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块链、5G、AI的发展,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关键所在
爱德媒消息,9月26-28日,由欧盟委员会指导,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
南宁
市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等机构共同主办的“2019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峰会”在
广西
南宁举办。
本届峰会是继
香港
、
深圳
、
宁波
三届活动之后的第四届。
中欧共有300余名城市与企业代表参会,峰会期间还发布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南宁共识》。
尽管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如何理性认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
智慧城市又该如何建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当前,人类社会正在向5G时代迈进,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移动通讯等五大科学技术构成了技术平台,正在渗透、颠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这些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就能形成智慧城市,能够提高城镇化质量,有效缓解‘城市病’,创造高品质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向是无可争辩的。
”
黄奇帆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循序渐进,分布推进。
首先让城市的各式各样的物件能够“说话”,其次是让物和物之间对话,再次是让物与人能够交流,最后让城市会思考。
只有这四个步骤形成一体化,才会真正形成智慧城市。
在黄奇帆看来,以上四个步骤又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分为四个版块。
他指出,1.0版本是数字城市,这只是智慧城市的初级形态,各种东西都能通过数字来表达;
2.0版本是网络城市,就是通过网络将数字化的城市要件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共享;
3.0版本是智能城市,就是在网络传输的基础上实现局部智能反应和调控。
比如智能收费、智能交通、智能工厂,实现局部的智能化。
“4.0版本是智慧城市,就是借助万物万联使各个部分功能在人类的驱动下优化运营,到了这个版本,智慧城市才算基本建成。
这四个版本前一版是后一版的基础,但又不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要循序渐进。
”黄奇帆说。
与此同时,黄奇帆还进一步表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法制化、标准化推进。
智慧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也是新生事物,它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重视标准的引领作用,构建包括信息技术标准、城市建设标准、信息应用标准在内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确保有序建设、高效节约。
“要重视维护安全底线,切实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和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要打破信息孤岛,出台鼓励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共建共享的政策措施,为智慧城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