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积极教养
家长和老师如何积极地促进儿童的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见布林肯?“拉夫罗夫很忙”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无人机加持,中国城市“走红”海外 ·  3 天前  
新北方  ·  收好!全国中秋赏月地图来了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乌方辟谣:目前无意在前线停火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积极教养

搭建儿童的社会能力,离不开家长的脚手架(2)

积极教养  · 知乎专栏  ·  · 2017-07-28 00:02

正文

(本文是7月20日在微信公众号:爱贝睿时间的讲座文稿第二部分)

前文(1)部分中说到家长搭建脚手架,应更多促进孩子去理解自己和他人感受,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思考更多的应对方法,评估行为的后果和准备预案

如何增进儿童的情绪感受和表达能力呢?

语言作为脚手架的工具非常重要,恰恰对低年龄孩子(3-6岁)来说,他们对情绪词汇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家长可能觉得自己都讲过好这么多遍了,可是,孩子仍然没有听懂。因此,家长还需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情绪词汇练习,这有助于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会增进孩子对他人的理解。

促进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提升社会能力

  • 家长可以借助图画书或动画片和孩子做练习,鼓励孩子的情感表达。

例如,阅读绘本《托马斯和朋友·和小火车一起交朋友》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摄影师给大家拍集体照时,旁边的小火车突然跑上来,挡住了托马斯的脸,如果你是托马斯,那时会有什么感觉?

绘本《我的感觉》系列可以帮孩子了解各种感受,接纳感受,并学习如何调节。例如《我好嫉妒》,绘本里说到什么场景下会感觉到嫉妒,

“我好嫉妒,我的朋友常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 我要我的朋友最喜欢我。”

以及更重要的是,嫉妒是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但是……每个人都有嫉妒的时候。小孩会嫉妒。大人也会嫉妒。

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接纳嫉妒的感受,提高自身,而不是去贬低别人。



  • 在日常,让孩子多体会家长的感受


【教养案例】

周末你的孩子和小伙伴搭乐高,两个人在大厅里玩,零件散的到处都是,桌子下、沙发下面都有。

你可能会很生气:“这么贵的乐高部件,你随便丢,一点也不体谅大人的付出,以后不给你买了!”

家长希望让孩子由此学会爱护玩具,但威胁只会让孩子害怕,对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帮助并不大。

家长可以用“我信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用描述和感受来替代批评,“我看到乐高部件散落在各个地方,觉得很失望,还有点生气,因为买乐高要花很多钱,部件少了,以后就拼不起来了(影响)”

或者直接引导孩子体会父母的感受,问“爸爸妈妈给你买了这么贵的乐高,看到它们散落在很多地方(包括沙发底下),你觉得我们是什么感觉?”

……

绘本《小饼干的大道理》通过分饼干的形象场景帮助孩子理解公平、不公平这些大概念,也有助于孩子理解日常对话。

  • 也可以让玩偶表演平时的生活,像这样
玩偶兔子:我觉得很难受
玩偶鸭:为什么?有什么事吗?
玩偶兔子:分水果的时候,我的那个最小
问孩子:你觉得玩偶兔子什么感受
孩子可能回答:伤心,觉得不公平……
家长问:还有其他时候你觉得不公平的吗?引发讨论孩子生活中觉得不公平的场景
  • 鼓励孩子表达出多重的情绪和感受

家长引导小朋友表达,“在幼儿园的演出中,老师点名让我上台去表演,我感到很骄傲,但是我又担心到了台上,底下那么多人看着我,我会紧张地记不住台词,到时,就会有很有小朋友嘲笑我”。感受很复杂,如果孩子能够把感受表达得越细微,那么他体察别人的感受就能越准确,这是很重要的。

凡是出现两种情绪的场景,就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好时机。我们可以着重强调,给孩子正面感受的积极方面。就像上台表演这样的例子,家长可以劝导孩子说,他的担心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长要多强调积极方面,问问孩子,“你为什么感到很骄傲?”

