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获3.5亿美元融资,快手成功了,快手上的人失败了?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24 06:52

正文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邓璟

微信公众号/新榜


3月23日,生活分享平台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轮3.5亿美元的融资。此次融资由腾讯领投,快手方面并未透露以百度为代表的老股东是否跟投。这是快手迄今为止完成的第五轮融资。


快手提供的数据显示,它当前日活用户超过5000万,日上传视频超过500万条,用视频的方式帮助4亿人记录和分享生活,连续三年稳居国内移动app流量榜榜首;推出直播功能尚不足一年,已成长为行业佼佼者。


快手表示,新一轮的融资将用于持续提升产品体验和技术研发。公司会持续探索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和视频分析技术,以加大公司的行业领先优势。


快手在中国是一个相当特别的存在:用它的人基本不怎么公开讨论,公开讨论它的人基本都不怎么用。2016年12月4日一场公开活动中,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跟另外两家直播平台高管同台讨论。现场聆听的网友“帝哲”记录下一幕:


典型工科男宿华有些腼腆,不善言辞,全场基本无话,被另两位高管抢了风头,宿总最后拿起话筒只说了一句:“我们用户数量是最多的。”说这话之前,宿总很尴尬;说完这话后,另两个嘉宾就尴尬了,只好哈哈一笑遮掩过去……


“你们可以用咪蒙娱乐至死,我们看个小视频又怎么了?”


在知乎上,有人问如何“一句话评论快手”?高票答案包括:“用户受教育程度低”;“快手成功了,快手上的人失败了”。


吃灯泡、蠕虫、玻璃;生吃死猪、蛇、蛆;放鞭炮炸裤裆、跳冰河……打开它后你会看到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及各种行为怪异之人,“其中充满了残酷而荒诞的场景,令人不适,隐约看到了我们这个光鲜时代的暗面”。


这是去年6月X博士在刷屏爆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中,对快手的描述。


这篇爆文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快手,也让一些人尝鲜下载快手App(编者注:快手否认这篇文章是营销推广文,并称文章对APP下载量没什么提高)。


我目前有2032位微信好友,在微信朋友圈检索“快手”相关内容时,发现有关它的信息总共只有156条,第一次出现是在2016年6月8日——资深媒体人李卓分享并评论“残酷底层物语”。



李卓当时转发所附评论,在今天看来依然颇有价值。征得他的同意,摘录如下:


真正有过农村经验的人,比如说我,不会以观异和感慨的态度来目测城乡的差距与命运的不公……中国的城市化和城乡差距的改变,不是依靠朋友圈转发,而是当你真正理解并愿意平等尊重的时候,在生活里做出的一个个选择。快手挺好的,“你们”可以用咪蒙娱乐至死,“我们”看个小视频又怎么了?我的亲戚这两天在收麦子,弯了一天的腰。我相信他们坐在床上看快手的心情是幸福的。


尽管自残等怪异视频在快手上只占很小一部分(也是平台审查过滤的对象),更多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比如搬砖工人、插秧农户、下厨主妇和挑水男子,但那些通过爆文首次知道快手并下载它的人很快发现:看不下去,适应不来,接受不了。


“残酷底层物语”一文去年6月遭疯转时,快手已低调运营3年(若算上前身GIF快手则是5年)、拥有4亿用户、日活跃用户4000万、用户平均使用时长40分钟。关于快手的数据和讨论,似乎在印证新媒体“三声”报道里那两段话:


“你不玩快手,你写出的文章就一定会有偏见。”


“这一切只是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中,很多人与这个世界有一层看不见的墙,让他们只愿在墙的另一边做观察者,而不愿亲身进入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太low了。”

“你是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只是帮你记录一下”


未登录状态下的快手首页


如果你下载使用过快手App,可能会有种强烈的感觉:它跟多数App完全不一样,页面实在太简洁简陋、通俗直白了。


在未登录状态下,它的首页只有一屏,邮票大小的视频封面图片塞得满满的,点击即可观看;而在登陆状态下,它有三个栏目:关注、发现和同城,点击右侧摄像机器标志则进入视频录制/直播状态。


登录后快手的首页页面


这样的页面设计,哪怕是一个字不认识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根据图片提示来点击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不仅是App页面设计,也包括内容呈现、用户运营等,背后都体现了快手团队的价值观和深刻用意。快手CEO宿华等高管在接受“新经济100人”、“三声”等新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解释快手:


1. 快手的理念是:简单,好用,克制。在内容审核上,它不希望视频内容涉及到伤害别人或自己,引起不适观感;在用户运营上,它尽量不打扰用户,不允许团队跟用户有私交;在商业变现上,它优先考虑放在视频信息流中的原生广告,此外是游戏和电商。


2. 快手不给用户贴标签 不做刻意的事,不在网红和明星身上投放更多的资源(据报道,快手团队从未接触过在快手拥有千万粉丝的MC天佑)。它对自己的定位是:普通人用来记录生活的短视频社交应用。据报道,快手的用户有超过80%是来自二三四线城市,主要是普通人。宿华说:“是他们选择了我们。”


