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第3452期】React 开发中使用开闭原则 ·  8 小时前  
启四说  ·  启四VIP策略网站,有哪些功能?如何使用? ·  19 小时前  
启四说  ·  启四VIP策略网站,有哪些功能?如何使用? ·  19 小时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451期】前端 TypeError ... ·  昨天  
河南发布  ·  教育部:将研制发布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 ·  2 天前  
河南发布  ·  教育部:将研制发布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 ·  2 天前  
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  宿迁司法行政人、江苏监狱戒毒民警,给您拜年啦! ·  3 天前  
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  宿迁司法行政人、江苏监狱戒毒民警,给您拜年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不得不说,我们不上班的就爱看这种”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23-07-10 13:48

正文

一位最近辞职的小伙伴给我转了两个小红书帖子,附言「不得不说,我们不上班的就爱看这种」 😂 想起几年前我们想看一些辞职案例还要费劲去翻海外博主,不知道从哪个时间起,身边也开始有越来越多这样本土化的例子可供参考。

小伙伴给我分享的这两篇帖子 都是高薪岗位辞职,最后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 一位反思「80 万存款,躺平一年只剩 22 万了」

  • 一位呐喊「不上班也太省钱了吧,难怪以前上班时我存不下」

觉得很有意思,也给大家分享一下。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对于财务自由路上的伙伴们都有借鉴意义。

钱也没了

先说钱的部分,看到 80 万一年只剩下 22 万,我就特别好奇,小伙伴的钱是怎么花没的?帖子下的首赞留言推算了具体开销,并且小伙伴也回复符合实际情况:

  • 房租、房贷、保险,一年要花掉 24 万;

  • 除此之外一个月开销 1.6 万;

  • 然后是基金投资亏的钱;

但是结论却让我特别意外。他们一致认为,这开销一点也不高「没给自己花什么钱」,省不下来 😂(看坐标是四川?)

我比较疑惑的是,一个 24 小时自由的人,居然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开销。

对于博主工作时的收入(年收入 6 位数,而且貌似是税后到手)这样的开销可能不算高,花掉的还不到收入的一半。

但对于一个存款 80 万,没有收入的人,这个开销还是太大了。

和另一位小伙伴的分享对照看也许会更清晰。

「上班是真的废钱」

这是另一位小伙伴的分享:

上班通勤主要靠打车;现在不用通勤,出门主要靠地铁。

上班吃饭各种外卖、下馆子,带团队请吃饭、应酬;现在主要自己做,便宜也很健康。

上班需要买各种别人喜欢看的衣服,偶尔累了还要消费犒劳一下自己;现在只要买自己喜欢看的就行了。

上班需要一月两次按摩,现在肩颈再也没痛过。等等诸如此类……

没有了职位的隐形开支,加上 24 小时自由,控制开销的选项简直太多了。网上讨论财务自由的帖子都在主张,自由要有这个、要有那个、要有车子、要有房子,但却少有人站在真正自由的视角思考—— 如果都不上班了,我还需要这个吗?

并非鼓励大家不上班哈,上班存不下钱也明显夸张了。但这个视角会很有帮助。财富为的是交换那些我们在意的资源,但除了赚钱再消费,我们还有很多种获得 ta 的途径。

大家对辞职生活截然不同的感受,可能并不是辞职本身带来的,而是如何转换辞职后的视角。

状态垮了

然后是辞职后的状态变化。第一个小伙伴表示,对于开销问题还是有心理预期的,更意外的是发现自己状态垮了 👇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规律越来越差,社交圈子越来越窄,家庭关系也开始受到影响…… 后来小伙伴回去找了工作,一切都好了 😂 小伙伴的反思是,辞职生活太散漫所以计划完不成。

但我觉得这个计划本身也有问题,难度太大了。尤其是跑步这一项,普通人备战「一次」20km 半程马拉松花 3 个月到半年都是正常的,小伙伴计划每天一次…… 半年内写一本书、做到每天跑步、6 个国家旅游,能好好规划做完一项就挺不容易了。三项加一起,再考虑到日常生活的时间,可能已经超过一天 24 个小时。

……

关于辞职生活的规划,也分享几个我的经验:

1、就像小伙伴的分享, 如果以自我提升为目标,上班这样的规律生活反而是更好的状态 。不少喜欢阅读的小伙伴应该也会过类似的经验——周末大把时间翻不了几页,阅读或是听书效率最高的时间却在通勤地铁上。

如果我们的辞职计划中大多数都与自我提升有关,也许先不要辞职更符合自己的目标,或是试着换份工作。

2、 一件事儿如果我们总觉得「得等自由才能做」,那大概率真自由了也不会做 。小伙伴的计划 2 周就破功了,可能也有这个原因。

自由以后没了外力控制,做事更考验发自内心的热情。但反过来,一件事儿如果我们真有足够的热情,一定会现在就行动起来,而不是不断地推迟(逃避)

3、 辞职可以帮你拒绝不想做的事儿,但不能帮你找到想做的事儿 。如果只知道自己不想上班,但没想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前,最好稍微再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