——因为有很多小朋友想上台表演,老师最后选了我。

家长接着询问,“那,老师为什么选你啊?”

——可能我表演得很到位,老师觉得我可以上台演出了。

家长这样一步步询问,慢慢让孩子增加自信,家长最后还可以跟孩子说,看看可不可以把台词分成几个小部分来记。有时候,单单处理负面的感受,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正面感受来处理,就收效显著。

除了情绪词汇之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熟悉和时间、事件发生有关系的词汇,例如“一边……一边……”,“如果……那么……”等,这也能为家长搭建社会能力的脚手架创造重要条件。

  • 例如,可以多利用日常情境让孩子学习和时间有关的词汇

【教养案例】

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孩子想让妈妈和她玩游戏。
妈妈可以问孩子,“我可以一边炒菜,一边同时和你玩游戏吗?”
孩子往往就会回答,“不行”
妈妈继续问,“那什么时候,妈妈可以和你一起玩游戏呢?”
“妈妈,你炒好菜之后,你愿意来和我玩吗?”
妈妈这时可以回答,“炒完菜,我可以和你玩十分钟”

简单的词汇练习,如何帮助提升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呢?

5岁的小文和妈妈抱怨姐姐小莉总不和他玩。
姐姐小莉比小文大1岁,小莉正在画她的芭比娃娃,边画边编故事。
“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小文兴冲冲地拿着一本折纸书过来,说“这本书的飞机好酷,要不要一起折?”
小莉说“我现在忙着呢!”
小文沮丧地走开了。

学了时间词汇后,小文就明白,自己不需要特别沮丧地走开,可以接着询问姐姐:“等你画好之后,愿意和我一起折这本书里纸飞机吗?”

这时,姐姐小莉往往会回答——“愿意”。

对于“爱打人”的孩子,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教育呢?

严厉惩罚吗?无效。只能让孩子感觉到谁最强大谁就能掌控对方。暴力无法培养好孩子,只会让孩子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讲道理吗?大多数时候也无效。道理听多了,像手上长了茧一样,父母怎么唠叨慢慢都没感觉了。

其实,这些孩子也很期望交朋友,没人跟他玩的时候,他也很难受。只是,他不知道怎样更好地和别人玩。一旦别人不理他,他就报复,这样别人就更不理他......落入恶性循环。

张牙舞爪的小螃蟹

在海滩上的一群伙伴里,小螃蟹可不那么讨人喜欢。
他总是张牙舞爪,动不动就伸出钳子使劲乱掐,大家都烦透了。
有一天,乌龟请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让小螃蟹不要再乱掐了。
八爪鱼、海星和海鸥都来出主意。八爪鱼说:“我们要把他的爪子剪掉!”八爪鱼的一只触手上星期刚被钳了一下,现在还没好呢。 海星说:“也许我们应该拿胶水把螃蟹爪子粘起来。”他有两条星星腿特别短,就是因为小螃蟹不做好事。 “或者用特别结实的绳子,把他的爪子绑在背上!”海鸥说,她的脚这天早上刚被小螃蟹蜇了一口。
“我们不妨帮帮小螃蟹,让他学会不要伤害朋友。”乌龟说。海滩的伙伴里,小乌龟总是最能理解和体谅朋友的。 “乌龟,你这个主意很好。可是在他学会之前,我们怎么办?”朋友们齐声叫起来。他们实在受够了螃蟹的坏脾气,也不相信螃蟹能学会不伤害别人。
乌龟在沙滩上慢慢地来回爬呀爬,用他那乌龟的智慧思考着。忽然,他在一堆海草旁边停了下来。
“我有办法了!”他向大伙儿宣布,“我要用海草织一副厚厚的手套,让小螃蟹戴在爪子上。这可以帮助他学会小心。” 乌龟为自己的办法而兴奋。他赶紧回到水洼边的岩洞里,去取那对用浮木做成的织针。朋友们也很不情愿地答应去收集长长的水草。
等乌龟回来,已经有一大堆水草等着他了,他马上就为螃蟹织起手套来。
第二只手套刚织完,小螃蟹来了。“伙计们,你们在干吗?”他问。他确实很好奇大家一个上午都在忙什么。
乌龟赶紧说:“小螃蟹,我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你。”他拿出手套,让小螃蟹试一试。
小螃蟹太惊讶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一根小小的鱼鹰羽毛就能把他扫个大跟头。他从来没有收到过礼物。他立刻把手套戴上,不大不小正正好!
那一天剩下的时间,沙滩上的朋友们一起玩耍着——没有掐,没有打,只是快快乐乐在一起。螃蟹的朋友们简直无法相信!螃蟹也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螃蟹来说,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了手套之后,他的爪子温暖而又舒适地待在里面,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老想掐东西了。
当然,肚子饿的时候,螃蟹得把手套脱掉,去水洼里觅食。但每次去找朋友们玩耍之前,他都会小心的戴上手套,遮住自己锋利的钳子。手套似乎能帮助他快乐起来,也帮他变得更加小心。
不过水草手套总有烂掉的时候。有一天,那满是洞洞的手套从螃蟹的爪子上掉下来,被海浪卷走了。幸好这时候,螃蟹已经学会了只用爪子去觅食和吃东西。和朋友们玩耍的时候,他总是让钳子紧紧地合在一起。
乌龟的智慧给海滩上的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他们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去请教乌龟,而乌龟通常都能想出一个好主意。

