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江日报
每天,请从这里阅读武汉。长江日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是中国百强报刊、全国城市党报十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李飞飞团队训练出媲美DeepSeek ...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默沙东: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HPV疫苗 ·  3 天前  
新闻广角  ·  微信又上新功能!网友:年度最有效功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江日报

这道菜卖爆了!武汉人排着长队等出锅

长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15 22:00

正文


太香了!

春节临近,
武汉传统美食
肉圆子
卖爆了,

等出锅的人排起长队,

年轻人也爱上了。


工作人员将炸好的肉圆捞起沥油。记者金文兵 摄


武汉人排长队买圆子
年轻人也爱上


肉圆子, 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红红火火, 这是武汉人春节餐桌上的“第一道大菜”


1月13日,在汉阳区太子湖北路,长江日报记者老远就闻到一股炸肉香。来到升官渡黄焖圆子店中 ,只见3位师傅用手挤出一个个肉团放入油锅炸制, 顾客排起长队,等着热乎乎的圆子出锅。


程先生专程开车从光谷过来,买了20斤肉圆、5斤香菜马蹄圆子。“家里长辈就喜欢这样的正宗老味道, 我们跟着品尝后也爱上了这一口。


记者采访了解到,武汉人管“吃酒席”叫“吃元(圆)子”,素有“无元(圆)不成席”的传统习俗。 武汉圆子这种传统美食如今被年轻人接受,通过线上平台、超市等走向全国各地。


工作人员在炸制肉圆。记者金文兵 摄


这些口味的圆子
90后、00后吃了还想吃


90后、00后爱吃圆子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贺祖茂笑呵呵地答道:“吃啊!不光吃,还喜欢挑着花样吃,挑着口味吃。”


在肉馅中加入马蹄(荸荠)丁、藕丁、萝卜丁等植物食材,是武汉人的一种偏好。贺祖茂在肉馅中加入马蹄丁和香菜丁, “这种香菜马蹄圆子,年轻人很喜欢”。


顾客刘女士试尝了这种香菜马蹄圆子后,告诉记者她的感觉:“先是闻到一股香菜特有味道,入口后又感受到荸荠的清甜,再加上圆子的肉香味, 口感很特别,让人吃了还想吃。


另一个油锅中,正在炸制黄金藕圆子。正如武汉人爽朗性格一样,它的做法蛮“撩撇”:选用蔡甸出产的九孔莲藕,搓成藕泥,将其中的藕汁熬煮成藕糊,再拌入藕泥中。藕泥团成团,蘸上稻米阴干后炒制的“炒米”, 入锅油炸,成品外观金黄,口感焦脆,伴着甜丝丝的藕香,深受年轻女性喜欢。


吃入口中的除了肉圆子
还有“非遗”文化

刚起锅的肉圆子色泽金黄,外壳略带脆性,咬一小口,在嘴里快速咀嚼几下,鲜肉味带着微微的姜葱香就充盈口腔。


“这就对了,这就是肉圆子的本味。”做了33年圆子、今年67岁的升官渡黄焖圆子老师傅贺祖茂满脸笑意, “炸好后大口开吃,这是好多武汉小伢春节时最期待的事。”

工作人员在炸制肉圆。记者金文兵 摄


黄焖圆子是武汉人对肉圆子的一份特殊尊重。焖,一种烹饪技法,只带少量汤汁,使食物的味道更加浓郁;黄,其实是以酱油调汁,通过勾薄芡,也就是行家所称的“玻璃芡”,让肉圆子颜色更加黄亮。有的武汉人家在黄焖时还会放入黄花菜、黑木耳,荤素搭配,多添颜色;有时还“调”(diào)入一点白糖,以增加色泽、丰富口感。


据了解, 武汉黄焖圆子制作技艺已列入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这意味着,你吃入口中的,除了肉圆子,还有“非遗”文化。


记者| 金文兵
参与采写| 龚萍

编辑| 余梦菲 朱晨颖

校对| 彭艳

长江日报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江日报送福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