及外部市场情况做出的选择。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招商金融董事长洪小源也曾有类似提法,“我们希望招商局不是一个被动投资人,而是主导型投资人。”


这为招商局再次落子保险业埋下了伏笔。145年来,招商局这艘巨轮乘风破浪,一路前行,与中国金融业同命运、共呼吸。经过数十年的“产融结合”转型发展,目前招商局已涉足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招商局保险、招商海达保险经纪集团)、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领域,产业与资本战略协同、良性互动局面业已形成。退出平安保险十五年后,流淌着百年保险血脉的招商局,将在复牌仁和保险中开启中国保险业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