故事比批评教育更有效

为什么故事比批评教育有效?因为直接批评,会让孩子下意识就想否认(“不是我干的”、防御(“今天我累了,先不想谈这事行吗?”)、应付敷衍(“我只是和他们玩玩,不是故意的”)或找理由推脱责任(“是他们不和我玩,我才碰他们的”)。

而故事不但有趣,而且是说第三方,不是孩子本人!这让孩子减少了防御,同时又通过形象、简洁的隐喻来促进孩子领悟。例如在螃蟹的故事中螃蟹的爪子隐喻着不受约束的力量或攻击性,乌龟编织的手套隐喻着爱、关心和友情,同时也隐喻为对不良行为的限制(手套是温暖的,在接纳的基础上对行为适当限制),让孩子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拓展新的行为模式,体会到正面的成效(带上手套,小伙伴都愿意和他玩了!)。

故事可以让孩子减少防御,又能够描摹情境和促进孩子对自身及他人感受的理解,使得问题得以呈现和处理。促进孩子领悟。

如果孩子听了故事没反应,怎么办?

敏感性强的孩子听到故事会有所触动,从而改变自身行为。倘若孩子听了故事却没有意识到与自身行为的关联,父母则可以适时把“孩子拉进故事中”,促进他的领悟

比如父母可以问孩子:“为什么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八爪鱼、海星、海鸥都对小螃蟹这么生气?”,促进他对受伤害小伙伴感受的理解。

如果你是小螃蟹的朋友,你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他呢?

让孩子站在帮助别人的立场上,而不是一个犯了错误要被人批评的角色,这时,孩子更愿意为“错误行为”提建议,孩子会比较乐意思考,思考和提建议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进行“认知重构”的过程。

“当乌龟说要给小螃蟹送份礼物的时候,为什么小螃蟹那么惊讶?”“为什么小螃蟹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一根小小的鱼鹰羽毛就能把他扫个大跟头?” 为什么小螃蟹终于能管好自己的爪子,也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得这么开心呢?

这些提问也能促进孩子对小螃蟹内心感受的理解。

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重要的是——要提升孩子对他人感受的敏感以及对行为后果的预估。通过故事的隐喻,以及读完故事后父母的引导,就能营造出接纳孩子、轻松有趣的氛围,在这一氛围里,家长逐步引导孩子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感受,提高孩子预估行为后果的能力,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教养中综合应用举例

【教养案例】

小栋,上中班的小男生,妈妈接他回家后,就接到了小轩妈妈的投诉电话。小轩妈妈抱怨,你家小栋不让游戏区的其它男生和小轩玩,到现在小轩还难过呢。

小栋妈妈该怎么处理呢?

