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919家增加到2018年的11000多家,居全国第三
近期省科技厅公示的2018年度广东省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运营评价情况,我市32家孵化器和29家众创空间获得A类评级,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去年,广州市超过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高企税收减免政策,已有超过12000家企业申请了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为企业减税额超过100亿元
2019年,广州市新增1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包含6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总数达到68家,增量和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在穗工作的诺奖获得者8人、“两院”院士98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90人
广州32家孵化器和29家众创空间获得A类评级、均居全省第一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数据显示,广州已有坚实基础,
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动态宽域飞行器实验装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型水下智能无人系统
等大科学装置正在加速布局。
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州市联合基金,每年投入800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省重点实验室234家、市重点实验室165家。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给予强度支持,单个项目财政支持经费1000万元以上。
科技和服务发展的配套也不断优化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绩卓著
以实施《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后补助试行办法》为抓手,引导更多的优质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增效,今年辅导推荐13家单位申请国家级孵化器认定;近期省科技厅公示的2018年度广东省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运营评价情况,我市32家孵化器和29家众创空间获得
A类评级
,数量均居
全省第一
。
截至第三季度,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的广州企业共有8303家,约占全国入库总量6.9%,占全省约50%。
作为广州市科技企业发展中坚力量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实现
年均增速88.5%、总增长5倍的“广州速度”
。
广州一系列科技事业发展数据显示
广州的科技创新已为实现
“老城市新活力”充分赋能
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领域营商环境也正在不断优化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占全省56.52%
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
省重点实验室234家
市重点实验室165家
在争取重大科研成果突破上
广州充分展现出决心和能力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也是技术创新的支撑。
-
今年以来,广州开始大手笔投入基础研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正式揭牌,新型地球物理考察船,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已开工建设;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获批建设……
-
围绕超算、海洋、可燃冰、生命、信息等领域,
广州正布局建设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介绍可折叠的彩色显示屏
今年3月,广州市政府通过了《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标志着广州启动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州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
根据“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广州今年首批启动新一代通信与网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材料、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智能网联汽车、海洋经济、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等重大专项。
截至第三季度,广州市在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达到100多项(占全省56.52%)
。
涌现一批能办大事的中小企业
低调而专精于细分领域的企业
他们体量不大却已是国际龙头
日益展现出“办大事”的能力
-
被称为“黑金”的石墨烯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将石墨烯用于显示技术,研制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显示屏”。
-
质谱仪器通俗的比喻是“科学仪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属于最高端的仪器之一。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首台国产质谱仪,多项质谱技术及产品填补了国内甚至国际行业空白,还创造了中国大型尖端科学仪器首次出口欧美的历史。
-
开创了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先河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16年领先行业,检验结果获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
-
电磁屏蔽膜是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此前只有日本的少数企业可生产技术性能稳定的高端电子屏蔽膜。如今的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是国产电磁屏蔽膜龙头,业务规模位居同行业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1万家,
居全国城市第三
科技企业生于科技、长于金融
广州为他们提供茁壮成长的环境
去年,广州市超过
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高企税收减免政策
,已有超过12000家企业申请了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为企业减税额超过100亿元。
广州也正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截至目前,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已增加至23家,共为全市1415家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授信超196亿元,实际发放贷款超过123亿元。
广州也在大力推动
广州市科技企业对接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
,建立含170家企业的上市后备企业库。如今方邦股份已成功上市,中国电科院已获证监会同意发行。
7月22日,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鸣锣上市,成为全国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公司之一,证券代码为“688020”。方邦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苏陟说,尾号“020” 与广州市区号一致,这是公司特意挑选的。因为“从创立公司到登陆科创板,广州市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借此表示我的敬意!
“科技创新在我们的发展中是第一动力,更是我们做企业做实业必须牢牢抓住的命脉。” 金域医学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汪令来表示,目前金域医学可检测项目达2600多项,是我国提供检验项目较全的医疗机构之一,远超一般三甲医院只能检测800余项的水平。
最近几年,包括金域医学在内广州科技类企业频频在全国亮相,承接关键重大项目,这背后是对科研的重视和大手笔的研发投入。
如金域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1.44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5.70%。广州无线电旗下广电运通财报也显示,该公司多年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均超过8%,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投入3.35亿元,同比增长38.03%,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2.30%。
广州海格通信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自2003年起连续15年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3.25亿元,同比增长5.26%,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6.44%。
科技领域营商环境大幅转变
是广州这座改革开放先锋之城的性格
广州正在探索建立
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又适合市场规律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破除创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突破制度限制,
释放科研活力
。
起源于广东的新型研发机构
被称为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
“实验田”
2019年,广州市新增1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包含6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总数达到68家,
增量和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
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叶甜春表示,“新型研发机构,是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活力,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瞄准国际领先水平,攻克关键技术,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而支撑和支持企业的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今年3月,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2019年版)》。相对于以往的科技经费 “正面”管理,“负面清单”只要“无禁止即可行”,研发机构只要不违反禁止条件,可依实际情况使用财政资金。
“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算是首创,而且值得进一步推广。”叶甜春表示,创新研发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过去,各种各样的管理规定往往捆住了大家的手脚,‘负面清单’解决了创新机制体制中的大问题。”
为集聚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
广州正实施“广聚英才”等人才计划
目前已发放“广州人才绿卡”5900多张
,其中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人才约占13%。在穗工作的诺奖获得者8人、“两院”院士98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90人。
目前
广州的科技工作正在加强国际化合作
,目前与12个国际高水平研究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建有诺奖创新中心8家,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7家,省属单位的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126家。广汽集团、万孚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25家。2019年10月23日,广州市政府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再次签署为期5年的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 : 广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