3. 人工智能和算法驱动。在宿华看来,快手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决策,一是从GIF快手工具转向短视频社交平台快手;二是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这种技术极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效率,让用户能够以更少流量观看压缩优化过但无损画质的视频内容,也能通过观看记录等数据来分析用户兴趣,向他们推荐“对口”的视频。


快手希望营造一个真实记录生活状态的氛围:不是必须修饰过自己的生活,才能拍成视频上传快手。宿华说:“你是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只是帮你记录一下。在微信朋友圈很多人活在美化的滤镜里。朋友圈必须秀完美的生活,哪里来的完美?这样压力太大了,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


“怎么low了,怎么low了…看来真是有隔绝”


包括前述的各种“低俗怪异视频”,最近一年来把快手抛到舆论浪尖的还有“快手直播主播伪慈善”事件……诸如此类的公开报道,加上使用后的“不适感”,让很多精英白领加深了对快手“low”的印象。


根据《人物》的报道,每次跟新朋友谈到快手时,宿华总是不遗余力为它辩护,但在精英人群中表示不理解的人还是占了多数。这篇报道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时尚女性回忆跟宿华见面过程,他当时不断滑动手机界面,展现实时显示的视频,他反复说“怎么low了,怎么low了”,语气像个委屈的小学生。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男人拿着塑料盆给老婆洗脚,“这个多好啊”,宿华说。接着,是一个自拍的少女,“她难道不美吗?”他问。


“她的妆太浓了。”宿华并未得到附和的回答。


那次见面,宿华还花很长时间请教如何让白领阶层入驻。他还想拿过对方的手机看看她的朋友圈是什么样子。宿华几乎不用朋友圈,也没有微博。对初次见面的人来说,这是个略有突兀且奇怪的请求,但用那位女士的话说,“他的眼神里有一种难得的真诚”,她将手机递了过去。


宿华翻看她的手机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真是有隔绝。”


出生在湘西山沟里的宿华,后来考入清华大学就读,曾在谷歌工作并被派驻硅谷。他对这个复杂的现实世界,有自己的观察和认识。


去年接受“新经济100人”、《人物》采访时,宿华说:“人与人之间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差异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人与人之间的绝对理解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理解的那个世界更真切一点。每个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平行世界。”


“一款非常贴近用户,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产品”


快手官网截图


按照新媒体“三声”的说法,快手服务的目标用户是“中国最主流人群”。


据统计,我国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据9成以上(2010年普查数据)。过去国内很少有垂直服务这个庞大人群的社交平台,而快手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


“三声”的报道说,除了快手,号称连接一切的互联网上,可供这部分中低学历庞大人群发声的平台其实不多。那些满足了这部分人发声需求的平台,产品一般都具有操作简单和门槛低的特点,内容则难免被诟病庸俗和“非主流”审美。


新媒体“每日人物”曾问宿华:机器算法给用户推荐内容可信吗?这个时代应该是快手上呈现的样子吗?快手里那些人,难道不应该被引领走向一种更有质量的生活吗?你会不会因此隐隐不安?


宿华的回答是:“在我看来,你去引导一些人的话,用他够得着的那种去引导他是最好的;如果是隔太远的话,他可能彻底就放弃掉了。如果跟你的品位相近,然后高一点点,就会带着你往前走。”


宿华说,他曾看到一个小镇青年在评论中写道,在快手里看到大城市,他不敢来,但向往。“你要直接给他一个硅谷的什么,他估计就说,那地方离我太远了,我也不向往。”


但他也曾坦承,很头疼道德界定的问题,“太痛苦了”。


在接受“新经济100人”采访时,宿华说,他希望“地球上每一个个体,把自己看到的一切,喜怒哀乐都记录在快手里。这些都是可视化的回忆,将整个世界的影像,存在快手上”。被问及能做到吗?他答:“能啊,给我十年。”


今年1月,快手合伙人曾光明接受了36氪采访。他谈到了终极愿景:快手的视频要涵盖地球上所有人的生活,也要传播给地球上所有的人。借助快手,每个人都能去记录,都能去传播,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去了解更多其他人的生活。他举例,比如快手有的视频,拍摄的是天津一个工地,但在视频一个角落,你能看到天津港爆炸前,危险品仓库的样子。通过快手的视频,用户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曾光明还透露,今年五六月,快手将推出一个新的产品,但目前还不能透露产品形态和细节。


如今,快手获得腾讯领投、共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对此表示:“快手专注于服务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和分享,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款非常贴近用户,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产品。”


快手将往哪个方向走?今后能不能融合那些像被巴别塔隔离一样的人群?会不会缓解让宿华“很头疼”的道德界定问题?


也许不该这样问,因为就算没有快手,那些关系着庞大人群、被舆论偶尔瞥见又快速忘却的盲点和问题,在现实中就真的不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