直接质问儿子小栋“你怎么可以让大家不和小轩玩?”,这种态度好像已经掌握了真相在审判孩子,是无法促进孩子思考的。

以下是适合的方法:

妈妈:小栋,今天在幼儿园你和小轩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吗?

小栋:在游戏区扮演乐高幻影忍者,我扮演英雄杰,让他扮演加满都魔王,他气呼呼的,说不和我玩了。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理解孩子的感受)

小栋:我也不高兴。

妈妈:你认为是他不想跟你玩呢,还是不想扮演加满都魔王的角色?促进孩子进一步思考

小栋:我不知道。

妈妈(语气不带威胁,帮他回忆):还记得你后来对其它小朋友说了什么吗?

小栋:我告诉他们,那就不要和小轩一起玩了。

妈妈:你认为小轩的感觉是什么?

小栋:生气帮孩子理解对方的感受

妈妈:你是希望以后永远都不和小轩玩了吗?

小栋:沉默了一下,没说话(他和小轩之前经常在一起玩)(促进孩子预估行为的后果)

妈妈:如果小轩不想扮演加满都魔王,他想扮演什么?

小栋:他想扮演英雄凯促进孩子理解他人的愿望,可是这样的话,就没人扮演魔王了啊,我们就没有办法打坏蛋了!

妈妈:如果让你扮演坏蛋,你感觉会怎么样?

小栋:不高兴(小声)。(促进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妈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轩也愿意扮演角色,大家可以一起玩?

小栋:我如果和小轩说,你这次愿意扮演加满都魔王,下次可以扮演英雄凯,可以吗想出一种方法

妈妈:嗯,你可以试一试。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小栋:或者我们都扮演忍者,我扮演杰,他扮演凯,大家一起合作去攻克后山那个被蛇怪占领的王国?我们可以假定后山的那棵大榕树是魔王(想出第二种方法)

妈妈:嗯,这又是一种方法。


在搭建脚手架的对话中,孩子不一定会马上改变,但家长推动孩子更多体会他人的感受,跳出原有的模式,想出更多的应对方法。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思考的过程引导孩子如何思考,教孩子如何评价自己的想法和并学着预估事情的后果,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不同的解决方案。

每个孩子有自己行为模式,比如攻击倾向强的孩子惯于武力来解决问题,怯弱的孩子往往通过退缩来回避问题。推动孩子们思考更多不同的策略以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更优的解决之道。

在对话中,父母要特别注意,无论孩子说出何种方案,都应暂时“接受下来”、不做过多评价,鼓励孩子产生更多的方案。如果听到不合适的马上批评——“这怎么行?!”孩子的方案一下被否决,孩子就不愿意再想了;如果一听到合适的方法,家长就表扬“这个想法很好”,这也并非最佳,因为孩子很可能就不愿意再想更多方案了,万一到时家长所认为的“很好的方案”执行不顺利,孩子又会作何感想呢?合适的做法可以如小栋妈妈那样——接受和鼓励,“嗯,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孩子容易低估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旦事情和计划不同,他们容易受挫生气或沮丧放弃。多一些“预案”,计划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小结

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在下列方面需要父母的脚手架的支持

  • 语言理解,包括情绪词汇,时间词汇和关系词汇等
  • 理解自己和他人感受
  • 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
  • 思考更多的应对方法
  • 评估行为的后果
  • 准备预案

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家长老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依据孩子的能力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在孩子基本掌握后又有意识地逐步拆除搭建脚手架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培养孩子能够独立应对社会交往的各种困难,获得社会能力的自信,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


参考图书: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默娜·舒尔 著,京华出版社)

《张牙舞爪的小螃蟹》故事引用自《故事知道怎么办》(苏珊·佩罗 著,天津教育出版社),这部分内容在之前的专栏文章《如何通过故事来促进儿童行为的正向改变》介绍过。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鸿积极教养,靠谱教养知识+情境练习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