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2015年启动的超级牛市,在上涨过程中,存在房地产板块轮动;而在转跌之后,同样存在房地产板块轮跌。跌至当前,多数城市都已跌得七荤八素,好像感受不到地区差别了。我们监测的50个大中城市,自2021年四季度转跌以来,已持续下跌近三年。2021年四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跌势略缓一点;很多同学体感自己所在城市的二手房价格,跌幅更大一些。
50城当中,廊坊最惨,房价已跌回到2016年5月。
廊坊的性质,属于都市圈地区,也即北京都市圈里面的外围。这类地区,在大都市房价大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投资投机性的购房需求。另外,还有在大都市上班,但在工作地点周边买不起房的人,在大都市房价快涨的过程中,恐慌性地在外围买房,以为未来可以自住。但事实是,由于通勤时间太长(超过1.5个小时),这类房子最多成为第二居所,也即周末假期时过去住住,或者是将小孩子放在那里,由父母带看。更多的情况是,买后一直空关着,买房人继续在大都市市区,租房住,蜗居于老破小或城中村。关于廊坊当年的房价泡沫及后来的破灭,其底层逻辑,现在看来,并不复杂。2020年,对个别几个城市空转多,对多数城市继续看空。也很少有人曾记得,那个曾经的全国楼市的空军总司令……而且,早在2017年下半年,当时多数二线城市还在持续大涨过程中,郑州房价就无力上攻了,开始盘整,直至2021年下半年随全大势进入持续下跌通道。
全国九大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中原都市圈的大都市、人口最多省份的省会、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1、郑州是平原城市,土地供应几乎不受限制,楼市繁荣期,城市快速摊大饼,造成新房供应量超大。2、在楼市上行过程中,郑州加大城中村拆迁力度,大量村子被拆,四环以内几乎迁完了。同时,又建了很多高容积率、高密度的安置房小区,一个拆迁户分几套房;另外,新建小区中还有很多纯商品房推向市场。
3、郑州城市扩张快,但产业规模和能级偏弱,除了富士康,没几个全国叫得响的大企业。而且疫情之后,多种因素之下,富士康快速走下坡路。
4、2016年,郑州房价急速飙升,曾有两个月房价涨幅位居全国70城之首。一个经济和楼市根基偏弱的中部城市,硬是飙出了“四小龙”(苏厦宁肥)的速度。另外,2016-2017年,大量投资客进入郑州。由此导致房价泡沫快速膨胀。5、人口增速下滑。拿郑州和西安比较一下,就会明白。这两个城市,皆贵为九大国家级中心城市。而且属于邻居省会,陇海线上的兄弟城市。但二者的发展历史,却存在你追我赶、你赶我追的不同阶段。人口是决定楼市的长线因素。咱们从人口增速角度,比较一下过去十多年,二者的你追我赶态势吧。2017年是个重要的分水岭:之前多年,郑州人口增速快于西安。但2017年,西安在抢人大战中胜出,全国第一名,人口大增;其后至2020年,西安人口增速一直压着郑州。而楼市表现正好与人口增速相吻合。2017年之前,郑州楼市发展速度,尤其是房价涨幅,明显快于西安。而2017年开始,西安就翻身,力压郑州,楼市持续强势,即便近两年也随全国大势降温,依然明显强于郑州。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郑州人口增长1.3%,而西安只有0.63%。未来几年,这俩兄弟可能进入新一轮竞争格局。
不同城市,同样的跌幅,对于这个城市的房价长期走势来说,内涵并不一样。就像房价上涨的时候,深圳涨10%,当地人的感觉是毛毛雨;但韶关涨10%,当地人感觉就不得了。为了更精准的衡量每个城市的房价温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机会与风险测系统#中,构建了房价景气指数。
全部处于负值状态,也即每个城市的房价景气度都低于各自荣枯线。
最后,呼应一下标题:揭秘:全国房价跌幅大的城市,有什么共病?也许会有人问:东北的经济和人口,比河南河北更弱,为什么沈大长哈(位列50城),房价跌幅却小于郑州?主要原因是,上一轮房价上涨,沈大长哈启动时间晚于郑州一年左右,涨幅也明显小于郑州!
欢迎继续阅读:
海外买房避坑:那些惨套东南亚的炒房客,至今都没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